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word)高中化学选修4期末测试卷.doc
(完整word)高中化学选修4期末测试卷.doc
C.c(H+)=10-12mol·L-1的溶液:K+、Ba2+、Cl-、Br-
D.碳酸氢钠溶液:K+、SO42-、Cl-、H+
8.关于铅蓄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放电时,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Pb(s) +SO
2—
—
4
(aq)= PbSO (s) +2e
4
B.在放电时,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铅板
C.在充电时,电池中硫酸的浓度不断变小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第II卷(46分)
三、填空(共20分)
17(10分)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
2
(g)
2NO (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
2
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3分,共30分)
1.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
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
4.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g)+B2(g)2AB(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AB
B.体系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B2
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D.在充电时,阳极发生的反应是
4
—
42—
PbSO (s)+2e
= Pb(s)+ SO
(aq)
9.25℃时,在NH4+的浓度均为1mol·L-1的( N H4)2
S O4
、(NH4)2CO3、( N H4)2F e ( S O4)2的溶液
中,测得三种物质的浓度分别为a、b、c(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BCD
3.已知反应3A(g)+B(g)C(s)+4D(g)+Q,右图
中a、b表示一定条件下,D的体积分数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若
要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增大B的浓度②
升高反应温度③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加压)④加入催化剂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少,应采取
A.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B.通入少量氯化氢气体
C.提高温度D.加入少量纯醋酸
13.一种一元强酸HA溶液中加入一种碱MOH反应后,溶液呈中性,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为弱碱,则需加入的碱过量B.混合前酸与碱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C.生成的盐不发生水解D.反应溶液中c(A-)、c(M+)相等
MnO2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 = 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1
C.0.2 mol 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 = 1
D.pH = 3的醋酸溶液,与pH = 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 7
第3页 共6页
卷I答题卡:
高二理科化学选修四期末考试题
说明:
1.全卷共6页,考试时间为
90分钟,答案请做在卷
I答题卡和第II卷上。
2.可能需要的原子量:H-1 C-12 O-16
N-14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K-39 Fe-56
Zn-65
Cu-64
Ag—108
第I卷(4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仅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B.由H2(g)、I2(g)、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第1页 共6页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
—
+
A.HCOOH+H
2
O
HCOO
11.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2页 共6页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12.在室温下,100ml 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其溶液的pH值减小,但又要使醋酸电离程度减
14.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15.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SO
通入酸性KMnO
4
溶液中
证明SO具有氧化性
2
2
B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
C
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
D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A.a>b>cB.c>a>bC.b>a>cD.a >c>b
10.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C(s) + O2(g)
=CO2(g)
△H1=–393.5 kJ/mol
1
(g)
=H2O(l)
△H2=–285.8 kJ/mol
(2)H2(g) +O2
2
(3)CH3COOH(l) +2O
2(g)=2CO2(g) + 2H2O(l)
+ H
3
O
2
2
HCO
3
+ H
B.CO
+H O
2
—
—
+ OH
—
—
2—
+ H3O
+
C.CO3
+ H2O
HCO3
D.HS
+ H2O
S
7.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
△H3=–870.3kJ/mol
可以计算出2C(s) + 2H2(g)+ 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A. △H=244.1kJ/molB. △H=-488.3kJ/mol
C. △H=-996.6kJ/molD. △H=996.6kJ/mol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二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