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复习题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人类的家园是指我们的()
A家庭B家乡C祖国D地球
2.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它在
A. 赤道
B. 30º纬线圈
C. 60º纬线圈
D. 90º纬线圈
3.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B.纬线长度都相等
C.地球仪上经线有360条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A.180°
B.0°
C.160°E
D.20°W
5.下列地点中,位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A.19°W,10°S
B.5°W,40°S
C.160°W,30°N
D.140°W,35°S
6.地球的平均半径长度为:
A.6357干米
B.6371干米
C.6378千米
D.6360千米
7.赤道是:
A.0°经线
B.90°纬线
C.南北半球分界线
D.东西半球分界线
8.人类首次实现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麦哲伦
C.库克
D.郑和
9.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周期
B.方向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10.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边界是: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11.北半球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是:
A.6月22日前后
B.12月22日前后
C.3月21日前后
D.9月23日前后
12.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区冷热不同,最直接的原因是:
A.各地的纬度不同
B.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光线有直射和斜射的差异
C.各地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
D. 地球是个球体
13.下列地理现象是由于公转运动引起的是:
A.昼夜更替
B.昼夜长短变化
C.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D.地球形状的变化
14.图幅相同的甲乙两图。
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两倍:
A.乙图表示范围广,内容粗略
B.乙图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C.乙图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D.乙图表示的地图面积是甲图的2倍
15.北京到广州的直线距离是1800千米,在地图上两地距离是6厘米,此图的比例尺是:
A.1:15000000
B.1:30000000
C.1/200000
D.1/25000000
16.小李和同学骑自行车到城里公园游玩,他们需要选择的地图是:
A.城市政区图
B.城市商业图
C.城市道路网图
D.城市公交线路图
17.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海拔为1200米,则甲地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A.800米
B.3200米
C.1200米
D.2000米
18.甲点(30°N,75°E)位于乙点(0°,20°W)的什么方向: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19.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此处地形是: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陡崖
20.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A. B. C. D.
21. 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B.地球时刻不停地绕地轴自转
C.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
D.地轴和赤道面有一个夹角
22. 下列现象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
B.星星的东升西落
C.北京正午时,华盛顿仍是黑夜
D.广州白昼时间夏天长,冬天短
23. 玩游戏时,小明对小莉说:“我在你的东北方。
”此刻,小莉在小明的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24. 星期天,我想从广州火车站到天河体育中心,我该用哪一幅地图查找交通路线?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广东交通地图
D.广州市区图
25.关于地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比例尺用来表示实地距离比图上距离缩小的程度 C.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
B.比例尺用来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放大的程度 D.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6.下列地图比例尺中,属于大比例尺的是()
A、10万分之一
B、25万分之一
C、1:500000
D、1/8000000
27.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A、赤道上
B、北极点上
C、南极点上
D、本初子午线上
28.在1:500000的地图上,实地距离为20千米的两城市在图上的距离是()
A、5厘米
B、4厘米
C、3厘米
D、2厘米
29.地球上最大的圆圈是()
A、南极圈
B、北回归线
C、南纬80纬线
D、赤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
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___________,长约________km。
地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_km2。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____________km。
2.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______线。
所有该线的长度__________。
3.零度经线叫______,零度纬线叫______。
经线指示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方向。
4.经度分东经和西经,习惯上用英文字母“______”、“______”分别作为东经和西经的代号。
5.国际上习惯用西经______度和东经______度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是________度。
7.________以北的纬度叫北纬,________以南的纬度叫南纬,南北纬各________度。
8.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________网,它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________。
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
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
自转的结果是是地球表面产生了__________现象,公转的结果是地球表面产生了__________现象。
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自转的周期是________。
地球是绕_________自转的,是绕_________公转的。
10.北半球的夏季是_____________,南半球的秋季是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_____________。
1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_
20°22°24°16°18°20°A B ●
●12. 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_______,但内容______。
比例尺一般有三种形式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地图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以海平面为起点,测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 。
三、读图题
1.读下图,回答问题:
(1)A 、B 两点的经纬度是:
A :
B :
(2)在图中填注C 、D 两点:
C (20°E , 16°N )
D (24°
E ,18°N )
(3)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
(4)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断B 点位于A 点的 方向。
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有A 、B 两地位于不同的两座小山上,
请判断A 在B 的________方向;
(2)按地表形态来看,C 处是 ,F 处是 。
(3)A 山的高度是____________m ,从山下攀登到A
山山顶,较容易的是______(南、北)坡;
(4)如果图中D 、E 表示的是河流,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3.读右图“地球上的五带图”填空
(1)在图中适当位置填上南北回归线、南北
极圈的纬度及五带 0°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带,有阳光直射 现象的是 带,四季分明的温度带是 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