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知识PPT课件
煤 气 安 全 知识
2007年5月
一、煤气特性
1、煤气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1)煤气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钢 铁 企 业 煤 占 总 能 源 的 70% , 付 产 煤 气 占 总 能 耗 32.2%。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铁合金炉煤气 等回收后可作为焦炉、热风炉和加热炉的燃料,焦炉煤气 还作为民用燃气。可以说,这些副产煤气是一种清洁的二 次能源。
1984-1990冶金行业煤气重大伤亡事故的件数占全 冶金系统重大伤亡事故的件数的19.2%;煤气重大伤亡 事故死亡人数占冶金系统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的 17.9%。
2、煤气安全管理
2.1煤气设施应明确划分管理区域,明确责任。 2.2各种主要的煤气设备、阀门、放散管、管道支架等应编号,
号码应标在明显的地方。 煤气管理部门应备有煤气工艺流程图,图上标明设备及附属
4) 煤气事故的特点
煤气中毒事故占首位
2002.2-2006.1 全国发生的有案可查的32起工业煤 气事故,死亡112人,其中,中毒死亡84人,占总数的 75%。
煤气重大死亡事故多
2002.2-2006.1 全国发生的这32起煤气事故中,死 亡3人及以上的有26起,占81%,特大事故1起,占总 死亡人数的11.6%
3)据鞍钢炼铁厂煤气中毒事故统计分析, 1969~1983年192人次煤气中毒:
① 渣口、铁口、风口作业,占27.4%, 炉顶作业占19 . 8%;
② 维修工、炉前工和煤气工共占91.1%。
3)区域布置
1)厂区距居民区应不小于1000m 2)除尘器应位于高炉铁口、渣口10m以外的地方,有设 备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应在改建时予以解决。 3)高炉煤气区附近应避免设置常有人工作的地沟,如 必须设置,应使沟内空气流通,防止积存煤气 4)厂区办公室、生活室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 离高炉100m以外 5)区内的操作室、仪器仪表室应设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 风向的下风侧,不应设在经常可能泄漏煤气的设备附近, 一般不小于40米,如空间受限不能满足,则应采取相应措 施(配备煤气报警器、呼吸器)及必要的防护(如通风)。 6)高炉煤气净化设备应布置在宽敞的地区,保证设备间 有良好的通风。各单独设备(洗涤塔、除尘器等)间的净距 不应少于2 m,设备与建筑物间的净距不应少于3 m。
30.6
热值
5845
9639
Kcal/Nm3
11.5
85.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8.0
6.2 11.0 1.6
0.4
0.4
5.8
0.5
4177
1150
880 8546
2)煤气特点
易燃易爆 焦炉煤气爆炸下限在5.5%,接近甲烷、氢气
易中毒 转炉煤气、铁合金煤气的CO含量在60~70%,极
具毒性 具有压力、温度
高炉煤气出炉压力可达0.35~0.4Mpa, 发生炉煤 气出炉温度在600OC以上,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 炉煤气出炉温度可达1000OC
2005年10月26日15时40分, 首钢公司动力厂转炉煤气管道 排水器发生煤气泄漏, 9人中毒死亡 。
2004年9月23日16时10分许,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的新兴铸 管股份有限公司在建电厂一台75吨/h燃高炉煤气锅炉发生 爆炸事故,共造成13人死亡(其中包括该公司工人3名,其 余为项目施工单位人员),8人受伤。
2.6凡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的 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煤气安全管理工 作。
2.7煤气的生产、回收及净化区域内,不应 设置与本工序无关的设施及建筑物。
二、煤气生产、回收与净化
1.高炉煤气的回收与净化
1)高炉煤气生产工艺: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流程图
2)高炉煤气的危险性
高炉煤气CO含量在23~30%,爆炸 极限在31~72%,高炉煤气事故在钢铁 企业的各类煤气事故中位居前列
装置的号码。 2.3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建立以下制度: ——煤气设施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图纸、技术文件、设备
检验报告、竣工说明书、竣工图等完整资料归档保存; ——煤气设施大修、中修及重大故障情况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 ——煤气设施运行情况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煤气设施的日、季和年度检查制度,对于设备腐蚀情况、
每吨生铁产生1800Nm3 煤气。1座1000m3的高炉,日 产生铁2500吨 ,产生煤气为187500Nm3/h
据统计,我国钢铁工业可燃气体的回收利用率(2000年): 焦炉煤气为98%、高炉煤气为91.73%、转炉煤气为 40.68%、铁合金炉为45.20%。国外先进国家已接近 100%,这些差距意味着我国冶金工业蕴藏着巨大的资源 和能源潜力。因此,我国在“十五”钢铁工业综合利用的 目标中:转炉煤气回收达到70Nm3/t钢,高炉煤气放散率 在3%以下。
3 )煤气事故仍然严重
2006年1月10日9时0分, 云南曲靖市马龙县呈钢钢铁公司7 名检修人员在对热风管道进行检修过程中,由于管道内有 残留煤气,导致7名检修人员煤气中毒。经过抢救,救出4 人,死亡3人。施救人员在施救过程中由于防护措施不当, 1人死亡。此次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6人重伤。
2005年11月5日14时0分, 内蒙包头市大安钢铁公司6名检 修人员在检修高炉过程中,高炉车间的布袋除尘防爆膜发 生爆裂,造成5人煤气中毒死亡,1人受伤。
管道壁厚、支架标高等每年重点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 录备查。
2.4煤气危险区(如地下室、加压站、热风炉及 各种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定 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装置。 作业环境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 30mg/m3(24ppm)。
2.5应对煤气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 试合格的人员才准上岗工作,以后每两年进行 一次复审。煤气作业人员应每隔一至两年进行 一次体检,体检结果记入“职工健康监护卡 片”,不符合要求者,不应从事煤气作业。
各种燃气成分与热值
成分
焦炉气 油煤气 两 段 炉 发生炉 高炉煤 天然
煤气
煤气
气
气
CO
8.5
1.2
27.0
27.4 27.0 2.2
H2
50.5
18.9
33.0
10.5
2.0
6.2
N2
2.1
6.9
14.5
55.9 60.0 3.2
CH~
30.8
37.6
CO2
2.8
3.0
02
0.3
1.8
Cmn
5.0
1)鞍钢91~97年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80起,中毒人数218人(含9人死亡)
其中,炼铁区域发生煤气中毒事故37 起,中毒人数120人(含4人死亡),分 别占总数的46 . 3%和55%。
高炉煤气的危险性
2)太钢1980~1994年218起中毒事故共 520人,高炉煤气中毒事故占88 . 5%,中毒 人数占93%,其中高炉系统的检修作业占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