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汇报材料

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案汇报材料

考虑高边坡开挖高度,拟采用分阶段开挖,每层开挖深度控制在2.5~3.3米,严禁超挖,以确 保高边坡的安全。支护的施作须控制在预定的时间以内,确保高边坡及时封闭。
为保证施工安全,在基坑开挖前先进行刷方施工,即:先顺原地面线进行刷坡,并对刷方线 进行防护,防止雨水冲刷及因外部因素影响边坡稳定。主要措施为: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片 或铺设防水毡布等措施,具体可在刷坡完成后根据土体地质情况及自稳性进行确定。
31.61
15#
51.59
45.745
高度(m) 3.5 2 5 4.5
开挖 深度(m) 5.316
5.36 5.26 5.845
一、编制依据
1.1、编制范围
单位工程 跨省道S201特大桥
墩号
深基坑开挖地质、水位情况 基坑开挖地质情况
水位距地面
覆盖层类型
开挖岩性 岩性代号 σ0(kpa) 埋深(m)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四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四、安全文明措施 五、施工质量措施 六、应急救援预案 七、资源配置 八、环境保护、水土保护管理措施
2
一、编制依据
(1)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8) (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 (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5)《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Q/CR9004-2018); (6)《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7)《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 311-2013); (8)《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3-2018); (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207-2017); (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11)住建部37号令及建办质31号文; (12)福厦铁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相关管理办法及有关文件资料; (13)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FX-5标段施工图和通用图以及其它设计文件; (14)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 以及类似铁路工程施工经验; (15)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质、硬质岩; 3.当基坑深度大于5m时,基坑坑壁坡度可适当放缓或加设平台。 4.都巡特大桥45#为放坡开挖,根据地质情况及承台尺寸综合考虑,
一级边坡开挖高度3.3米,为全风化地层,采用1:0.75坡度,二级边坡开挖 高度2米,为强风化地层,采用1:0.25坡度开挖。
12
三、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3.1-1、放坡开挖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5),沿线 通8过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s。
二、工程概况
2.1、自然条件
水位特征 地表水主要为沟渠水、鱼塘、人工水渠水、水田水。沟渠水、鱼塘水主要
接受大气降水以及上游支流、地表水体和地下水补给,流量和水位变动大,受 季节或降雨影响显著,地表水不发育。人工水渠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以及上游 支流、地表水体和地下水补给,流量和水位变动较大,受季节或降雨及人为调 节影响显著,该类地表水发育。
⑵充分备好排除地表积水的排水设备 高边坡开挖前,做好高边坡外的防水工作,对高边坡外的地面水,采用沿高边坡四周设置排水 沟排水或施作挡水桩(等措施。对施工过程中高边坡内的散水,备足排水设备,通过排水沟引流 。纵向排水沟设在高边坡的中部,横向通过树状水沟引到纵向水沟。雨季施工时对开挖面用塑料 布封闭,严防地表水渗入土体。当开挖至设计坡底标高后,在底层布置排水系统。 ⑶坑顶防护措施 在运输道路靠高边坡侧设置高度不低于1.20m牢固的防护栏杆,并挂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进 行安全防护。 ⑷其它保证措施 应切实做好出土、运输和弃土工作,保证高边坡开挖中连续高效率出土。同时准备备用发电机 ,确保降水作业的不间断进行。 15
土方开挖顺序:从一端头开挖,减少高边坡土体暴露时间。开挖应保持均匀、平衡,以使土 体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应力释放均匀,保证高边坡的安全。科学地利用土体自身控制位移的潜力 ,尽量减少每步开挖无支护的暴露时间,降低高边坡的位移和变形。为减少开挖过程中的土体扰 动范围,最大限度减少高边坡周边土体位移量和差异位移量,在临近开挖底层时,使用小型挖掘 机结合人工修土方式,分块、平衡地开挖;加强对周围环境的观测,及时调整开挖进度及作业面 ,从而保证高变度水平位移变化值均在允许范围内。
(2)基坑护壁板桩的平面布置形状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的转角,以便标准板桩的利 用和支撑设置,各周边尺寸尽量符合板桩模数。
(3)整个基础施工期间,在挖土、吊运、浇筑混凝土等施工作业中,严禁碰撞支撑,禁止任 意拆除支撑,禁止在支撑上任意切割、电焊,也不应在支撑上搁置重物。
(4)钢板桩的检验 外观检验:包括表面缺陷、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端头矩形比、平直度和锁口形状等项 内容。 (5)钢板桩吊运,装卸板桩宜采用两点吊。吊运时,每次起吊的板桩根数不宜过多,注意保 护锁口免受损伤。吊运方式有成捆起吊和单根起吊。成捆起吊通常采用钢索捆扎,而单根吊运常 用专用的吊具。 (6)钢板桩堆放:板桩堆放的地点,要选择在不会因压重而发生较大沉陷变形的平坦而坚固 的场地上,并便于运往打桩施工现场。堆放时应注意: ① 堆放的顺序、位置、方向和平面布置等应考虑到以后的施工方便; ② 钢板桩要按型号、规格、长度分别堆放,并在堆放处设置标牌说明; ③ 钢板桩应分层堆放,每层堆放数量一般不超过5 根,各层间要垫枕木,垫木间距一般为3-4 米,且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堆放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 米。
强风化花岗岩
全风化花岗岩
<4-1>、 <11-1>
180. 250
15#
粉质粘土、全风化花岗岩及 粉质粘土、
强风化花岗岩
全风化花岗岩
<4-1>、 <11-1>
180-250
6.0m 1.2m 无水
二、工程概况
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位于福建省沿海地区,北起福州市,途经莆田市、 泉州市,南至厦门市和漳州市。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站前工程FX-5标段, 正线工程由北向南依次位于泉州市界山镇、南浦镇、前黄镇、山腰街道, 惠安县辋川镇、涂寨镇、螺阳镇,台商投资区张坂镇、东园镇境内。标段 起讫里程DK108+317.84~DK148+566.12(短链947.051m),正线 长度39.301km。其中路基长13.36km/27段,桥梁长21.319km/19座 ,涵洞24座/515.73横延米,隧道4.618km/7座。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 FX-5标段地理位置见图。
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层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 于砂层及淤泥等第四系土层及基岩全风化层,主要由大气降雨及地表水渗入补 给,砂层中水量较丰富,流量和水位变动大,受季节或降水影响显著,地下水 埋深0.40~8.6m;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强~弱风化层节理岩隙中,接 受地下径流及上层孔隙水渗透补给,表水侧向补给,具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 特点,受季节变化影响大,该类地下水不丰富。
高边坡开挖施工以保证施工和周围环境安全及节点工期为原则。土方开挖的顺序和方法必须与 设计工况相一致,严格按照时空效应理论,掌握好“分层、分段、分块、对称、限时”五个要点 ,并遵循“竖向分层、水平分区分段、严禁超挖、高边坡底垫层要求到设计标高后及时喷射”的 原则,确保工程安全质量前提下快速施工,减少土体开挖后的暴露时间。
明挖(承台)基础 纵桥向(m) 9.2 9.7 14..6 13.4
单位工程
跨省道S201特大桥 都巡特大桥
跨斗尾疏港特大桥 跨斗尾疏港特大桥
4
深基坑地面标高、基底标高、开挖深度
墩号
原地面 标高(m)
明挖(承台)基50
0.334
45#
30.575
25.215
14#
36.87
三、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3.2、钢板桩支护开挖 基坑深度5.0m以上,根据承台尺寸及地质情况综合考虑,采用钢板桩防护,然后开挖基坑。 根据最不利情况,本次方案受力计算以跨斗尾特大桥14#承台开挖为参考依据进行。钢板桩围堰拟 定长度为9m,钢板桩采用拉森IV钢板桩支护,设置1道圈梁内支撑,圈梁采用45a工字钢,内支撑 采用ø529×8mm,基坑抽水采用先支后抽水方式进行。 钢板桩采用IV型拉森钢板桩,钢板桩之间采用HW250*250*11*11围檩进行连接,围檩与每根钢 板桩之间空隙须采用混凝土进行填充,转角必须设置专用构件。
13
三、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3.1-1、放坡开挖
放坡开挖示意图
14
三、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3.1-1、放坡开挖
相关施工注意措施: ⑴保证纵坡稳定的措施 纵向采用人工修坡。若纵向坡放置时间较长时,在坡面上浇捣100mm厚C15砼保护层或用塑料
布/防水毡布等将纵坡整体覆盖,必要时在坡角及易滑移位置打入一定数量的锚杆,以防纵向滑坡 。
22#
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 岩
全风化花岗岩
<11>1-1、 <11>-2、 <11>-3
250-1000
0.5m
都巡特大桥
跨斗尾疏港特大桥 跨斗尾疏港特大桥
5
45#
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 岩、弱风化花岗岩
全风化花岗岩
<11>1-1、 <11>-2、 <11>-3
250-1000
14#
粉质粘土、全风化花岗岩及 粉质粘土、
6
一、工程概况
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FX-5标段地理位置图
7
二、工程概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