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油与柴油机油的区别为了使机油能发挥其主要的功能--润滑--它的粘度(用于测量它的浓度或防流动性)必须做到即使在发动机处于极端温度下仍能保持稳定。
油品加热时变稀,冷却时变稠。
因此根据你居住的的地理环境周围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油品是十分重要的。
单级是针对那些无论温度高低,粘度只确定在一个温度上的油品。
复级必须同时满足高温和低温不同的粘度要求。
复级对于要经历严寒和酷暑的驾驶员来说是一个简单而方便的选择。
油品的双重粘度很容易辨认(例如,10W-30,10W 代表低温,或指为冬天使用,而30代表高温)。
正是粘度调节添加剂使得油品在高温下变厚,而在低温下不发挥作用。
关于油品的性能、粘度级别和保存特性的信息可以在API服务手册内找到,它也被称作"Donut"。
这个标志代表了API(美国石油学会)的评级,由两个字母定义的级别,表明了机油的质量水平和适合的车型。
第一个字母"S"代表其适用于"火花点火"也就是汽油发动机。
第一个字母"C"代表其为"压缩点火"即适用于柴油发动机。
第二个字母代表了在不同类别中的性能。
在"S"开头的分类中,性能水平是根据字母表的顺序递增的。
但是"C"开头的分类中的排序却并不完全相同,主要是因为柴油机的种类和应用范围变化很大。
因此根据用户手册的推荐相当重要。
手册的中心是SAE(汽车工程师协会)粘度分类。
手册的后面是介绍经标准化测试确定的油品的保存特性。
如果油品达到"S"类最新的标准以及目前的保存标准,它就可以使用被称作"Starburst"的API证明标志。
Starburst的标志始终出现在标签的正面。
机油-基本知识我们已经达成共识定时更换油品是十分重要的。
干净的油品对于车辆发动机的平稳运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您可能仍然不太清楚机油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
让我们先从基本知识开始。
车辆所使用的油品有两个基本成分:基础油和添加剂。
基础油使机油可以发挥其基本的润滑发动机运动部件的功能,从而防止发动机因摩擦而受损。
添加剂则是通过防止机油在发动机处于极端温度条件下失效而为发动机提供辅助保护。
基础油是从原油中精炼而来(原油是指从地下抽出的天然状态的石油)。
原油必须经过好几道工序的精炼才能用于生产机油。
诸如白油、硫磺和氮化物等不需要的成分都要去掉。
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必须提取出来或转换成更稳定的分子。
原油先是经过真空蒸馏分离成一系列的分馏物或粘性分子。
这些用于生产基础油的分馏物将通过各种联合精炼过程做进一步处理,如:溶解提取 -自然的分离饱和与不饱和碳氢化合物。
加氢精制 -将氮化物和硫化物清除, 增强色彩、氧化性和耐热性加氢处理 -在溶解提取之前,将不饱和碳氢化合物转换成饱和碳氢化合物以加快分离。
这个方法也同样可以帮助清除一大部分的硫和一些氮化物。
氢化裂解 -这是一个将原油中的分子重新排列组合成需要的饱和碳氢化合物分子的复杂过程。
这种方法所产生的饱和分子要比加氢处理和溶解提取产生的多得多。
加氢异构 -与氢化裂解同时使用,可使原油中的分子转换成最稳定的形态。
仅使用基础油并不能完全保护发动机。
机油要在不同发动机运行条件下发挥其各项功能。
因此在配方中要加入多种添加剂:清净/分污添加剂- 用于保持发动机的清洁,使各种不同的污垢悬浮,防止其沉淀以堵塞发动机的零件防腐防锈添加剂-防止发动机受到燃烧副产品--水和酸性物质的侵袭抗氧化剂- 抑制会导致油料浓化和形成淤积的氧化过程抗磨添加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防止金属之间的摩擦改粘剂和倾点下降剂-帮助改进机油的流动性。
既然你已经了解了什么是机油,它是怎样炼制的以及它的作用,这里引出一个最易混淆的概念:等级。
为了让机油能发挥它最主要的功能--润滑--它的粘度(测量浓度或流动性的方法)必须使其即使在发动机处于极端温度条件下仍能正常工作。
油在加热时会变薄,冷却时变浓。
根据所处的地理的气候状况选择合适的粘度显得尤为重要。
理化性质柴油主要是由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烃、多环芳烃与少量硫(2~60g/kg)、氮(<1g/kg)及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
以燃料油为例:白色或淡黄色液体。
相对密度0.85。
熔点-29.56℃。
沸点180~370℃。
闪点40℃。
蒸气密度4。
蒸气压4.0kPa。
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可燃限0.7~5.0% 。
不溶于水。
遇热、火花、明火易燃,可蓄积静电,引起电火花。
分解和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氧化物。
避免接触氧化剂。
接触机会用作柴油机燃料侵入途径可经皮肤粘膜吸收。
毒理学简介大鼠经口LD50: 7500 mg/kg。
兔经皮LD :>5 ml/kg。
因杂质及添加剂(如硫化酯类等)不同而毒性可有差异。
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也可有轻度麻醉作用。
用500mg涂兔皮肤引起中度皮肤刺激。
柴油为高沸点物质,吸入蒸气而致毒害的机会较少。
临床表现有报道拖拉机驾驶台四周空气污染细微雾滴,拖拉机手持续吸入15分钟而引起严重的吸入性肺炎。
国外有病例报道,用柴油清洁两手和两臂数周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肾活检显示急性肾上管坏死。
经治疗后恢复。
故需考虑在皮肤大量接触后,个别人可能发生肾脏损害。
皮肤接触后可发生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红斑、水疱、丘疹。
处理皮肤污染时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
对症处理。
吸入雾滴者立即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
有症状者给吸氧。
发生吸入性肺炎时给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对症处理。
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的区别(2007-07-14 21:02:26)1、柴油发动机在进气时,进入汽缸的不是可燃混合气,而是空气。
柴油机用高压油泵通过喷油器把柴油喷入汽缸的;而汽油发动机的用汽化器把汽油和空气混合为可燃混合气,在进气时由活塞吸入汽缸的。
2、柴油机是压缩点火,汽油发动机是用电火花点火。
3、柴油发动机的压缩比大,而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小。
4、柴油发动机混合气形成的时间比汽油发动机混合气形成时间短。
5、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燃烧室的构造不同。
6、柴油发动机比汽油发动机发动困难。
柴油发动机多用小发动机和大功率起动机启动;汽油发动机均用起动机启动。
7、柴油发动机多设有预热装置;汽油发动机没有。
8、柴油发动机转速低,汽油发动机转速高发动机润滑油有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之分。
汽油机和柴油机虽然同样在高温、高压、高速和高负荷条件下工作,但两者仍有较大的区别。
首先,柴油机的压缩比是汽油机的2倍多,其主要零件受到高温、高压、冲击要比汽油机大得多,因而有些零部件的制作材料有所不同。
例如,汽油机主轴瓦与连杆轴瓦可用材质较软、抗腐蚀性好的巴氏合金来制作,而柴油机的轴瓦则必须采用铅青铜或铅合金等高性能材料来制作,但这些材料的抗腐性能较差。
为此在柴油机机油的配方中要多加些抗腐剂,以便使用中能在轴瓦表面生成一层保护膜来减轻轴瓦的腐蚀,并提高其耐磨性能。
由于汽油机油没有这么高的抗腐要求,如果将其加入柴油机,轴瓦在使用中就容易出现斑点、麻坑,甚至成片剥落的不良后果,机油也会很快变脏,并导致烧瓦抱轴事故发生。
另外,柴油的含硫量比汽油大,这种有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会形成硫酸或亚硫酸,连同高温高压废气一道窜入油底壳内,加速机油的氧化与变质,故在柴油机油的配方中需要加入更多抗氧化且使机油呈较强碱性的添加剂。
若有酸性气体窜入,可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不致使机油过快地氧化变质。
而汽油机油在这方面则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若将其用于柴油机,会因上述酸性气体的腐蚀很快变质失效。
因此千万别用汽油机油加注到柴油机中使用。
那么,柴油机油可以替代汽油机油使用吗?过去对于低档的汽油车,有人这样替代过,但是现代高档的汽油机低温油泥问题比较突出,故加入的分散剂比例比柴油机油的大,而这是普通柴油机油所不具备的。
对于既有汽油车又有柴油车的大型混合车队和军用车队,为了简化用油品种,避免因用错油造成的发动机故障,使用通用机油是最好的选择。
通用机油的润滑性能要同时满足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的性能要求,其配方组分之间更要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平衡,其组分的选配就复杂多了。
由于通用油的添加剂用量比普通汽、柴油机油要多一些,价格也要高一些。
但是通用机油的加剂量大,换油周期也比普通汽、柴油机油要长一点,机油消耗也相对低。
因此,通用机油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欧美发达国家,通用机油已占内燃机油的80%;我国已有多家企业生产出高品质的通用机油,如中石化润滑油公司就生产多种通用发动机油。
机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油品氧化、污染等原因会使其自身品质下降,失去对发动机的保护作用。
所以按时更换机油十分必要,相信绝大多数车主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如何更换、选择怎样的机油你是否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呢?机油指数的含义市面上品牌机油说明书上经常会出现“SAE”和“API”,“SAE”用来评定机油粘度的,后面跟随的数字由5至50不等,数字越大机油越稠反之越稀。
“API”是评定机油优劣级数的,用“S”表示汽油(我国用“Q”表示汽油),“C”表示柴油,随后的英文字母表示机油级别,“A”是最低级,“G”是最高级,常用的有“C”、“D”和“F”等级别,例如“API CD”就表示“API”标准中用于柴油机的“D”级机油。
粘度是引擎机油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一般“油”的特性是低温渐稠、高温渐稀,与实际引擎工作需求背道而驰,可利用添加剂来改变油质本性。
机油于引擎冷车启动低温时应具备高流动性(低粘度),才能迅速供应全部引擎机件润滑所需,将机油完成首次循环前的润滑不足时间减至最少,也让引擎磨损可能减至最低。
随着引擎工作温度上升,机油粘度不会因此而变稀,油膜强度也不能衰减,才能提供完整的润滑功效。
关于机油更换周期新车说明书上都规定了机油的更换周期,这个周期是机油的最长更换周期,实际使用中如果能提前更换当然更好,那样不会出任何问题。
新车第一次换机油的行驶里程要短一些,在汽车使用说明书上都有规定,在以后,每5000公里~10000公里换一次机油,如果汽车使用频次少,要几年才能跑满10000公里,那就按时间来换,可以每两年换一次,但更换周期不能太长,因为时间长了机油会变质。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机油也有消耗,在发动机工作期间,正常情况下都有烧机油的现象,只是量多量少的问题,一般都比较轻微,但仍然应该定期检查油尺的油面高度,发现不足及时补充。
如果你发现机油消耗量突然变大,就应当注意一下,这有可能是活塞环或者气阀杆磨损加大的原因,无论是什么原因,都要及时检查消除。
如何为自己的车选择机油?一般而言,新型号的发动机对机油使用级别要求更高。
在选用机油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汽车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机油使用级选用,若无相同级别的机油,可以使用高一级的机油,但绝不能用低级别的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