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品市场分析:(1)、国际市场分析目前,国际马铃薯淀粉年产量约600多万吨,欧共体国家的量占85%,其中,荷兰阿韦贝公司年产马铃薯淀粉80多万吨,行销全世界,年收入达8亿美元。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马铃薯淀粉的生产和应用在不断增加,如德国1982-1983年马铃薯淀粉产量为15万吨,1993-1994年达50万吨,增加了2.3倍,年平均递增11.6%。
亚洲是马铃薯淀粉国际市场的重要销售地区,据有关方面分析,中国目前进口马铃薯淀粉20多万吨,日本需要进口15~20万吨,韩国12~16万吨,台湾地区8~10万吨,东盟国家20~30万吨,合计70~100万吨。
1996年以前,欧共体国家每出口1吨马铃薯淀粉,补贴50美元;从1998年起,欧共体国家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深入,逐步取消了补贴政策,导致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减少,国际市场上的供应将趋紧。
(2)、国内市场分析据有关资料,目前国内马铃薯淀粉年需求量为70多万吨,我国现有淀粉生产5000吨以上规模的厂家只有10家,达到一极品的产量仅5万多吨,约占国内需求总量的7%。
通过各种渠道进口20多万吨,国内市场尚缺口40多万吨。
目前,缺口部分主要由低挡产品或其它产品替代。
(3)、发展趋势分析从人均消费淀粉量上看,目前我国只有2.5千克,而欧洲、日本为10千克以上,我国人均水平还比较低,增长潜力较大。
需求总量将进一步增加。
从国产马铃薯淀粉的市场竞争力分析。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马铃薯淀粉的进口税率降低到17%,目前马铃薯淀粉的到岸价为500美元,而国产的价格仅4000~4500元/吨。
因此,国产马铃薯淀粉产品,只要保证质量,适销对路,在国内不仅有市场,也是具有竞争力的。
2 平面布置与设计2.1 厂址选择按照薯类淀粉厂厂址选择的要求,本设计厂的厂址选择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厂址应设在规划区或者开发区内,以适应当地远近期规划的统一布局,尽量不占用或少占良田,做到节约用地。
(2)、必须考虑厂址的地理位置、原料和水的来源等条件。
宜设在原料产地附近的大中城市的郊区,可便于原料、成品、辅料和包装材料的运输。
(3)、厂区的标高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特别是主车间及仓库的标高更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厂区自然排水坡度最好在0.004~0.008之间。
(4)、所选厂址,要有可靠的地质条件,应避免将工厂设在流沙、淤泥、土崩断裂层上。
(5)、所选厂址附近应有良好的卫生环境,没有有害气体,放射性源,粉尘和其他扩散性的污染源。
厂址不应选在受污染河流的下游。
(6)、所选厂址面积的大小,应在满足生产要求的基础上,留有适当的空余场地,以考虑工厂进一步发展之用。
(7)、所选厂址应有可满足生产需求的供电条件,附近有充足的水源,而且水质应较好(8)、厂址最好选择在居民区附近,这样不仅有充足的劳动力来源,还可以减少职工生活福利设施建设。
2.2 总平面布置设计总平面设计是马铃薯淀粉工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全厂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构筑物按整个生产工艺流程,结合用地形条件进行合理的布置,使建筑群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既便于组织生产,又便于企业管理,本工厂平面布置设计原则有:(1)、总平面设计应设计计划任务书和城市规划要求,对建筑布局、方位、道路、绿化、环保等进行综合设计。
布置必须紧凑合理,做到节约用地,分期建设的工程,应一次布置,分期建设,还应考虑工厂扩建的可能,合理预留发展空地。
(2)、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布置必须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互相联系比较紧密的车间,仓库可进行合理组合,建成联合厂房,要求物流线路短捷,运输总量最少,尽量避免往返交叉,合理组织人流和货流,相互间影响的车间不要放在同一建筑物里。
(3)、动力设施应接近负荷中心。
(4)、厂区建筑物间距应按有关规划设计。
从防火、卫生、防震、防尘、噪音、日照、通风等方面考虑,在符合有关规范的前提下,使建筑物间的距离最小。
(5)、卫生方面的要求①、生产车间要注意朝向,保证通风良好。
②、生产车间与城市公路有一定的防护区,一般30~50米。
③、厕所应与主车间、仓库保持一定的距离,并采用水冲式厕所,以保持厕所的清洁卫生。
④、对卫生有不良影响的车间应远离其它车间。
⑤、生产区和生活区尽量分开。
2.2.2 总平面设计的内容(1)、运输设计。
(2)、管线设计。
(3)、绿化设计及环保设计。
(4)、厂区各部分地形标高的设计。
全厂面积:22500 m2。
建筑物面积7400m2。
露天堆场面积:1400m2 。
其他建筑面积:1400m2。
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露天堆场面积)/全厂总面积×100%。
=%10022500 1400 7400=39% 土地利用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露天堆场面积+辅助工程面积)/全厂总面积×100%。
=%10022500 1400 14007400=45%根据食品工厂经验数据建筑系数为: 25%~40%。
土地利用系数为:45%~65%。
因此本设计基本符合食品工厂设计要求。
2.3 车间平面布置设计2.3.1 车间设计根据马铃薯淀粉生产的工艺要求,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需要以下建筑或构建物。
(1)、原料仓库原料用于收购的马铃薯原料存放,根据南方马铃薯保存的要求,采用堆藏,并注意库内通风。
(2)、预处理车间紧邻原料仓库,在更衣室旁,在本车间内时行马铃薯的选料、分级、浸泡、清洗等。
(3)、生产车间马铃薯淀粉的主加工生产车间。
(4)、成品仓库根据马铃薯淀粉保存的要求,一般库内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70%为宜,并注意通风。
(5)、包装车间宜接近包装材料库和成品仓库,便于包装完毕后直接入库。
(6)、化验室在办公大楼一侧,用于进行产品的原料和产品的质量检验。
(7)、更衣室、卫生间位于进入各个车间的必经之地,分左右男女更衣室,人流和物流分别从不同的通道进入各车间,避免交叉污染。
(8)、配电室、机修车间(9)、废水处理区2.3.2 车间平面布置原则(1)、生产设备要按工艺流程的顺序配置,在保证生产要求、安全及环境卫生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厂房面积与空间。
(2)、全建筑物采取南北朝向,利于通风、采光。
(3)、配电房、锅炉靠近生产车间,减少能源消耗,锅炉房处于生产车间上风向位置。
(4)、全局考虑全厂布置,填平补齐,力求合理、经济。
根据以上原则,对马铃薯淀粉工厂车间进行如下设计。
食品工厂车间厂房采用轻钢结构,轻钢建筑材料重量轻、建设周期短,相对建筑成本比较低,同时,轻钢结构厂房相对跨度大,对设备在厂房中的布置影响小,框架结构对于不同功能分隔和以后的变更都非常的方便。
我国夏季多为东南风,冬季多为西北风,根据贵阳市的冬季风向玫瑰图,本设计将动力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和锅炉房放置在整个厂区的东侧靠近主生产车间,避免因为风向的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可减少能源消耗。
主车间物流为南北走向, 人流为东西走向, 因此, 在主厂房北侧设置原辅料仓库, 对原、辅料进行储存。
主厂房人流方向为东西走向, 人流经过主厂房一次换鞋、更衣、二次换鞋、消毒池以及风淋间后通过人流通道进入各个生产岗位进行生产。
设计中人流路线与物流路线没有交叉,因此能够避免事故和操作失误。
3 工艺论证与设计3.1 原料及产品的质量标准3.1.1 原料质量标准(1)、原料质量标准本工厂加工马铃薯淀粉所用的原料为贵州省所产的无公害马铃薯,其相关标准如下:引用标准: DB33/ 549-2005 无公害马铃薯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8 食品中氟的测定(2)、马铃薯原料相关收够指标:干物质占总重量的比例最小应为22.5%;淀粉含量占总重量的比例最小应为16%;蛋白含量占总重量的比例最大应为2.7%;粗纤维占总重量的比例最大应为1.9%;灰分占总重量的比例最大应为1.2%。
(3)马铃薯收够加工还需符合以下条件:①马铃薯应在收获后一个月内加工;②马铃薯不可受冻;③马铃薯无发芽;④lkg马铃薯的个数最多15个;⑤1kg马铃薯的坏损量不超过4%;⑥进入工厂的未净化的马铃薯不能含有超过5%泥沙和其它杂质。
3.1.2 产品质量标准[8](1)、产品质量标准引用标准: GB/T 8884-2007 马铃薯淀粉。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713 淀粉制品卫生标准GB 4789.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 4789.1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5009.53 淀粉类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8886 淀粉原料GB/T 12086 淀粉灰分测定方法GB/T 12087 淀粉水分测定方法GB/T 12091 淀粉及其衍生物氮含量测定方法GB/T 12095 淀粉斑点测定方法GB/T 12096 淀粉细度测定方法(2)、产品感官指标产品的感官指标应符合规定。
优级品:洁白带光泽、无异味、无砂齿、无外来物一级品:洁白带光泽、无异味、无砂齿、无外来物合格品:洁白、无异味、无砂齿、无外来物(3)、产品理化指标产品理化指标应符合规定。
项目指标优级品一级品合格品水分/(%) 18~20 ≤20.00 ≤20.00 灰分(干基)/(%)≤0.30 0.40 0.50蛋白质(干基)/(%) ≤0.10 0.15 0.20斑点/(个/cm2 ) ≤ 3.00 5.00 9.00细度,150µm(100目)筛通过率质量分数/(%)≥99.90 99.50 99.00 白度,457nm蓝光反射率92.0 90.0 88.0粘度,4%(干物质计)700cmg/B ≥1300 1100 900电导率/(µs/cm) ≤100 150 200 PH值 6.0~8.0 6.0~8.0 6.0~8.0 3.2 产品方案与产量确定3.2.1 产品方案由于马铃薯属于季节性农产品,所以马铃薯淀粉是季节性生产,生产期为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1月,按照年生产100日计算。
结合本工厂设计的产量为依据,具体的产品方案见表名称规格产量(吨)包装方式优级淀粉25kg/袋16000 25kg牛皮纸袋一级淀粉25kg/袋4000 25kg 牛皮纸袋著渣饲料50kg/袋4000 50kg饲料用编织袋3.2.2 产量确定本设计综合了对原料供应市场、产品需求市场及生产先进性的分析,拟建产量为各1万吨/年的生产线两条。
每年总产量为2万吨。
根据设计年产2万吨的生产规模,马铃薯淀粉产量设计情况见表名称年产量(吨)月产量(吨)日产量(吨)优级淀粉16000 4000 160一级淀粉4000 1000 40著渣饲料4000 1000 40按生产季节9月到次年的1月计算,生产日每月按25天计,其余时间供设备及厂房维护,全年按100天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