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施工范围及工程量 (1)2.1工程概况 (1)2.2焊接工程量 (2)三焊前准备工作及机具配备 (2)3.1焊工资格认定及职责分工 (2)3.2焊前准备工作 (2)四施工主要机具及材料 (3)4.1主要机具 (3)4.2焊接材料 (3)五作业工序及工艺要求 (3)5.1流程图: (4)5.2环境状态 (5)5.3焊机状态 (5)5.4坡口制备及对口状况的检查 (5)5.5点焊及焊接 (6)5.6工艺要求 (7)5.7焊后自检 (7)六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 (8)6.1质量标准 (8)6.2检验及返修 (9)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9)八环境保护措施 (10)热处理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2.1哈尔滨锅炉厂(有限)公司提供的施工图纸。
2.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2.3《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868-20042.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1996年2.5《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02 二工程概况、施工范围及工程量2.1 工程概况四大管道及其附属设备。
2.2.1锅炉:HG-480/13.7-L.MG21最大蒸发量 480t/h 蒸汽温度 540℃过热蒸汽压力 13.7MPa 再热蒸汽进口温度 376℃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540℃再热蒸汽进口压力 4.339MPa 再热蒸汽出口压力 4.139MPa 给水温度 240℃2.2.2汽轮机:CK135-13.24/535/535/0.981主汽阀前主蒸汽额定温度 535℃再热蒸汽进汽阀前温度 535℃主汽阀前主蒸汽压力 13.24MPa2.2 焊接工程量2.2.1焊口2.2.2附属设备及结构件的焊接三焊前准备工作及机具配备3.1焊工资格认定及职责分工3.1.1焊工上岗前必须经相应项目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1.2上岗焊工在正式施焊前,应熟悉所焊管道的规格,材质及相应的焊接工艺、焊材牌号、工作内容、工况条件、质量标准等内容。
3.2 焊前准备工作3.2.1施焊人员必须在清楚技术交底内容并签字后方可施工。
3.2.2焊丝使用前应清除锈垢和油污及保护层等物,至呈现金属光泽。
3.2.3管子焊接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和氩弧焊打底、电弧焊盖面,氩弧焊时采用直流正接法(即钨极接负极),电弧焊时采用直流反接法(即焊钳接正极)。
3.2.4钨极自气罩前缘的伸出长度不易过长,一般为8~10mm以利于氩气对钨极、焊丝及溶池金属的保护。
3.2.5氩气纯度不得低于99.95%。
3.2.6引弧时应尽量由相对比较困难的位置引弧焊接,以便于收弧时能够获得最佳的焊接位置及收弧质量。
四施工主要机具及材料4.1主要机具3.3.1焊接过程采用瑞凌400型或伊萨315型焊机。
3.3.2氩气流量调节器选用YQAr-731型。
3.3.3常用工器具:150mm板尺 1把微型电筒 1个锉刀、钢丝刷、扁铲、刨锤等。
4.2焊接材料4.2.1焊接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焊接工程中使用的进口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工艺提供方提交的技术文件的要求。
4.2.2焊接材料应符合DL/T869-2004 3.3.2 的规定4.2.3主要焊接材料4.2.3.1氩弧焊丝 TiG—J50 Φ2.5TiG—R40 Φ2.54.5.3.2电焊条 J507 Φ2.5/3.2/4.0R407 Φ2.5/3.2/4.0五作业工序及工艺要求(见下页)5.1流程图:5.2环境状态5.2.1施焊前认真检查周围环境,凡影响焊接质量,不利于正常操作(施焊)的各种因素及时提出,促其整改完善。
5.2.2施焊地点要有良好的防风、防雨雪设施及遮光棚等措施。
5.2.3管的两端在施焊前要堵严,防止穿堂风影响氩气保护效果。
5.3焊机状态上岗前必须认真检查所配备的机具及辅助工具完好无损、准确好用。
5.4坡口制备及对口状况的检查5.4.1焊工要对管工配制加工的每一待焊焊口认真检查。
5.4.2坡口内外壁打磨宽度≥10~15mm并呈现金属光泽。
5.4.35.4.4对口时发现错口、弯折度超出下列数值要拒绝点口。
错口:不超过壁厚10%且≯1mm。
弯折:直径Φ<100mm,不超过1/100mm,管端与管中心线偏斜度不大于0.5mm。
直径Φ>100mm,不超过3/200mm,管端与管中心线偏斜度不大于2mm。
5.4.5施焊前,焊工应对坡口处的母材和对口尺寸进行检查。
如有裂纹、重皮、尺寸偏差值超标应及时向有关人员提出,待消除缺陷、校正偏差、符合标准后,方可施焊。
5.5点焊及焊接5.5.1在对口根部点固时,点固焊的位置应以不影响焊接及焊接质量为原则,点焊时若发现焊点有裂纹、气孔等缺陷要清除后重新点焊。
点焊点两端应呈斜坡状,以利于正常焊接时便于接头。
5.5.2氩弧焊时视情况选择填丝方法,焊丝头要始终置于氩气保护范围之内,防止高温氧化,焊口要一气呵成。
5.5.3正常施焊时,焊丝应放在坡口上,连续和均匀的向熔池中填加焊丝,也可断续的填加焊丝,但焊丝端部不得移出保护气之外。
5.5.4焊接过程中尽量保持焊把与焊件垂直或稍向后倾斜,倾斜角约为10°~15°。
5.5.5氩弧焊根部不允许未焊透、未熔合等缺陷。
5.5.6引弧时先将焊把置于引弧处,钨极对准坡口一侧中心,并保持一定距离,然后放下面罩,徐徐擦触坡口而引弧。
5.5.7断弧或收尾时,严禁立即灭弧,此时应提高焊接速度,随熔池缩小而逐渐将电弧引向坡口一侧,然后迅速熄灭电弧。
5.5.8接头时,应在接头点的后面约3~5mm处引弧,然后将电弧移至接头处,焊把可稍做摆动,当熔池形成并熔化良好时,填加焊丝,随之向焊接方向前进。
5.6工艺要求(见工艺卡)5.6.1主蒸汽及再热热段管道焊口需进行热处理,具体热处理工作执行热处理作业书。
5.6.2氩弧焊打底焊层厚度应不小于3mm,以防止受外力产生裂纹。
5.6.3严禁在被焊工件表面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
5.6.4根层打底焊缝焊接完成,经自检合格后,应及时进行次层焊缝的焊接,以防止产生裂纹。
5.6.5焊接接头有超标缺陷时,可采取挖补方式返修,但同一位置挖补次数不得超过三次。
5.6.4焊接过程中若发现气孔、裂纹、夹钨或其它缺陷要彻底铲除,重新施焊,严禁采用重复熔化的方法消除缺陷。
5.6.5严禁强力对口或非正常手段对口。
5.6.6盖面层焊接时注意外表成形,按标准整体要匀称,焊缝与母材要过渡圆滑。
5.6.7不得对焊接接头进行加热校正。
5.6.8除管排之间对接外,其余焊缝均为双面焊接,角接焊角高度为3--4mm。
5.6.9除被耐火材料覆盖外,其余所以对接焊缝均磨平直母材。
5.7焊后自检5.7.1焊缝外表要成形美观,焊缝与母材之间过渡要圆滑,接头良好,无咬边、无飞溅,并用钢丝刷认真清理。
5.7.2确认达到质量标准后,在距焊缝20mm范围内打好钢印代号,填好自检记录。
5.7.3把自检记录提交质料检员复检,以便及时委托无损检验。
六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6.1质量标准不允许缺陷:裂纹、气孔、夹渣、弧坑、咬边、未熔合、根部未焊透。
6.2检验及返修6.2.1外观检查不合格焊缝不允许做其它项目的检验。
6.2.2焊口检验6.2.3 对缺陷较大、问题较多的焊口必须割掉重新配制坡口、对口,重新焊接。
全过程仍按以上工艺要求进行。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7.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按标准戴好安全帽。
7.2个人所使用的电焊软线、导线绝缘必须良好,对接头或破皮漏电处要认真包扎。
7.3配备焊工使用的电焊机要放置稳妥,搬运过程要轻,要防止砸脚、碰手。
7.4 焊工进入作业点,焊前要注意观察作业点及周围施工环境的安全状态。
7.5增强自我防护能力,对危及人身安全或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隐患要及时消除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进行防范,否则可暂停施工,撤离作业区域并上报有关领导。
7.6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经体检合格。
衣着要灵便,整洁,穿软底绝缘鞋登高作业。
7.7需乘坐吊盘进入作业点时,事先要配置垂直攀登自锁器,并拴好安全带。
吊盘起升,下降要注意电焊线远离钢丝绳等起重器械,离开吊盘进入施焊点要把吊盘上摘下的安全带即刻挂到工作点上方牢固可靠处。
如果作业点上方无法依托,而其它安全措施也无法实施,要提请处理,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后再行作业,严禁冒险作业。
7.8 在没有安全保证措施的“通道”禁止通行,沿直爬梯攀登时,必须使用攀登自锁器7.9 作业前,首先要检查爬梯,脚手架及围栏的牢固程度,尤其对作业周期长,脚手架可能被人松动,局部拆损的要仔细检查,经加固处理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
7.10 作业前做好防滑,防雨雪等工作。
因季节变化,金属表面结霜,挂冰,积雪等现象必须加以清除干净再施工作业。
7.11用砂轮机打磨焊缝时,戴好防护镜,身体必须侧对砂轮机,打磨时,严防用力过猛,砂轮片破碎。
7.12砂轮机保护接地线应连接正确,牢固。
7.13严禁在储存或加工易燃、易爆品的场所10米范围内作业,必要时要采取隔离措施。
7.14清除焊接地点5m以内的易燃物;无法清除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7.15在金属容器内作业,须有可靠的接地。
容器内应有通风装置。
7.16刀闸型开关在闭、合时,须侧脸、戴好手套,防止起弧伤人。
7.17热处理人员必须穿绝缘鞋,热处理线接头必须有绝缘措施。
.经常检查热处理回路是否绝缘良好,若有破损及时包扎。
7.18热处理施工禁止一人作业,须设监护人。
7.19热处理场所附近应有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
7.20对于陶瓷片已损坏的加热器应及时进行修理,防止使用时短路或造成人身触电。
7.21施工人员对无安措或未交底有权拒绝施工。
7.22安全装置及设施严禁私自拆除、挪用。
7.23严格身体检查制度,对不适应者禁止上岗。
参加特种作业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7.24对违章指挥现象任何人都有责任、有权力制止。
7.25施工用机具要求工况良好、严禁带病作业。
7.26氩气瓶要放置牢固,防止倾斜后伤及人员或设备。
7.27清理焊口要作好自身防护,戴好防护镜。
7.28 大力倡导“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不伤害自己”的三不伤害精神,努力作好安全工作。
八环境保护措施8.1 焊工在工作前,要把所用工具,焊条装入完好的工具袋或焊条筒内,进入作业点放置平稳,且不易被人碰落后再行作业。
8.3 施工中产生的焊条头及时回收,不准随便乱扔。
8.4作业区(点)15米范围内彻底清除易燃易爆物品,对无法清除要采取隔离措施,并设专人看护,加强消防。
8.5钨极应放在铅盒内储存、携带,使用时放在专用的盒内。
8.6报废的钨极不能随意乱扔,应集中深埋处理。
8.7热处理作业用完的岩棉、绑线严禁乱扔。
.所有废料在作业结束后,要收集起来,集中处理。
8.8电焊机放置在专用的焊机房内,集中布置,减少噪音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