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1节第2课时分离定律的相关规律方法和解题思路一、选择题1.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假说的最重要的证据是()A.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B.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D.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子代只表现显性性状解析:选C孟德尔验证分离定律的假说所用的实验是测交,即F1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产生后代的显、隐性数量之比为1∶1。
2.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的花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的花粉遇碘呈红褐色。
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解析:选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C项直接证明F1能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3.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F1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让F1黑斑蛇之间进行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C.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D.F2中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解析:选A据F1黑斑蛇交配后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可知,蛇的黑斑为显性性状。
F1黑斑蛇和亲代黑斑蛇均为杂合子,而F2黑斑蛇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4.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那么这对夫妇再生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为双眼皮的概率是( )A .1/4B .3/4C .1/16D .9/16解析:选D 该夫妇均为双眼皮,能生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可推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且该夫妇都为杂合子(设为Aa),双眼皮孩子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或Aa ,这两种遗传因子组成为互斥事件,AA 出现的概率为1/4,Aa 出现的概率为1/2,则双眼皮孩子出现的概率为1/4+1/2=3/4,两个孩子中每个孩子为双眼皮的概率为3/4,这是两个独立事件,应用乘法原理计算,为3/4×3/4=9/16。
5.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性,现用红果与黄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计算,其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出现的比例是( )A .1∶0或1∶1B .1∶0或1∶2∶1C .1∶2∶1或1∶1D .1∶1∶1∶1解析:选A 红果可为纯合子,也可为杂合子,若为纯合子,则子代全为红果;若为杂合子,则子代为红果和黄果,比例为1∶1。
6.水稻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
现以杂合抗病水稻(Tt)为亲本,连续自交3代,子三代中杂合抗病水稻所占比例及每次自交后均除去不抗病水稻再自交后纯合抗病水稻所占比例分别是( )A .1/4,7/16B .1/4,7/9C .1/8,7/9D .1/8,1/16解析:选C 根据分离定律知,杂合子(Tt)自交,子一代(F 1)为1TT ∶2Tt ∶1tt ,Tt 的比例为1/2(无被淘汰个体),连续多代自交后,各基因型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自交n 代⎩⎪⎨⎪⎧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n纯合子TT +tt 所占比例为:1-12n ,其中TT 和tt 各占12×⎝ ⎛⎭⎪⎫1-12n(2)当tt 被淘汰后,纯合子(TT)所占比例为:TT TT+Tt =12×⎝⎛⎭⎪⎫1-12n12×⎝⎛⎭⎪⎫1-12n+12n=2n-12n+1杂合子(Tt)所占比例为:TtTT+Tt=1-2n-12n+1=22n+1。
7.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病(a)为显性。
下图是一个白化病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则图中Ⅰ1、Ⅰ3的遗传因子组成和Ⅲ1为白化病患者的概率分别为()A.AA、Aa和1/16 B.Aa、Aa和1/9C.Aa、AA和1/4 D.Aa、Aa和1/64解析:选BⅠ代四个个体全部正常,Ⅱ1和Ⅱ4为患者,推出Ⅰ1、Ⅰ2、Ⅰ3、Ⅰ4的遗传因子组成都是Aa,Ⅱ2、Ⅱ3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3AA、2/3Aa,Ⅲ1为患者的概率为2/3×2/3×1/4=1/9。
8.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依次占25%、50%和25%。
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遗传因子组成个体的数量比为()A.3∶3∶1 B.4∶4∶1C.1∶2∶0 D.1∶2∶1解析:选B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就是AA、Aa这两种基因型的雌雄个体间的交配,AA占1/3、Aa占2/3,用棋盘法表示如下:产生雌雄配子的概率2/3A 1/3a2/3A 4/9AA 2/9Aa1/3a 2/9Aa 1/9aa∶1。
9.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①黄鼠×黑鼠→黄2 378∶黑2 398;②黄鼠×黄鼠→黄2 396∶黑1 235。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①能判断小鼠皮毛的显隐性B.实验②中黄鼠很可能是杂合子C.实验②中亲本小鼠均不是纯合子D.纯合的黄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解析:选A实验②中黄鼠亲代产生黑色子代,说明黄色为显性,黑色为隐性,亲代均为杂合子,子代正常比例应为3∶1,但实际为2∶1,说明纯合的黄色小鼠可能在胚胎期死亡。
10.某种两性花的植物,可以通过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繁殖后代。
在25 ℃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都开红花,基因型为aa的植株开白花,但在30 ℃的条件下,各种基因型的植株均开白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植株花色不同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的性状B.若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最简单可行的方法是在25 ℃条件下进行杂交实验C.在25 ℃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红花植株D.在30 ℃的条件下生长的白花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在25 ℃条件下生长可能会出现红花植株解析:选B在25 ℃条件下,基因型所决定的表现型能够真实地得到反映,因此,要探究一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需要在25 ℃条件下进行实验,但杂交实验操作复杂、工作量大,最简单的方法是进行自交。
11.若一对杂合黑毛动物一胎的前三只子代都是黑色,则第四只子代的颜色是()A.一定是白色B.是黑色的可能性大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D.白色和黑色的可能性一样大解析:选B一对杂合子的黑色豚鼠交配,产生的后代表现型有黑色和白色,理论比例为3∶1。
现产生4个子代个体,由于数目少,与理论比例的误差大,所以它们的表现型及比例有多种可能:可以全是黑色、可以3黑∶1白、可以2黑∶2白、可以1黑∶3白、也可以全是白色,但黑色的概率为34,最可能出现。
12.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甲,要确定甲的基因型,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B.让甲与另一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都表现高茎,则甲为纯合子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的出现,则甲为杂合子D.让甲与另一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茎与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解析:选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是测交,子代若有矮茎出现,说明甲为杂合子,A正确;让甲与另一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都表现高茎,则甲为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而另一株高茎豌豆可能是纯合体,B错误;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的出现,说明出现性状分离,则甲豌豆是杂合子,C正确;让甲与另一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D正确。
二、非选择题13.(2018·濮阳质检)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
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
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是____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__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A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白花为隐性性状。
依据C组不能作出判断,因为若亲代全为显性纯合子或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后代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2)B组亲本中的任一株红花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因此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B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F1中5红花∶1白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为显性基因∶隐性基因=5∶1。
如果设显性基因为R,则RR∶Rr=2∶1。
(4)第二组的情况与第一组不同,第一组类似于群体调查结果,第二组为两亲本杂交情况,由D组可判定为测交类型,亲本一个为杂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子;再根据E组可判定紫茎亲本为隐性纯合子。
(5)杂合子自交,后代将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答案:(1)白花A(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3)2∶1(4)紫茎D和E(5)绿茎∶紫茎=3∶114.在一些性状遗传中,具有某种遗传因子组成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
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数量比为2∶1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数量比为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遗传因子用A表示,隐性遗传因子用a表示):(1)黄色鼠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黑色鼠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解析:根据B组中黄色鼠的后代出现黑色鼠可知,B组亲本黄色个体为杂合子(Aa),且黄色对黑色为显性,黑色个体都是隐性纯合子(aa)。
由B组亲本黄色个体为杂合子(Aa)可知,其后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为1AA(黄色)∶2Aa(黄色)∶1aa(黑色),AA个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死亡,则存活的黄色鼠遗传因子组成为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