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后出血的防治

产后出血的防治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500ml 剖宫产时≥1000ml 产后2小时是高发时段,应重点监护 发生率约为10%

重度产后出血:阴道分娩时胎儿娩出后24小 时内失血量≥1000ml,发生率为3%。
3
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第三产程延长 剖宫产 产后出血病史 多胎 巨大胎儿 会阴切开 注:产后出血也会发生在没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身 上
36
产后出血的处理
生殖道撕裂 子宫内翻 损伤

撕裂伤缝合 如血肿大于3cm,引流 子宫内翻复位
37
产后出血的处理
胎盘滞留组织

不凝血、凝血酶

收取胎盘 刮宫 MTX
补充凝血因子 新鲜冰冻血浆 重组凝血因子VIIa 血小板
38
产后出血的处理
血量丢失>1000-1500ml 大量失血 ↓
输注:红细胞、血小板、凝血因子 缩血管药物支持血压 ICU-麻醉科、血液科、外科 子宫填塞或包裹 血管堵塞/结扎/加压缝合 全子宫切除
绒毛膜羊膜炎
5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宫缩乏力(70-90%) 软产道裂伤(20%)
胎盘因素(10%) 凝血功能障碍(1%)
6
病因 子宫收缩异常 (tone)
危险因素
子宫 过度伸展、子宫 收缩乏 羊水过多、多胎、巨大儿、 力、羊膜炎、子宫功能和结构 异常分娩、多产、前置胎 异常 盘、子宫畸形 胎盘异常(副胎盘)、胎膜或 多产、疤痕子宫史 血块残留
4
病史
妊娠期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多胎、巨大胎儿、 羊水过多 前置胎盘
分娩期
宫缩乏力 急产 产程延长
产后出血史 子宫手术史 多次分娩史
人工剥离胎盘史
多次人流史 血液病史 高血压病史
胎盘早剥
巨大胎盘 静脉曲张 死胎
阴道手术产
剖宫产 胎盘滞留或残留 麻醉、大量镇静剂
肝病史
胎位异常、骨盘狭窄

Sig :0.25mg 肌注或子宫肌层注射, 15~90分钟重复一次, 最大量2mg。

禁忌症:活动性的心、肺、肝肾疾病。 注意:哮喘、高血压、心血管、肾脏、肝脏疾病、贫血、 黄疸、糖尿病或癫痫,慎用。
45
卡前列甲酯栓 卡孕栓(15-甲基-PGF2α甲酯)

1mg,经直肠给药。 腹痛与胃肠道反应较高,给药不太方便。
29
休克程度
代偿 失血量 500-1000ml 10-15% 轻度 1000-1500m l15-25% 轻度下降(80 -100mmH g) 中度 1500-2000m l25-35% 重度 2000-3000 ml35-45 %
无 血压变化 (收缩压)
明显下降(70 极度下降 -80mmHg (50-70m mHg)
46
前列腺素E衍生物(米索前列醇)
治疗:经直肠1000ug或200ug po或400ug 舌下含服。 预防:米索前列醇600ug po 禁忌症:无。 注意:心血管疾病者慎用。 作用机理:全身平滑肌收缩。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和战 栗。
产后2小时观察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生命体
征、
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不能以目测法评估出血量,应正确评估出血量。
23
评估失血量的方法

出血量=累积失血量+继续失血量 目测法:多为实际出血量的一半。 称重法:因为敷料吸水量不同,只能大概估计。 容积法:出血量(ml)=(物品使用后重量-物品使用前重 量)÷1.05 (血液比重) 。 双层单: 16cmx17cm /10ml 单层单: 17cmx18cm /10ml 四层纱布垫: 11cmx12cm /10ml 10cmx10cm /10ml 15cmx15cm /15ml
<500~750 1000~1500 1500~2500 2500~3500
占血容量
<20% 20~30% 30~50% ≥50~70%
26
评估失血量的方法

通过监测血压、脉搏、毛细血管再充盈、精 神状态等判断失血量
呼吸 正常 收缩压 毛细血管再充盈 中枢神经系统 正常 正常 延迟 延迟 缺少 正常 不安 烦躁 嗜睡
43
缩宫素

10IU im 20~40IU缩宫素加入 1000ml 生理盐水中静滴, 10 分钟输入 500ml,然后250ml/h注入注意事项:过量或长时间使用可 以导。


禁忌症:无。
致水中毒。
44

前列腺素F2α衍生物(欣母沛)

一般应用于缩宫素无效的病例;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可 预防性使用。
4T
Tone(张力)
特异性原因
宫缩乏力
相对频度
70%
Trauma(损伤)
宫颈阴道及会阴的撕裂
盆腔血肿;子宫内翻
20%
子宫破裂
Tissue(组织) 组织残留;胎盘植入 10%
Thrombin(凝血酶) 凝血机制异常
1%
8
子宫收缩异常
原因 病因 全身因素 高危因素 产妇体质虚弱或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或精神紧 张等 过多使用麻醉剂、镇静剂或宫缩抑制剂等 急产、产程延长或滞产、试产失败等 子痫前期、妊娠贫血等
更为重要!
最 好 的 治 疗 方 法
19
产后出血的预防
一、加强产前检查,积极筛出和纠 正可能引致产后出血的妊娠合并 症或并发症,对其加强围产监护。 产前积极治疗贫血。
20
产后出血的预防
二、加强产时监护,积极减少产后出血的 诱因

慎用镇静剂、麻醉剂和缩宫素引产;
密切产程观察,积极处理产程异常的产妇, 严防产程过长或急产; 避免常规侧切;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10
软产道损伤
原因

病因
宫颈、阴道或会阴撕裂 剖宫产子宫切口延伸或撕裂
高危因素
急产、手术产、软产道弹 性差或水肿或疤痕等 胎位不正、胎头深陷


子宫破裂 伤
子宫内翻
前次子宫手术史
产次多、子宫底部胎盘
11
软产道损伤的临床表现
胎儿娩出后立即发生,持续性流血,色鲜 红,子宫收缩好,胎盘、胎膜完整。经检 查:会阴、阴道或宫颈处有裂伤,并有活 动性出血。 多伴有阴道疼痛,阴道流血不多。 出血程度与裂伤程度及是否累及血管有关。
症状和体 征
心悸、头昏眼 花、心动过速
虚弱、出冷汗、 焦虑、不安、 心动过速 苍白、少尿
休克、空气 缺乏、无尿
30
测量出血量的注意事项
1、产后2小时是观察的重要时间。 2、出血量达200ml应找原因,积极处理。 3、注意尽量准确的估计出血量。 4、小心“细水长流”的出血。 5、要注意有没有“宫腔积血”。
高危因素
血液性疾病 遗传性凝血功能疾病如血友病A 肝脏疾病 产科DIC 重症肝炎 羊水栓塞、重型胎盘早剥、死胎 滞留时间长、重度子痫前期、绒 毛膜羊膜炎及休克晚期
17
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胎儿娩出后持续性阴道流血,且血液不凝。 相关辅助检查有异常改变。

18
产后出血的预防
预 防 产 后 出 血
占血容量% 脉搏 <20 20-30 30-40 >40 正常 >100 >120
轻度呼吸急促 正常 显著呼吸急促 下降
>140 显著呼吸急促 显著下降
27
评估失血量的方法
尿量测定

正常情况下,肾的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20%~25
%,流经肾的血量1000ml~1500ml/分。

肾血流对血容量变化特别敏感,尿量多少能反映 肾脏毛细血管的灌流量。

当尿量<20ml~35ml/小时提示肾血管痉挛或收缩 压过低,血容量不足。
28
伴高血压的产妇产后出血量的评估
慢性高血压产妇,产后出血时可能在血容量很
低的情况下血压仍在正常范围内。
重度先兆子痫产妇,因血液浓缩,正常失血量
亦很敏感或不能耐受。
以上情况要注意结合临床征象及实验室检查加
以评估。
产后出血的 防治
1
流行病学调查
产科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产后出血占产科出血发生率的85%; 孕产妇死亡中1/4死于产后出血; 产后2h内出血占产后出血的90%;
除死亡外,产后出血可致的严重病率,包括ARDS、 凝血障碍、不孕、垂体坏死、甚至器官丢失。
2
产后出血的定义


12
软产道损伤临床常见原因
临床上多见于: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 有时胎儿未娩出时已有破裂出血 。 宫颈尚未开全,过早使用腹压导致裂伤。 分娩时助产技术操作不当。 会阴切开过早致切口流血过多,会阴切口 过小裂伤而出血。 子宫破裂未能及时发现。

13
胎盘因素
原因 病因
胎 盘 因 素 胎盘异常 胎盘胎膜残留
24
评估失血量的方法
容积法+称重法 Hb测量:下降1g/dl,失血量约为400500ml。 RBC测量:下降100万,Hb至少下降3g/dl。

25
评估失血量的方法

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Hg)(正常<0.5) 休克指数
0.6~0.9 =1.0 =1.5 ≥2.0
估计失血量(ml)



手术产技术操作规范、熟练;
警惕羊水栓塞、DIC发生;
21
产后出血的预防
三、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1、当前肩娩出时或娩出后注射子宫收缩剂。 2、有效牵引脐带分娩胎盘:持续的张力, 轻柔的牵拉。 3、延迟大约60秒钳夹脐带。 4、胎盘娩出后按摩子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