2011年河北省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11年,河北省坚定科学发展的主线,以加快发展和加速转型两项任务并重,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产业化联动发展,积极打造“环首都经济圈”、“沿海隆起带”、“冀中南装备制造”和“园区建设”等重点区域,经济社会运行平稳,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总体看,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协调性增强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长连续九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金融机构布局日趋合理,信贷结构优化提升,风险管理持续加强,金融服务不断健全,总体呈现安全稳健运行态势,金融业改革发展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全省经济平稳增长。
2012年,河北省金融系统将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和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和加强金融创新,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巩固河北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
目录一、金融运行情况 (4)(一)银行类金融机构综合实力不断壮大,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4)(二)证券期货业面临挑战,直接融资再创新高 (7)(三)保险业整体实力增强,保费收入持续增长 (7)(四)金融市场融资能力增强,直接融资比重大幅提高 (8)(五)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逐步优化 (9)二、经济运行情况 (10)(一)需求拉动协调性增强,对外经贸快速增长 (10)(二)供给支撑有力,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改善 (11)(三)控制物价取得明显成效,运行环境逐步改善 (12)(四)财政收支均迈上新台阶,保障民生的力度和强度不断加大 (13)(五)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 (13)(六)主要行业分析 (14)(七)集中力量,重点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 (15)三、预测与展望 (15)附录: (17)(一)河北省经济金融大事记 (17)(二)河北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18)专栏专栏 1 加大政策支持提升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6)专栏 2 扩大直接债务融资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13)表表 1 2011年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4)表 2 2011年河北省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表 (5)表 3 2011年河北省证券业基本情况表 (7)表 4 2011年河北省保险业基本情况表 (8)表 5 2001-2011年河北省非金融机构部门贷款、债券和股票融资情况表 (8)表 6 2011年河北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表 (8)表 7 2011年河北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表 (8)图图 1 2011年河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4)图 2 2011年河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5)图 3 2010-2011年河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5)图 4 2010-2011年河北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5)图 5 1979-2011年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10)图 6 1981-2011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率 (10)图 7 1978-2011年河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11)图 8 1979-2011年河北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11)图 9 1985-2011年河北省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11)图 10 1993-2011年河北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12)图 11 2001-2011年河北省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 (12)图 12 1979-2011年河北省财政收支状况 (13)图 13 2002-2011年河北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4)图 14 2011年河北省主要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变动趋势 (15)一、金融运行情况2011年,河北省金融系统按照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引导信贷投放总量合理适度,稳健货币政策有效体现,信贷结构更加优化,银行、证券、保险协调发展,各项金融指标符合调控预期,为全省“十二五”开局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一)银行类金融机构综合实力不断壮大,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1.河北省银行类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见表1),经营实力有所增强,存款稳步增长,贷款投放均衡,信贷结构优化,盈利能力增强,资产质量提升,组织体系继续完善,金融服务网点加快向县域延伸。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河北省分支机构改革效果明显,政策性银行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商业银行改革成效显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蓬勃发展。
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提高,风险抵补能力增强,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有力支持了经济增长。
表 1 2011年河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注:1、营业网点不包括总部。
2、农村合作机构含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
3、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机构。
4、“其他”包含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数据来源:河北银监局。
2.存款保持稳步增长,定期存款增势稳定(见图1)。
2011年,河北省银行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9564亿元,比年初增加3489亿元,余额及增量均居全国第九位,同比增长13.3%。
定期存款比年初增长18.8%,高于存款平均增速5.5个百分点,明显快于活期存款增速。
个人存款同比多增,单位存款同比少增。
新增存款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并趋于合理,形成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和邮政储蓄银行“三分天下”的格局。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图 1 2011年河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3.贷款投放均衡,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见图2、3)。
2011年,河北省银行类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8144亿元,比年初增加2423亿元, 余额及增量均居全国第十位。
短期贷款同比多增390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56%,比年初增长17%,高于贷款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高于中长期贷款增速1.2个百分点。
绿色信贷、涉农和小企业等薄弱领域和行业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强。
主导产业、消费环节、基础设施等得到大力支持,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个人贷款和交通运输业新增贷款位居新增贷款市场份额的前四位,占河北省贷款增量近八成。
房地产开发贷款得到有效控制,房地产业贷款同比少增,增速低于贷款平均增速4.9个百分点。
经济基础较好、发展较快的石家庄、唐山、邯郸、廊坊是信贷投放的热点区域,新增贷款合计占河北省贷款增量近一半。
衡水、沧州的贷款增速明显加快,大大高于全省贷款平均增速。
大型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放缓,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邮储银行的信贷增量同比多增,增速均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显著增强。
2011年,河北省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新增贷款707亿元,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约2个百分点,新增贷款占全省新增贷款比重由年初的27%提高到30%。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图 2 2011年河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图 3 2010-2011年河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4.利率水平总体趋升,金融机构定价能力增强。
2011年,受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表 2 2011年河北省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表单位:%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
图 4 2010-2011年河北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调整影响,河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利率在波动中上升,其中,一年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主要分布在[7.6%,9.4%]区间。
金融机构议价能力增强,实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明显提高(见表2)。
一年期以上小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走势相对平稳(见图4),美元贷款利率呈上升态势。
从民间借贷抽样监测情况来看,2011年河北省民间借贷利率水平高于上年,前三季度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利率逐季提高,第四季度有所回落。
5.银行类金融机构改革和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大力支持河北省铁路、公路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发放贷款358亿元,保障性住房贷款余额达65.9亿元,助学贷款余额达4615万元,帮助1893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
中国工商银行河北省分行在石家庄设立2家省行级重点支行,提升省会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积极探索实施事业部制改革,成效初显,沧州、衡水、承德、直属支行4个试点单位的事业部正式挂牌运营,初步实现了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从“以银行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
全省154家农村信用联社专项票据兑付考核工作圆满结束,兑付金额200.3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二位。
11家城市商业银行中有7家实现更名改制,跨区域及辖内分支机构设立进程加快。
全省23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健康平稳,发展势头良好,逐步成为服务“三农”的主要补充力量。
通过改革,河北省银行类金融机构产品创新能力增强,收入渠道拓宽,基础管理夯实,内部控制和案件防控能力增强,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6.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稳步开展。
自2011年8月工作启动至年底,全省共完成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93笔,结算量已达28.15亿元,其中开立信用证19.74亿元,实际收付8.41亿元,收入0.05亿元,支出8.36亿元。
随着全省跨境人民币业务工作深入开展,业务品种也随之丰富,业务领域逐步拓宽,已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和经常转移、人民币NRA账户、跨境人民币担保等。
跨境人民币业务参与主体增加,境外交易区域涉及香港、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瑞典等10个境外国家和地区,其中香港地区实际收付结算量4.81亿元,占实际收付的57%。
银行主体和企业群体不断增多,9家中资商业银行和1家外资商业银行开办跨境人民币业务,38家企业实际办理跨境人民币收付业务,覆盖全省11个地市,共有20 家境外银行参与。
专栏 1 加大政策支持 提升金融服务 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2011年,国务院提出9条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后,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针对小微企业发展现状,以及自身的制度缺陷和由此带来的抵押品少、担保难、信息不对称问题,及时研究制定并下发《关于河北省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工作意见》,提出了八条具体措施,明确了发展目标、优惠政策、支持措施、落实意见,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切实加大信贷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