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1年寒假社会实践立项申报书
2011年寒假社会实践立项申报书
5.锻炼我们大学生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锻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评估方式
和实践成果形式
主要采取调查报告和村民采访的方式,同时进行实地拍照和录像,最后在以幻灯片及论文形式总结出来!
项目实施方案
及进度计划
1.2月20日:到达青冈县兴华乡,对当地要开展的五个村进行大致的了解,去农户了解农药对作物的影响,与农民交流今年作物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再谈谈往年作物,认真记录。
3.培养作为农业技术服务员,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开展社会实践服务行动,走进村屯农户、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帮助农村青年解决农业技术问题,研究与反馈农业技术难题。
4.深刻了解当地水稻及万寿菊的种植模式,通过和当地人们的交流及时反馈给专业人士,寻求好的解决方案,建立长期互动关系,给农民最及时的意见。
侯晓玉
项目负责人单位
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09级
负责人联系电话
宿舍:南八535手机:
申报时间
2011年12月8日
共青团东北农业大学委员会制表
2011年12月
项目拟实施时间
2012年2月20日 ——2012年2月 24 日
项目拟实施地点
绥化市青冈县兴华乡
项目指导老师
姓名
丁伟
工作单位
农学院
职务
教授
教师签字
项目负责人
预期目标
1.培养远程教育管理员,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好省委组织部门覆盖全省农村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积极引导农村党员与团员青年参加网上培训与信息咨询,协助所联络服务的村培养一个村级网络信息员,帮助村上维护更新网页。
2.培养科技信息联络员,大学生要充分发挥院校的团队优势与科技优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手机或网络每周开展一次联络服务,积极做好联络服务情况的记录,搜集整理上报所联络村的科技需求信息,同时把院校的一些科技信息传播下去。每年至少要向所联络服务的村介绍推广一项科技技术或致富项目。
2.2月21日:将我院的科研成果展示给当地农民,给他们以启示。到各个村进行调查问卷,最后汇总。
3.2月22日:将这五个村的情况进行总结,团队进行讨论,将历年的存在的优缺点归纳出来,及时和指导老师沟通,探寻出一个比较高效的方案,反馈给当地农民。
4.2月23日:到各村进行科技宣传,让当地年轻青年参加网上培训与信息咨询,培养一个村里的网络信息员。
女
农学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
安乐村
王雨佳
女
农学院
吉林省松原市
聂丽楠
男
农学院
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
平心村
靳灼潘
男
农学院
安徽省合肥市
项目意义
1.鼓励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增强对国情、民情、农情的了解,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龙江经济发展。
2.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编号:
东北农业大学
2011年寒假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报书
团队名称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安全科学使用农药调查小分队—走进绥化社会实践团队
申请实践地点
绥化市
项目申报单位
农学院
项目申报类别
□科技支农类项目;﹀社会调查类项目;□志愿服务类项目
项目指导老师
丁伟
指导老师单位
农学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指导老师电话
办公:手机:
项目负责人(学生)
项目人员分工
采访:侯晓玉、杜国娟摄影:张立峰、聂丽楠
记录:王雨佳、杨姗人员安全:李银龙、靳灼潘
安全保障措施
1准备好医疗用具2做好保暖工作
3队员不可单独行动4每天出发前都要报告老师
学院团委审核意见及建议:
签字:盖章
年月日
校团委论证意见:
签字:盖章
年月日
基本情况
姓名
侯晓玉
性 别
女
住址
哈尔滨
学院
农学院
年 级
0901
社会职务
宣传部部长
家庭详细地址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香兰镇
队员基本情况
对接的村
姓名
性别
院系
手机
家庭地址
双兴村
侯晓玉
女
农学院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杨姗
女
农学院
黑龙江省密山市
通 和 村
李银龙
男
农学院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胜利村
杜国娟
女
农学院
黑龙江省伊春市
张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