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论文口语交际的方法

课题论文口语交际的方法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方法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最有效的外在因素。

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展示实物。

利用实物形象、直观的特点吸引学生注意力,把学生带到口语交际的情境中。

2 、利用媒体。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多媒体的运用极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绕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说话训练中去。

3 、借助插图。

利用图画能唤起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

4 、延伸教材。

学生对内容有趣,情节生动的课文尤为感兴趣。

利用这些课文进行扩写、续写、改写、复述或表演等练习,可让学生在想一想、议一议、评一评的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相互取长补短,从中体验说话的成功与喜悦。

5 、结合作文教学。

要想“写”好,先得“说”好。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既要“重写”也不能“轻说”。

比如在讲评作文这一环节上,我们既可就一个字的使用谈看法、也可对全篇展开评论,还可就一些问题向作者质疑,要求当场回答。

这样,学生的“听”、“说”兴趣才能被调动起来了,使课堂出现百家争鸣的热闹景象。

6 、模拟社会生活。

这是众多教师常用的一种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的有效方式。

再现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的情境中观察、说明,可增强学生体验、激发思维和口头表达的的欲望。

7 、通过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时要注意课内外沟通,尽可能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空间,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用,学用结合。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在具体生活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的锻炼。

(1) 、班级活动。

具体可把一些班级事务交给学生自己去办。

如:向总务处、大队部联系汇报工作;组织安排演讲及文体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轮流主持每周一次的班队会;学生间问题的调解;争求领导和任课教师对班级工作学习的意见等等。

(2) 、课外活动。

如:游戏、各类竞赛、手工制作等。

(3) 、社会活动。

具体类型有:A、考察活动。

如组织学生去附近的企事业单位参观,就来河污染问题向附近居民调查等。

B、访问活动。

如向公司董事长,科技领先者等社会成功人士访问等。

C、服务活动。

如到附近商场中帮售货员为顾客介绍产品,到车站当服务员为旅客服务等。

D、联欢活动。

如到敬老院慰问,和部队军人搞联欢,与其他学校小朋友结对联盟等。

E、旅游活动。

如到田野,到果园,游家乡的名山名水等。

8 、捕捉具体生活情境。

这里更多的是指善于捕捉那些生活细节,在课堂呈现出来,成为同学们开展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如班里来了新同学,师生着了异装,有同学违反了学校纪律或受伤……教师如能善于捕捉这些真实情境,不仅可以丰富口语交际练习的内容,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还能将这种交际的练习延伸到家庭、社会,延伸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真正做到口语交际的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沙河井小学2009年10月28日创设口语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交际兴趣沙河井小学课题研究小组杨智琴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

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在语言交流中,具有口语交际能力。

新修订小语教学大纲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笔者认为,激发学生交际兴趣的关键是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口语交际的乐趣。

一、从游戏入手,激发交际兴趣把学生带入游戏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说话的欲望,调动起学生说话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说话效率。

像带领学生做《吹泡泡》的游戏,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动口吹,学生被一个个泡泡吸引了,教师让他们说游戏过程时个个跃跃欲试,而且用了不同的词描述了泡泡的样子,泡泡怎样飘舞,如:五颜六色、五光十色、花花绿绿、彩色、圆圆的、又大又圆、像彩色气球、像透明的大玻璃球、像个大彩球、慢悠悠地瓢、轻轻地飘、慢慢地飘。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在这一次次游戏活动中逐步得到发展。

二、丰富教材内容情境,激发交际兴趣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更重要的是要丰富教材内容,充实教材内容,才能满足生与生,师与生双向互动交流的需要。

例如第三册课文《水乡歌》,这是一篇优美的诗歌,主要介绍了江南水乡的“三多”即水多、船多、歌多。

教师在让学生理解文意,朗读课文之后,就觉得没有可以利用的了。

其实不然,我教学这篇课文时就进行了这样的延伸:“小朋友们,如果你是一个水乡人,你怎样向来这儿的游客介绍水乡呢?”一时间,学生兴味盎然,纷纷要求扮演“讲解员”,我趁机让学生进行讨论,适时地进行指导,然后让学生逐个上讲台介绍,学生积极性高涨。

三、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等于一体,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诸多方便。

口语交际要充分利用它,将生动、鲜活的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十分感兴趣。

如观看音像作品,让学生表演精彩片段;听广播节目,让学生发表感兴趣话题的观点,还可以模仿各种媒体的语言形式,让学生亲自当一次小小主持人进行采访,当一次小小嘉宾接受采访,着正是所谓的让学生在“玩”中说,使其“情动而辞发”,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组织评说、辩说,激发交际兴趣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喜欢争辩而往往观点模糊、词不达意,我就抓住他们这种争强好胜、急于表达的心理,有意识指导他们评说、辩论。

如学生朗读后,就请其他同学作出评价,按我给的要求说:“某某同学读得怎么样?好在哪,不好在哪,该怎么读?”让学生先总评后分评。

我常常根据班上、学校出现的现象,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要求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和看到的现象说出来,并尽量做到让别人一听就明白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教会学生客观评价,遇事要有自己的观点。

五、借助生活实践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问题是把握好时机,为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和氛围。

平时我对学生的汇报,总是不厌其烦地听并充分利用晨会让学生发布自己看到或听到的新闻、小常识、小笑话,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和不良现象,为每一个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学生之间可针对某一问题发表观观点,有则多说,无则少说、不说,想说就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学生没有压力,兴趣很浓。

总之,口语交际中,教师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勾起话题,点拨引导,放手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实践,形成有效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不断拓展学习的空间,加强学习的合作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落实,有力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沙河井小学2009年12月20日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沙河井小学课题研究小组李顺万“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口语交际同样如此,每次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都是通过具体情境的描绘、直观的显示、展现意境,参与活动、强化感知,让学生觉得口语交际课是轻松的、自主的,促使学生有表现欲,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在实实在在的场合里与对方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体会到交际的需要,乐意投入,主动参与。

口语交际和听话说话的主要区别是口语交际比听话说话更加注重语言实践的环境。

而构建口语交际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表达的欲望,有利于儿童在各种角色转换中合理、得体地表达情感。

1、表演: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充当角色演一演,利用表演的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产生不说不快之感。

如口语交际活动《买文具》,老师根据孩子们自身的体验,创设了多种情境,让他们各自选扮角色,购物者根据售货员的年龄、性别等选择相宜的称呼,根据场景选择付款的方式:有的直接付款,一手交钱,一手接物;有的先去收银台开票,再凭票购物……整个演练过程,师生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尊重个体在交际情境中的发展,及时作出评价,激发每一个学生创造性交际的欲望和热情,学生在大胆又积极的表演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的练说只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次提高口语能力的机会,而上台表演,则是让学生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是一项最高的口语交际要求。

毕竟口语交际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要求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学以致用,表演作为情境深入的一种手段,就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当然,在表演之前,我提出了“体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这十二字方针要求,并要求做“小观众”的学生作为小评委来评头论足一番。

场面的热闹可想而知,可在激烈的评议过程中,我们又可以从中感受到由练说到表演的一次飞跃。

2、采访:模仿记者采访,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和他人交往的欲望。

如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我安排一名学生当记者,自主选择采访的对象,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

得到记者的采访是件十分荣耀的事,这时学生的交际情绪十分高涨,在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家的过程中完成了口语交际训练,效果也不错。

3、画画:画画是孩子宣泄、表达的一种手段,而低年级学生对于画画是情有独衷。

抓住这个特点,我觉得与美术学科握手、动手画一画,再把画画的内容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也不失为一种训练口语交际的好办法。

如我让学生画一幅自己喜爱的画,并请学生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画的是什么内容,画的画是什么意思。

画得好的、说得好的就贴在后边黑板报中的“硕果累累”园地,这样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张扬了孩子的个性。

沙河井小学2009年10月30日浅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兴趣是创造的火花。

”儿童的兴趣主要不是来自活动结果或事物意义(即间接兴趣),而是来自活动本身与活动过程(即直接兴趣)。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我们教师更要顺应儿童心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创设生动有趣、符合低年级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情境,给学生营造生动有趣、逼真现实的口语交际的氛围,以激发学生的说话欲望,然后再把课堂上所学的、所进行的口语交际向课外更广阔的空间延伸与拓展。

一、创设联系实际的生活情境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丰富多采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

教师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并结合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练习,营造口语交际的生活情境。

如教学《我该怎么办》,分成学习小组,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别扮演父母、孩子、同学等角色,表演劝说父母的过程。

说服“父母”后,请“父母”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口语交际。

二、创设形式多样的活动情境1、做一做。

即让学生动手操作,根据操作过程和结果说话。

比如《我会拼图》一课,学生用图形排出各种动物,随后说上一句话或一段话。

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动口。

学生想说、爱说,常常是一发而不可收。

2、玩一玩。

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在说中玩,在玩中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