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话务场景应对策略之“三阶九步”法目录1.背景 (4)2.高负荷场景应对-“三阶九步”法 (6)2.1."三阶九步"法-评估阶段 (7)2.1.1.评估阶段-覆盖评估 (7)2.1.2.评估阶段-容量评估 (9)2.1.3.评估阶段-压抑评估 (10)2.2."三阶九步"法-优化阶段 (14)2.2.1.优化阶段-基础优化 (14)2.2.2.优化阶段-组网优化 (21)2.2.3.优化阶段-资源新增 (23)2.2.4.传统DAS改造 (30)2.3."三阶九步"法-保障阶段 (33)2.3.1.保障阶段-告警监控 (33)2.3.2.保障阶段-指标监控 (34)2.3.3.保障阶段-及时响应 (34)3.高话务区域保障-体育场馆 (35)3.1.国际体育馆演唱会保障 (35)3.2.覆盖、容量及压抑评估 (36)3.2.1.覆盖评估 (36)3.2.2.容量评估 (37)3.2.3.感知评估 (37)3.3.优化解决方案 (38)3.4.保障监控 (40)3.5.保障总结 (41)4.高话务区域保障-交通枢纽 (41)4.1.南昌站网络负荷持续较高 (41)4.2.评估阶段 (42)4.2.1.覆盖评估 (42)4.2.2.容量评估 (45)mpsite灵活组合解决负荷及感知问题 (45)4.3.1.规划小区过多,同频干扰严重 (45)4.3.2.灵活组合,双频覆盖同时提升容量和感知 (46)4.4.实时监控,负荷下降明显,流量显著提升 (50)4.4.1.负荷下降明显 (51)4.4.2.流量提升显著 (51)4.4.3.感知明显上升 (52)5.高话务区域保障-校园 (53)5.1.校园负荷不足,校园投诉激增 (53)5.2.校园网络评估 (53)5.3.一室、一层、一栋、一校优化提升校园网络 (54)5.3.1.“一室””优化,提升边缘用户感知 (54)5.3.2.“一层”优化,确保用户网络质量 (55)5.3.3.“一栋”优化,保障网络负荷均衡 (56)5.3.4.“一校”优化,打造精品校园网络 (56)5.4.校园网络保障成果 (58)6.总结 (59)【摘要】2017年7月南昌电信不限流量套餐发布以来,南昌电信全网的PRB利用率和用户吞吐量持续提升。
日益上涨的网络负荷对用户感知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体育场馆、高校及交通枢纽等高流量区域区域尤为明显,本文针对高负荷场景的保障优化方法进行归纳,汇总,总结优化经验,形成高负荷区域应对策略“三阶九步”法,从评估、优化、保障三个阶段入手,多维度评估高负荷区域网络质量,多方法提升网络性能,多手段保障网络感知,在国体、火车站、南昌现代学院等高负荷区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国体中心PRB利用率下降15%,火车站用户感知提升83.30%,南昌现代学院日均释放压抑356G,达到了减轻了网络负荷,提升了用户感知,释放了压抑流量。
【关键词】高负荷、高校1.背景2017年7月南昌电信不限流量套餐发布以来,南昌电信全网的PRB利用率和用户吞吐量持续提升,截止2018年4月不限量用户占比已达55.6%;而随着不限量用户的持续发展带来的是用户人均流量增长142%,整网流量增长了461.51%,网络负荷增长318.3%,网络负荷日趋严重。
按江西电信“11866”战略部署,南昌4G用户年增加26.9%以上,年底前不限量用户占比达到69.1%,将对4G网络提出更高的负荷承载要求。
其中交通枢纽、体验场馆和校园等场景的负荷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交通枢纽:每逢节假日随着大量的出行用户,交通枢纽的容量都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南昌火车站和西客站每逢节假日小区日均PRB利用率都高达50%左右,当小区小时PRB利用率高达99%,负荷压力巨大,流量压抑明显,用户感知面临巨大的挑战。
体育场馆:南昌国体奥体作为南昌体育比赛,明星演唱会的举办场所,每逢重大活动时,体育场馆小区均已不堪重负,大量用户由于小区用户过多无法接入网络,RRC连接成功率大幅下降,用户感知受到极大影响。
校园:校园区域作为高负荷场景优化的重灾区,每逢校园晚忙时23点-24点,校园小区PRB 利用率直线上升,用户感知随着PRB上升直线下降,如何解决校园小区的负荷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2.高负荷场景应对-“三阶九步”法针对高负荷场景利用三阶九步法,从评估阶段开始、全程精细优化,全方位保障以便于降低网络负荷、释放压力流量、提升用户感知及品牌口碑。
评估阶段:从覆盖评估、容量评估和压抑评估三个层面入手,对高负荷区域进行网络质量全面评估,评估网络风险点,针对网络风险及时预警➢覆盖评估:网络覆盖作为网络基础,是评估区域网络质量的重点,高负荷区域覆盖不足会对区域容量造成影响,通过点评估“CQT测试”及面评估“MR覆盖”等2个方面,针对高负荷区域进行覆盖评估。
➢容量评估:高负荷场景的最大网络瓶颈就是区域容量不足,因此需要通过对高负荷区域的峰值网络容量进行预估,并且评估现网小区容量是否满足预估,如现网小区容量难以满足区域预估容量,需要及时提出扩容方案,并推动扩容方案的执行落地。
➢压抑评估:通过区域流量压抑情况可以评估区域用户感知,区域流量压抑情况与用户感知成正比,通过“压抑”评估五步法,对区域流量进行“压抑”评估,评估区域流量压抑情况。
优化阶段:通过基础优化、组网优化和新增资源3个步骤入手,通过优化手段最大限度提升区域容量,当容量无法满足区域需求时,需要新增资源解决负荷情况。
➢基础优化:主要分为RF优化和负荷均衡两大类优化方法;(1)RF优化主要通过覆盖优化和参数优化,覆盖优化主要通过天馈调整、功率调整、天馈整改和站址更换等四个手段,参数优化主要通过重选参数优化和切换参数优化。
(2)负荷均衡优化主要通过负荷均衡参数优化和协同参数优化。
➢组网优化:主要通过异频组网优化和带宽提升两大类优化方法:(1)带宽优化主要是通过调整小区带宽提升小区容量(2)异频组网优化主要针对小区密集区域,解决因小区重叠覆盖,同频干扰导致容量受限。
➢新增资源:当区域容量无法满足需求时,需要新增资源满足容量需要,目前新增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1)新增2.1G小区(2)新增TDD小区(3)新增DAS或Lampsite。
(4)DAS改造保障阶段:保障阶段主要通过告警监控、指标监控两种监控手段进行保障,便于第一时间发现站点故障及性能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及优化,并成立保障小区以便及时响应保障区域的突发状况。
2.1."三阶九步"法-评估阶段2.1.1.评估阶段-覆盖评估针对高话务场景进行覆盖摸底,评估场馆整体覆盖性能及是否存在覆盖死角,减少因场馆覆盖不足造成的容量与感知问题,覆盖评估主要分为三个步骤:2.1.1.1.测试评估通过CQT测试和DT进行覆盖评估,评估关键点位和关键区域的覆盖性能,针对弱覆盖区域,重叠覆盖区域给出相关优化建议。
交通枢纽评估区域:进站口、售票大厅、候车厅、站台和出站口等;体育场馆评估区域:进站口、售票大厅、出站口、看台和内场等;校园评估区域: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宿舍和操场等;2.1.1.2.MR评估利用大数据平台对整体区域覆盖性能进行评估,评估该区域室内深度覆盖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如果存在弱覆盖区域,需要针对弱覆盖区域进行分析,通过单小区及单频点覆盖评估优化可行性,当通过现有资源无法解决室内深度覆盖问题,需要及时提出建设方案:如西客站区域整体覆盖性能良好,只有出站口区域存在小片MR红黄。
2.1.1.3.覆盖模型通过覆盖评估后,当覆盖能力未能达到覆盖需求,需要新增设备以满足覆盖需求。
需根据以往经验评估各种场景的设备覆盖范围,合理规划设备安装位置,以保障覆盖场馆中无覆盖死角,也不会因小区分布密集导致重叠覆盖严重,如:通过国体Lampsite覆盖情况,评估Lampsite在各种场景下的覆盖具体:对国体垂直高度约45到50米空间进行单prru电平测试评估,、单个prru覆盖范围数据如下:(通过prru安装位置和实际测试位置,经直角三角函数算斜线距离,得到如下图关系)要保持RSRP在-90dBm到-100dBm之间,Lampsite覆盖空间距离在53米至65米,测算其覆盖半径如下:覆盖半径=√(覆盖空间距离2∗阻挡系数)∗−水平高度2(体育场馆、交通枢纽阻挡系数为1,校园阻挡系数为0.1)2.1.2.评估阶段-容量评估根据场馆峰值用户数、用户渗透率、用户感知需求等因素进行评估,评估当前网络负荷是否满足预计容量,根据网络负荷现状与预计容量进行对比,尽快输出优化方案和建设需求。
如:国体容量评估策略参考业界经验的LTE用户业务模型如下: 根据上述业务模型,综合计算单用户期望最低平均下行带宽为512kbps,上行为32kbps。
现场用户数评估:1、国体可容纳用户总数:5万,一般大型活动用户总数:3万2、电信用户数:占22% 即5*22%≈1.1万3、4G用户占比:85%。
4、4G同时在线用户占比:60%。
5、预计4G用户为1.1万*85%*60%=56106、按单小区接入用户数:330(按汪峰演唱会的单小区最大用户443的75%估算)7、按接入用户数估算需要的LTE 小区数:5610/330=17套8、按峰值容量估算需要的LTE 小区数:(1) 峰值用户占用率:85%(2) 峰值用户并发率:60%用户数=5610*0.6=3366(3)峰值用户上下行吞吐容量DL 3366*512kbps=1683.6MbpsUL 3366*32kbps=107Mbps(4)LTE小区的的可用容量为峰值速率(150Mbps)的50%由此根据峰值用户吞吐容量估算需要的LTE小区数:1684/(150*50%)=22.5套按接入用户数估算需要的LTE 小区数23套国体目前已有小区8个,根据负荷评估当前负荷难以满足预期覆盖,需要新增15个LTE小区才能满足预计负荷需求。
2.1.3.评估阶段-压抑评估评估区域流量压抑程度,当压抑程度偏高时证明该区域用户感知会收到明显影响,因此评估区域是否存在流量压力及其重要我们根据以下步骤评估区域是否存在流量压抑。
2.1.3.1.第一步,观察流量随用户数的变化趋势方法:1)处理激活用户数:将平均激活用户数*10后向上取整(便于统计)2)插入数据透视表,“行”选择处理后的激活用户数,“值”选择下行流量(GB),并设置为平均值项。
(注:平均激活用户数的counter统计方法是1ms以内的激活用户数在1小时内的平均值。
)现象:用户数较少时,流量线性增长;用户数较多时,流量开始压抑,增长变缓慢;用户数很多时,流量甚至会下降2.1.3.2.第二步,预测流量增长,获取可释放流量取用户数较小的数据段,绘制折线图,添加趋势线、显示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