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阿阿胶建个标准化养驴示范基地

东阿阿胶建个标准化养驴示范基地

.
东阿阿胶建13个标准化养驴示范基地最近,在距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0余公里的巴林左旗林东镇,几头毛驴得到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从此,它们成为了有“身份”的驴。

而远在山东、云南等10多个地区的“驴兄驴妹们”,也将很快有名有姓。

它们的“身份证”是一块电子芯片,是山东东阿阿胶(42.60,0.45,1.07%)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阿阿胶”)为建立全过程监控的质量管控体系而采用的一项新型技术,利用这块芯片的电子标签和二维条码技术,再通过计算机网络,就可以使“驴的一生”跃然眼底。

东阿阿胶副总经理李世忠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该工程的运作是首先建立一个东阿阿胶产品生命周期溯源平台,并为每一头毛驴植入电子芯片,通过标识编码、标识佩戴、身份识别、信息录入与传输、数据分析和查询,实现从毛驴的出生、饲养到繁育、防疫的全程记录。

“使用这项技术,可以从源头上入手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有关驴的所有相关信息都可以在这个溯源平台上显示。

消费者通过短信、网络、电话等,可适时查询每盒产品的质量信息。

”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认为,“从历史上到现在,阿胶生产企业最大的风险和危机就是原料,驴皮——成为决定阿胶这一具有3000年历史的传统行业兴衰存亡的关键所在。


因此,从2002年起,东阿阿胶就开始打造全产业链建设,提升原料的质量标准化。

“我们已经先后投资2亿多元,在山东、辽宁、新疆、内蒙古等地建立了13个标准化养驴示范基地,成为阿胶行业内唯一一个在做养驴基地建设的企业。

”李世忠介绍说,到了2020年,东阿阿胶计划在国内建设20个养殖基地,保障原料的稳定供应。

与此同时,东阿阿胶还确立了“国内国外两步走”的战略,加大从埃及、秘鲁、墨西哥、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等国进口驴皮的力度。

“我们的规划是,来自基地的和进口的驴皮将各占公司总用量的35%,控制全国90%的驴皮资源。

”李世忠说。

为了打造溯源平台,东阿阿胶的投入已超过千万元。

“这个投入是值得的,它将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的信心。

”李世忠认为,阿胶的制作必将从传统产业走向现代化。

构建全产业链掌控型的企业模式,将是阿胶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优势。

“今年上半年,我们通过乌驴活体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并计划在下半年开展设备配置和芯片推广应用工作,首先拟在乌驴原产区的无棣、乐陵和乌驴扩繁区内蒙古巴林左旗基地实施第一阶段的小规模应用推广,未来逐步向其他区域基地复制。

”李世忠说,竞争对手可以模仿一个产品、一种营销模式,却不能模仿整个产业链。

“当东阿阿胶所有原材料和产品都有了‘电子身份证’,无异于在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布下了严格监控的‘天网’,质量安全在标准化监控下万无一失。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