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纲要2018版题库 第一章

纲要2018版题库 第一章

上篇综述及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两次鸦片战争后,按当时清朝的行政区划,开放口岸最多的行省是( B )。

A.广东省B.福建省C.浙江省D.江苏省2.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实行野蛮大屠杀的地点是( C )。

A.九连城B.花园口C.旅顺D.大连3.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成立的对天津实行殖民统治的机构是( C )。

A. 联军司令部B. 占领委员会C.都统衙门D.联军委员会4.辛亥革命前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主要是利用了( D )。

A.边疆地区民族分裂势力猖獗B.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进行卖国C.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D.中国政局动荡,中央集权削弱5.“西学东渐”逐步向前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被打破B.西方思想的传人C.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兴起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6. 1900年春,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招抚"政策,实际目的是( B )。

A.招安诱降B.控制利用C.镇压剿灭D.任其发展7.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B )。

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8.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C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9.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C )。

A.日本侵略军B.俄国侵略军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10.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D )。

A.手工业B.农业经济C.工业D.小农经济11.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标志是( B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洋务运动 D.中华民国建立12.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 A )。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13.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B )。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4.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 C )。

A.列强之间的矛盾B.中国的实力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义和团运动15.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16.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C )。

A.主权不完整B.领土被割占C.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小农经济开始瓦解17.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D )。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天津条约》的签订C.《北京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18.在下列不平等条件中,含有强迫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这一内容的是( C )。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19.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D )。

A.清朝军备落后B.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C.道光帝犹豫不决D.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朽20.下列哪一个条约并非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定的? ( C )。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北京条约》D.《黄埔条约》21.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自己的( D )。

A.商品市场B.原料产地C.劳动力市场D.殖民地22.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 A )。

A.先于中国资产阶级 B.晚于中国资产阶级C.同时于中国资产阶级 D.几乎同时于中国资产阶级2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C )。

A.是完全对立、坚决反对的B.是完全依赖、坚决追随的C.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D.只反对本国封建主义,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24.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主要出发点是( C )。

A.反对贪官污吏B.发展资本主义C.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D.争取民主25.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的英国人是( B )。

A.普鲁斯B.赫德C.金登干D.李提摩太26.在中法战争期间指挥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爱国将领是( C )。

A.关天培B.陈化成C.冯子材D.邓世昌27.在甲午战争中英勇殉国的爱国将领是( C )。

A.关天培B.陈化成C.邓世昌D.海龄28.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出自哪一篇著作?( B )。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夷情备采》D.《筹海篇》29.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C )。

A.中国第一次被英国战败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30. 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突出反映了当时社会最主要矛盾是:( A )。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B.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的矛盾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D.农民阶级与教会势力的矛盾31.近代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是在( B )。

A.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C.甲午战争以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32.规定割让香港岛的是( A )。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天津条约》D.《北京条约》33.以下哪个是外国侵略者控制中国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B )。

A.赔款B.把持中国海关C.制造舆论D.进行宗教宣传34.近代史上外国在中国( A )建立了第一块租界地。

A.上海B.广州C.福州D.宁波35.规定在中国通商口岸可以投资设厂的条约是( C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36.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某些变化,出现了( D )。

A.官僚买办资本家B.农民阶级C.民族资本家D.官僚地主和城居地主37.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的事件是( A )。

A.义和团运动B.戊戌维新C.太平天国运动D.辛亥革命38.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和瓜分的图谋达到高潮是在( C )。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39.中日甲午战争中,在平壤战役中牺牲的清军爱国将领是( A )。

A.左宝贵B.邓世昌C.徐邦道D.丁汝昌40.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在( B )。

A.洋务运动以后B.甲午战争以后C.中法战争以后D.“公车上书”以后41.外国侵略者火烧圆明园事件是发生在( B )中。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入侵中国42.下列通商口岸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B )。

A.南京、天津、淡水、苏州B.上海、汉口、天津、重庆C.厦门、天津、沙市、琼州D.广州、杭州、天津、九江43.中法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最深刻地表明了:( D )。

A.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在中国行不通B.中华民族富有反抗精神,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C.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D.要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必须进行反封建斗争44.下列有关林则徐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D )。

A.是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政治家B.是领导禁烟的民族英雄C.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D.“师夷长技”是为了维护人民利益45.《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 A )。

A.开阔了人们的眼界B.指明救国救民的道路C.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D.传播了西方的政治思想4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既是帮凶,又是单独作案凶犯”的国家是( C )。

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47. 英国的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大国”的梦幻中凉醒,一股新思潮萌发了。

这一新思潮的核心是(A )。

A.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B.同西方展开“商战”保护本国权益C.引进西方技术兴办近代工业D.效法西方的君主立宪政治48.下列英国攫取的在华权益,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取得的是( C )。

A.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B.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C.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并拥有居住权D.英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49. 右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照片。

法国佳士得公司于2009年2月25日将这两件文物公开拍卖,引起中国人民的愤慨。

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B )。

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50.商务印书馆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族企业,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 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

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有分馆。

其创建的主要背景是( C )。

A.“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提出B.洋务运动的产物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辛亥革命的推动51.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 D )。

A.对华贸易合法化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52.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催。

……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诗人描述的事件( A )。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53.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它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 C )。

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B.自然经济迅速崩溃C.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54.麦克纳尔评价慈禧太后在镇南关大捷后的态度是“不管她的英勇的部队在帝国边境上所取得的胜利,而只是想起她带到家里来的不愉快的庞大的战争消费,只是想起好些使她自己不舒服的事情。

因此,……她比过去更加急迫的要立刻签订和批准这个条约。

”这反映出慈禧“乘胜即收”的根本原因在于( C )。

A .害怕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力量壮大B. 贪财、不想赔偿外国的军费C. 害怕战争会削弱自己的统治力量D. 认为中国不能战胜西方列强55.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

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 )。

A.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独立的道路C.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D.奠定了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56. 山西太原县清代举人刘大鹏(1857—1943年)所著的《退想斋日记》记载:“倭夷入寇,我军征剿不力,望风溃退,爵相一意立和。

”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C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7.《马关条约》最能体现列强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的内容是( D )。

A.赔款数额巨大B.增开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C.开辟运输新航线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58. 对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想的时代特点分析,比较是全面的是( B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