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肉系统 检查技术
图示为腰椎体层片
A
B
C
图示为膝关节空气造影 A造影前平片;B、C分别为膝关节造影正、侧位片
图示为膝关 节碘油造影
关节造影检查能清晰显示 关节囊的形态、大小、位 置
下 肢 动 脉 血 管 造 影
双 下 肢 静 脉 造 影
脊髓造影
正位
侧位
双斜位
骨骼系统
影像观察与分析 X线平片
(一)骨骼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
肾排泄钙磷增多、碱性磷酸酶活跃
钙盐沉积不足
佝偻病 骨软化症
骨质软化(佝偻病活动期)
骨密度减
低,骨小
梁及骨皮 质边缘模 糊;骨骼 变形
骨质软化
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及
骨皮质边缘模糊;股骨弯 曲变形,假骨折线(↑)
骨质软化
骨骼系统
骨质疏松与骨质软化示意图:
正常
骨质疏松
骨质软化
骨骼系统
3.骨质破坏(destruction of bone)
❖ 骨龄是判断骨骼发育的参考资料之一,但应用时应 考虑种族、地区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
骨 龄 示 意 图
不同年龄手骨 龄示意图
A.新生儿;B.3月;C.6月 D.1岁;E.2岁;F.3岁 G.4岁;H.5岁;I.6岁 J.7岁;K.8岁;L.9岁 M.10岁;N.12岁;O.15岁 P.17岁;Q.18岁
增高) ④原因:骨的血液供应中断、炎症、骨折后等。
骨质坏死(死骨)
化脓性骨髓炎,见大块 死骨,密度增高(↑)
骨质坏死(死骨)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 质增生硬化,并脓腔内 条状死骨(↑)
骨质坏死
骨质坏死
右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 碎裂,密度增高
骨 质 坏 死
右侧股骨头缺 血性坏死,股 骨头变扁,密 度增高,股骨 颈变短、增粗
③ X线表现:细线状、层状、花边状、针状、 Codman三角。
④ 原因:炎症、肿瘤、外伤、骨膜下出血等。
骨膜增生
早期骨膜增生呈细线状, 与骨皮质平行,其间有一 透亮间隙
骨膜增生(层状)
骨膜增生(葱皮状)
骨膜增生(层状)
骨膜增生(葱皮状,已 与骨干融合)
骨膜增生(花边状)
Codman 三角
A
废用性骨质疏松
B A为固定手术前,显示骨 密度正常,B为固定手术 后,骨质密度减低,皮质 变薄
A
B
骨质疏松
A为正常对照,B为 骨质疏松,显示骨 密度普遍减低,骨 皮质变薄,骨小梁 减少、间隙增宽
骨质疏松
骨密度普遍减低,骨 皮质变薄,骨小梁减 少、间隙增宽
骨质疏松(老年性)
椎体内结构消失,呈鱼椎样 改变,并压缩骨折(↑)
二次骨化中心 临时钙化带
骨干
骺软骨
骺板(线) 干骺端
骨骺 二次骨化中心
骨骺板 临时钙化带
干骺小 儿 膝 关 节
显示小儿长骨骨骺、二次骨化中心、骺板、干骺端和骨干
骨骼系统
(2)骨龄(bone age) 定义: 二次骨化中心出现 骺与干骺端完全结合
的年龄
❖ 检测骨龄是为了了解被检查者实际骨发育的年龄, 并与正常儿童骨龄标准相比。
骨骼系统
8.矿物质沉积 铅、磷、铋---人体---干骺端---横行致密带
成骨活跃,骨量增加;破坏骨增加致疏松、软化
氟---
与人体骨基质中的钙结合---氟骨症
9.骨骼变形 骨骼形态大小的改变
10.周围软组织病变 软组织肿胀、软组织肿块、软组织萎缩、 骨化性肌炎
氟骨症
成骨活跃,骨量增加;骨疏松 、软化
骨骼变形 (软骨发育不良)
骨骼变形(先天畸形)
骨骼变形
左侧胫骨中段骨质破坏, 骨质增生,骨干增粗
骨骼变形
脊椎呈“S”形侧弯畸形
软组织肿胀
左小腿弥漫性水肿
软组织肿块
软组织内骨化(骨化性肌炎)
软组织肿胀, 内见多发钙化
小腿软组织肿 胀,内见多发 钙化
骨骼系统
CT影像观察与分析
很好地观察小梁、骨皮质、椎管、及软组织
胎 儿 骨 骼
小儿骨盆
小 儿 长 骨
小儿长骨
小儿足
小儿手
5 岁小儿,骨龄 延迟,手骨畸形
骨骼系统
(3)成年骨骼 外形与小儿骨骼相似,但骨发育完
全。骺与干骺端结合,骺板消失,只有 骨干和由松质骨构成的骨端。骨端构成 骨性关界面,表面覆盖关节软骨。
正常长骨
正常手腕
正 常 足
正常骨盆
二、 CT检查
肌骨关节系统疾病首选常规X线检查,CT应用于: X线诊断有疑难的病例 解剖结构较复杂的部位
检查方法有
平扫: 层厚5mm-10mm;窗位400;窗宽500 增强: 明确范围;观察血供;判断性质 造影: 脊髓造影CT
正常长骨照片
图示为胫腓骨中下 段正侧位,照片包 括踝关节
X线检查方法:体层摄影
人体骨可分为四种: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1. 骨的结构与发育
(1)骨的结构: 密质骨:哈氏系统组成 松质骨:海绵状骨小梁
扁骨 长骨 长骨
不规则骨 扁骨 短骨
短骨
正
常
短管状骨
短
骨
、
不
规
则
骨
不规则骨
扁 骨
正 常 骨 盆
骨小梁
正常长骨
密质骨 骨髓腔
骨的结构
未成年肱骨 近端表面
颅盖骨的切面
成年肱骨近 端前面观
骨肉瘤,肿瘤刺激骨 膜反应增生。随肿瘤 发展,肿瘤组织突破 骨皮质,掀起并破坏 增生的骨膜,使残留 的骨膜增生与骨之间 呈一三角
骨骼系统
6.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定义:肿瘤软骨内、骨坏死组织内、
软骨退行性变内钙的沉着。 X线表现:颗粒状、小环状无结构的致
密影。
骨软骨瘤,软骨钙化(高 密度部分为钙化↑)
观察小梁、骨皮质、 椎管、及软组织
平扫
CT与平 片比较
增强
CT比常规X线更 易于显示骨质破 坏、软组织病变 (肿胀或脓肿)
CT与平片比较
CT比常规X线更易 于显示骨质破坏
骨骼系统
(二)骨骼系统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1.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① 定义:骨的质不变,量减少 ② 组织学变化
a.骨皮质变薄 b.哈氏管扩大 c.骨小梁减少
骨关节系统
骨密度减低; 骨小梁变细,间隙增宽; ③ X线表现 骨皮质分层和变薄; 椎体内结构呈纵行条纹,严重时结构 消失,呈鱼椎样改变,可并压缩骨折 ④ 原因: a.老年、代谢性、内分泌等---普遍性 b.骨折后、感染后等---局限性
骨皮质增厚、致密,骨小梁增粗、增多、密 集。或皮质、松质骨呈均匀致密的象牙质样
④ 原因:慢性炎症、外伤、肿瘤等---局限性
甲低、氟中毒等---普遍性
骨质增生硬化
股骨中下段密度增高,皮 质增厚,髓腔变窄、消失
骨质增生硬化
股骨中下段密度增高, 皮质增厚,髓腔消失
骨质增生硬化
股骨中下段 密度增高、 增粗,皮质 增厚,髓腔 变窄、消失
① 定义:局部骨组织被病理组织所代替 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
②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 疏或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质结构 皮质破坏早期---筛孔状, 皮质表层---虫蚀状
③ 原因---炎症、肉芽肿、肿瘤或瘤样病变
骨质破坏
腓骨下段骨质破坏,骨皮质消失
骨质破坏
左侧肱骨上端骨质膨胀, 骨皮质变薄、部分消失, 骨内结构消失
骨骼系统
3. 脊柱
椎体 脊椎(vertebra)
椎弓
组成
(颈1椎体 例外)
椎弓根 椎板 棘突 横突 关节突
纤维软骨板
椎间盘
髓核
(intervertebral
disc)
纤维环
椎间隙(X线平片上) (intervertebral space)
正常颈椎正位
正 常 颈 椎 侧 位
生 理 弯 曲 为 向 前 凸
骨质破坏
右侧胫骨上端外侧部骨 质破坏,皮质、松质骨 均被累及
骨质破坏
股骨下段前侧骨 皮质局限性缺损
右股骨中段外侧部筛 孔状骨质破坏
骨质破坏(化脓性骨 髓炎片状破坏)
骨骼系统
4.骨质增生硬化(Hyperostosis osteosclerosis) ① 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 ② 组织学变化: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 ③ X线表现:骨质密度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
软骨内钙化
左侧股骨近端内侧膨大,其内 见斑点状、小环状钙化
关节半月板钙化
图示左侧膝关节内侧半月 板退变后钙化(↑)
骨梗死
双侧股骨下段、胫骨上段 骨梗死、髓内斑片状钙化
骨骼系统
7.骨质坏死(necrosis of bone) ①定义: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
死骨(sequestrum)。 ②组织学变化:骨细胞死亡、消失和骨髓液化、萎缩 ③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绝对增高和相对
C.骨膜发生,血管进入
D.进一步骨化;破骨细胞与骨的改建
膜 性 骨 发 生 简 图
软骨化骨示意图
骨骼系统
骨的生长
❖ 骨骼在发育、生长过程中不断增大(增长、变粗), 同时根据生理功能的需要,通过破骨细胞的骨质吸收 活动而改建、塑形。骨吸收的过程称为破骨
❖ 骨髓腔的形成是由破坏完成的 ❖ 骨的发育、发展过程就是成骨和破坏过程
正常颈椎斜位
斜位片可 清楚显示 椎间孔情 况
正常胸椎
正常胸椎
正常胸椎生理弯曲 为向后凸,以胸7 椎体为明显
正常腰椎
生理弯曲向 前凸,以腰4 椎体明显
正常腰椎斜位片
显示椎弓根、 椎弓峡部、椎 间小关节
小儿颈椎
小儿腰椎
4. 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