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优秀论文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省市仓区周原镇军辉中心小学伟华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

为了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为市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做贡献。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他们成为未来环境保护者,显得尤为重要。

现谈谈自己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活动生疑,提出问题
创新能力是在个体生命的经历、经验、感悟和体验中不断培养成的,不是先验预设的,也不是任何外界灌输的。

因此,我在设计活动时,把学生的直接感知体验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和途径,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心灵感应”,从而形成感悟和认知。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周围的垃圾常见不鲜、塑料袋随风飞舞。

在一次义务大扫除活动后,同学们对清理街道两旁白色垃圾议论纷纷:是谁在乱扔垃圾?我们为什么要捡这些垃圾?垃圾对我们有哪些危害?我意识到这正是培养学生环境
意识的一个有利时机。

结合数学课课《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教学,我决定开展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自主探究,提高认识
新课程观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我们的活动不是要把现成的知识、行为能力和道德规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引导研究的问题,创设探究的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一个开放的空间,帮助他们运用调查、访问等形式去感受、体验、领悟、表达,从而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

活动伊始,我指导学生去搜集、查找什么是白色垃圾?什么是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学生可通过上网查询、观看电视、收听广播、阅读有关书籍、报刊去了解白色垃圾及其危害性。

然后在班上交流时同学们被白色垃圾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所震惊。

交流中,平时爱看电视的恺同学说:“我在电视上看到,我国东北地区有几家牧民家里的羊不知什么原因在吃食物时误食了塑料袋,塑料袋在胃中难以消化,就被活活饿死。

”强说:“我在书上看到1999年省发生了一起特大沉船事故,原因是船行至河心,螺旋桨被弃于河中的塑料袋紧紧缠住,机器骤然停止。

轮船失效导致失控,船顺流急下,搅在江下施工的桥墩上,致使24人落水,13人死亡。

”强朋飞
接着说:“我在报纸上看到市某垃圾场附近发生痢疾流行,其原因是地下水被垃圾场渗透液污染,大肠杆菌超过饮用水标准770倍以上,含菌量超标2600倍……”。

通过交流,同学们被白色垃圾造成的一件件血淋淋的惨剧所震惊,纷纷指责白色垃圾制造者。

这一环节设计并不刻意追求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而是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把活动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调查研究,寻找根源
为了让学生真正树立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强烈意识,我把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学生调查自己家里一天大约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并以组为单位绘制一个统计表,一个统计图。

另一组学生去调查附近的小吃城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情况,连续调查一周做好统计,制成条形统计图。

同学们非常高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可调查一次性筷子的这一组活动刚开始就遇到了麻烦。

任苗在第二天刚到校就给我说:“老师,我们去木梁市小吃城调查时摊主不让我们调查,说我们打搅了他们的生意,闲得没事就在一边玩去。

”学生满脸委屈。

这项活动刚启动就遭遇了预先没有想到的情况——与人交往的困难。

我能以老师的身份前去小吃城协调吗?面对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性格
向,不善言辞,对这一项活动没有信心,怎么办呢?我沉思片刻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反思、讨论,引导同学们反思摊主不理睬的原因:一是选择的时间上不合适,因为中午吃饭的顾客特别多,是摊主们生意最好的时候,这时去调查摊主当然嫌烦。

二是与摊主交流的方式有问题,方式有待改善。

于是,他们共同讨论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在“金点子”会上,大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董玉亮说:“我们可以在下午放学后让王超领着大家去调查,因为王超的家长在小吃城卖豆花泡馍,与其他摊主都很熟悉,让他的家长介绍介绍,我们去调查就没有问题了。

”付雪苗说:“遇到困难我们不能退缩,要先给摊主说明情况,给他们耐心讲道理,用我们的礼貌去打动他们。

”王悦想得更好:“我们可以先在他们那儿买点小吃,慢慢儿吃,边吃边仔细观察,看他们的顾客人数,同时心里记下所用的筷子。

”屈娇补充道:“我们吃完后,主动帮助摊主收拾碗筷,一来可以赢得主人的欢迎,二来有利于我们调查。

”……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了这些烦心事后,眉开眼笑。

他们把活动从家里扩展到了社会,学会了与人为善、与人相处,锻炼了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不气馁,积极反思,吸取教训,调整方案,战胜困难的良好品质。

收集一次性筷子的数据也顺利进行了,真让我始
料未及,感慨不已!
四、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一周后两大组在班上汇报交流调查情况时,我让学生根据收集到数据提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

比如求出小组平均每个家庭一天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进而计算出我们学校508名学生家里一天、一月、一年用掉多少个塑料袋?就在学生一边提出问题,一边进行解答,随着数据的逐渐增大而惊叹不已时,付雪苗恍然大悟的说道:“怪不得我们周围有那么多的垃圾,这原来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

”春感叹道:“这样下去我们的地球就成垃圾球了。

”在听完调查一次性筷子组的同学汇报后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喊,谷明岳说:“使用这么多的一次性筷子要砍伐多少棵大树呀!”震鹏说:“一棵树苗长成大树得十几年,多不容易呀!”王超说:“我们平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只觉得干净卫生,今天这么一算真是了不得。

我回家后要对父母说,卖豆花泡馍时不要再摆放一次性筷子。

”岳震飞说:“我们不仅自己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而且还要劝告影响他人也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此时我引导学生:面对这两方面的数字你们想到了什么?田枚说:“看到数字我很伤心,仿佛看到无知的人们正在破坏着自己的家园。

”欢说:“我仿佛看到巨大无比的
垃圾山正直逼我们人类的生活。

”董玉亮说:“我仿佛看到了有限的森林正在大片大片的消失,可爱的绿地正在逐渐的减少。

”强帅说:“我没有想到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了。

”感叹之后是理性的思考,他们纷纷表态决心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活动中亲身经历,在生活中体验、感悟才能在心灵深处受到情感的启迪。

五、总结交流,拓展活动
在我的建议下,同学们又经过一周的精心准备,了解了许多环保知识,又多了一份厚重的责任感,都觉得有许多话要对别人说。

我便组织同学们召开了一次“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活动汇报会,在会上同学们利用各种形式展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调查结果。

有的以手抄报的形式向大家宣传环保意识,描述人类对环境污染的情况;有的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人们乱扔垃圾的不良习惯,市场门前散乱的垃圾,饭店门后的赃物,让人觉得惨不忍睹;有的带来了利用废品做成的小制作;有的宣读自己的环保日记;有的以科幻画的形式畅想地球的明天;有的以作文的形式,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指责。

会后同学们把自己调查的结果在校园橱窗、红领巾广播站向全校师生展出,进行环保宣传,并发出了倡议书。

最后同学们重的签上自己的名字,
号召全体师生:“关心环境保护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管住自己的手,千万不要随手制造垃圾。

让地球妈妈青春永驻,让我们的家园永远美丽!”听着他们的发言,看着他们的成果,我感受到了同学们保护环境的热情和决心。

我也深刻的感受到同学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环保知识,他们收获了质疑问难的习惯,收获了获取信息的渠道,收获了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收获了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这次数学实践活动对于他们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