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3考研政治复习要注意结合做题来巩固,尤其是马原部分的知识点比较多,哲学观点也比较难理解。
下面毙考题分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我们一起来结合相关知识点记忆:2019考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3单项选择题: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它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系统与要素的关系D.两个同等程度范畴2.北极星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极的一颗星,是夜空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较稳定的恒星,千百年来地球上的人们靠它的星光来指导。
实际上,由于地球自转轴存在周期性的缓慢摆动,北极星不是一成不变的,曾经的北极星会被新的更靠近北天极的恒星取代。
现阶段北极星是指小熊座α星,在3000年前是天龙座α星,隋唐时期,北极五成了北极星,而到了公元4000年前后,仙王座γ星成为北极星。
以上材料说明A.时空是人们主观经验的产物B.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C.无条件的绝对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静止是运动的普遍状态3.柳宗元在《非国语》中指出: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
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
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 这句话的哲理在于A.物质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B.运动的主体是物质和精神C. 我是万物运动变化的绝对主宰D.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4.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这种观点是A.辩证法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相对主义观点5.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
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A静止是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静止是运动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C静不是动,动不是静D静中有动,动中有静6.人们用来测量时间的单位年月日等是靠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来确定的,测定宇宙天体之间距离的单位是用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一年的距离(即光年)来测量的。
这说明A.时空是无限的B.时空是绝对的C.时空与物质运动不可分D.时空是人们意识的产物7.《苹果第一季度营收超华尔街预测》出炉。
这篇行文流畅的报道是由一套自动化系统撰文发布的。
这套系统每个季度能写出3000篇这样的报道,而同时,它对美联社的写作风格了如指掌。
机器人写稿说明A.实践不再局限于人的实践B.机器可以进行独立的思维C.人类可以制造工具延伸和扩展人脑的意识活动功能D.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无限的8.当新视野号穿越漫无边际的孤寂与黑暗,把冥王星的清晰照片传回地球,似乎所有清澈的眼睛,都把目光投向深不可测的鸿蒙太空。
沸腾在人们心里的,不仅是对天文的好奇,更有一种难言的感动。
最遥远的行星,在人们心里引起最切近的感动。
有网友所言,这是无可救药的泪点,若宇宙浪漫,便感动何妨?关于感动判断正确的是A.人脑是感动的源泉B. 感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C. 感动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D. 感动是对浪漫宇宙的直观反映9.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人的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围绕着观念地存在着的目标和蓝图而进行的。
这说明A.意识产生物质B.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C.意识决定物质D.意识创造物质10.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它说明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11.望梅能短暂止渴,但不能真正解渴。
这说明A.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B.意识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D.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12.有两个大陆观光团到台湾岛旅游,路径一旅游景点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
其中一位导游连声说抱歉,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
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诸位先生,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台湾赫赫有名的迷人酒窝大道。
虽是同样的情况,两位导游却有截然不同的说法,从哲学角度说明A.意识可以决定物质B.面对不同的客观事物,意识也会有所不同C.意识具有能动性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13.近年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人们在看待转基因食品的问题上往往出现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
这说明A.意识只能反映现存的客观事物B.意识具有主观性特征C.意识不受客体制约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4.法国科学家研发出机器人娃娃iCub ,iCub能模仿儿童的头部活动和眼睛活动,能爬行和坐立,并能准确地握住东西,类似3岁儿童的行为。
科学家还尝试在机器人身上模拟人类的语言学习能力。
机器人娃娃iCub的行为告诉我们A.机器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B.机器人能进行某些实践活动C.机器人能模拟人的某些行为,代替人某些活动D.机器人具有比人更高级的运动形式15.2015年8月28日,苹果公司正式对外发布邀请函,宣布将于美国当地时间9月9日上午10点在美国旧金山召开发布会。
发布会将推出iphone手机的第9代产品。
苹果公司从2007年推出第一款iphone开始,就在不断打破传统的框框,不断地改变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有数据显示,2015年前2个月,苹果公司在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接近40%,在日本接近50%,在中国接近3分之1。
苹果公司产品的更新换代表明A.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B.实践是历史性活动C.实践是社会性活动D.实践是能动的不断发展的活动16.回顾工业文明300年的历史,人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我们似乎在与大自然的对立中赢得了先机。
然而,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恩格斯就曾提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这一警语在哲学上的启示是A.人与自然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的B.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人类依附于自然是摆脱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D.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来自于不当的人类实践方式答案解析1.【答案】B【考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基本内容【解析】物质是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恩格斯明确指出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并非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或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故AC项错误,B项正确。
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不是同等的范畴,故D 错误。
2.【答案】B【考点】马克思主义运动观【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否则将导致形而上学,故B正确。
时空具有客观性,故A项错误。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C错误。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故D项错误。
3.【答案】A【考点】马克思主义运动观【解析】题干中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天地、阴阳、山川的变化,都是自然界自身的运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A项正确。
运动的主体是物质,故B项错误。
C项是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
D选项表述错误,正确的说法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故不选。
4.【答案】D【考点】马克思主义运动观【解析】题干的观点只看到生与死的联系,没有看到生与死的区别,只看到绝对运动,没有看到相对静止,认为生与死的转化是无条件的,犯了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
故本题选择D,其他选项皆不符合题意,故不选。
5.【答案】D【考点】马克思主义运动观【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A项偷换概念,故不选。
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B项偷换概念,故不选。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故D正确。
C项只看到了运动与静止的区别,没有看到二者的统一性,故C错误。
6.【答案】C【考点】马克思主义时空观【解析】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故A项错误。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故B 项错误。
时空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D项不选。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故选C项。
7.【答案】C【考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解析】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故A项错误。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机器人不能进行独立的思维,故B项错误。
机器人执行的是人类预设的程序,是人意识的创造物,是人类智力的扩展和深化,是人们更好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故C项正确。
意识的能动作用受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性以及人类实践发展水平的制约,故D项错误。
8.【答案】C【考点】马克思主义意识观【解析】题中的感动属于意识,意识的源泉是物质,故A项错误。
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故B项错误,C项正确。
感动是对浪漫宇宙的能动反映,故D项错误。
9.【答案】B【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解析】观念地存在着即意识,人们通过劳动将意识转化为现实物质,即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故B项正确。
ACD项是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
10.【答案】B【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解析】精神的力量属于意识,物质的力量属于物质,意识可以通过实践变为物质,即精神的力量可以通过实践变成物质的力量,故B项正确。
ACD项皆是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
11.【答案】D【考点】马克思主义意识观【解析】望梅属于意识层面,解渴属于物质层面,意识层面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层面的东西,故选择D项。
A本身正确,但题干强调的不是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而强调的是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与题意不符,故不选。
精神可以通过实践转化成物质,故C 错误。
B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不选。
12.【答案】C【考点】马克思主义意识观【解析】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题干中两位导游对同一处景观做出了不同的反映,表明意识具有能动性,故选C项。
A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
B项本身正确,但题干中是面对的是同一个事物而不是不同的事物,与题意不符,故不选。
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不选。
13.【答案】B【考点】马克思主义意识观【解析】题干中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了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表现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故B项正确。
A项说法过于绝对,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而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的客观事物,还能对过去已出现的、未来将出现的事物进行反映,故不选。
意识不仅受到客体的制约,还会受到客观规律以及人类实践发展水平的制约,故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