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编词语。
3.出示词语,引导学生抄写词语。
4.采用开火车、猜字谜等方式引导学生巩固生字。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指导学生说一说春天带给人们的感受。
2.布置作业: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并读一读,课后举行“赛诗会”。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想象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韵文语言的优美。
另外,采用结合课文插图背诵、师生合作背诵、表演背诵等多种背诵方法达到了背诵的目的。
仿写韵文的小练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积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知识拓展: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姓氏文化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要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
2.引导学生说说:班里的同学有哪些姓。
五、总结全文。
1.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识。
2.结束语: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通过多媒体将无声的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让学生在游戏和视频中,了解了中国的姓氏文化,从而真正体会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彩。
2.找一找,在自己认识的汉字中,还有哪些字是由基本字加上偏旁组成的?把它们写出来,教教其他同学,并一起比较它们的音、形、义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设计本节课教学中,主要注重了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统一。
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充满童趣、和谐的课堂中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教学反思:文本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去甚远,所以,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跟文本相关的资源及与毛主席有关的小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本节课的教学始终以读为主线,让学生从带着问题读到读通、读顺,到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读,让学生充分朗读,静心品味,感受到隐含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
最后由文本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会现在生活的幸福,谈谈“我们在享受他人方便的时候,不应该忘记哪些人”,让孩子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感受到他人的深深爱意,学会感恩,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反思:学生对这篇课文容很陌生,因而,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多读,理解,看视频等方法,让学生在鲜活的画面中理解第一自然段的容,激发起孩子们心中的渴望,对首都及升旗仪式的向往之情。
让爱国激情潜移默化渗透到孩子们的心。
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不断变化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互评互读的方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知课文的容,在读中受到情感熏,让学生学而不厌、练而不腻,这是学生对课文思想容最好的诠释,是学生生活体验最好的回忆。
(1)为什么会有不想上学的心理?(2)上了学,见到小伙伴又很开心和不上学是相互矛盾的吗?(3)“开心”的意思是什么?6.师总结第2小节容:是呀,在做好梦的时候,大人叫醒了我们,多不爽啊!可是,到了学校,和小伙伴们开开心心地又玩到了一起,让人感到快乐!同学们,你们的想法和文中的“我”是一样吗?齐读第2小节。
7.师总结学法,用以上学法学习第3小节。
注意理解词语:“快乐”“有趣”,读好以下长句子:不过,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课中)8.分组朗读第2、3小节。
9.师总结2、3小结,引导朗读1、2、3小节课文。
10.学习第4小节。
(1)指名读第4小节,全班谈感受。
(2)齐读全文。
三、总结全文,指导生字书写1.师总结:同学们,我们的童年多么快乐,多么无忧无虑呀,我们和文中的小朋友一样,在这种快乐中长大,在这种快乐中进步,愿你们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2.指导书写生字“伙”“伴”“这”。
(1)“伙”“伴”同为“亻”,和“人”有关。
(2)“这”字可以和“过”进行比较指导。
四、朗读全文,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试着将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3.抽读课后第2题词语卡片。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而课文又把孩子们的这种天性用诗歌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我尽量让孩子们多读,用各种形式的读,让他们自己去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去识字学词,用最短的时间,最满意的教学效果,去达到教学目的!课文上到这一课时,孩子们对课文的容已基本了解,因而在朗读课文,交流问题等环节中踊跃参与。
因为他们感同身受,和文中的“我”同样有着各种各样的“梦”,有着相同的经历。
所以,在这节课中,不需要太多的,就能打开孩子们心灵的窗口,走进文本,达到双基落实、情感升华的效果!感可爱的孩子们,希望也能像他们一样永葆童心!提示进行全文背诵。
2.自由地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男孩听。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丰富识字经验。
在学生进行识字学习的过程中,我首先以自学要求规学生的学习行为,其次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把生字分类,对学生识记生字的方法进行更为理性的指导。
本节课,我以情感为纽带,以朗读实践贯穿始终,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更加有效的培养,促使他们在爱学、乐学中逐渐懂得了爱,懂得了热爱崇高、追求美好,以达到丰富知识,增长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获得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他、河、说、也、地、听、哥,引导齐读,并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写。
4.组织学生自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5.组织全班展示。
三、回顾课文,复述故事1.指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引导学生回顾每一段的容,并适时板书。
3.课件出示每一段相对应的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好角色准备朗读。
4.组织展示分角色朗读。
5.组织尝试讲故事。
6.全班展示讲故事,比一比,看看谁讲得好。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师小结: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鸭子和小公鸡不同的习性,学到了它们之间互相帮助的品质。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妈听。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以读为主感知课文,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识生字,初悟文章的美。
读、画结合,将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使文章的情趣与学生的感悟融为一体,使朗读变成一种享受。
让同学们在愉快的学习中感受到了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本节课在回忆课文容的基础上,重点指导了7个生字的书写,课文容的进一步渗透则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很好地落实了双基训练点。
唯一让我感到不理想的是在讲故事这一环节,学生思维还是没有打开,没有我想象中的活跃。
这跟平时上课过于依赖教材,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上做得不够很有关系。
希望在以后教学中上类似课文时,能吸取这一课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好的发挥。
(1)“种”,多音字,在这里读“zhònɡ”,结合课件理解“种”在这里的意思。
(2)“邻居”是什么意思,注意看课本第2幅插图。
5.组织全班展示。
(3)结合第3幅插图,想象喜鹊们“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的情形。
5.多媒体课件出示“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的构词形式,说明这种叠词运用是为了表示强调。
6.分组朗读3、4、5、6自然段,指导朗读语气,感情,特别是要指导如何将长句子读通顺,读流利!注意读出树和喜鹊幸福快乐的感情。
(1)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2)每天天一亮,喜鹊们……一起飞出去了。
(3)天一黑,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
三、朗读全文,总结拓展1.学生齐读全文,交流学完故事后的感受: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2.教师提问: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举例说明生活中只有有了朋友,才不会感到孤单,才会感到快乐的例子。
四、指导生字书写1.出示生字卡:居招呼2.学生认读生字卡,并观察课件中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课件展示生字描红。
4.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1.出示生字卡:居招呼2.学生认读生字卡,并观察课件中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课件展示生字描红。
4.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书写作品展示交流五、布置作业1.把每个生字在拼写本上各写两个,并组词。
2.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时,首先从听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课文容有一个初步了解,然后重点放在读课文,并提出疑难问题上,实施激励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讨论。
在指导生字识记时,又设计“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让整节课的教学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第二课时在设计上,我重点放在研讨句子“树快乐,喜鹊也很快乐”的原因,在引导朗读课文3、4、5自然段的基础上,设疑,解惑,让孩子们彻底走进文本,明白了只有朋友,才会让你感到不孤单,你才会在其中感受到快乐。
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快乐幸福。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熟读课文。
(1)请学生表演读课文,一人读第一小节,二人读第二小节,三人读第三小节,四人读第四小节,最后全班一起读全文。
(2)请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同一个动作,一人跳,两人跳……最后全班一起跳。
2.教师提问:从刚才的朗读和表演当中,你懂得了什么?二、指导朗读1.请学生读词语,把表示动作的词语涂上红色:(课件出示课后第2题。
)2.教师提问:说说你会做哪些动作?3.教师拓展表示动作的词,并归类。
4.认读“我会写”生字卡,指导书写。
(1)学生观看课件“玩”的描红,师重点指导“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玩”整个字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所占比例,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2)生描红,师巡视辅导。
5.同法指导书写其它生字。
三、听故事,总结全文实践调查:1.听故事《好吃的帽子》。
(1)学生听第一遍,想想小松鼠的帽子没了,为什么还特别快乐?(2)学生听第二遍,写写小松鼠为什么快乐?2.教师小结:一个人玩很快乐,很多人玩很快乐,帮助了别人更快乐!四、课题延伸,布置作业1.读读课本P41~42《胖乎乎的小手》,看看兰兰帮全家人做了什么事。
2.小组合作读课文,争取背诵。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导入新课时,从孩子们最常见和最喜欢的游戏入手,让学生轻轻松松进入到学习中去,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