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基坑支护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基坑支护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22
周边出现裂缝
23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事发当天,xx市从早上的小雨到下午的大
雨,雨水从基坑南侧恒信花园小区绿化带通过 雨水管不停渗入地下,使坑顶土体液化,最终 导致基坑南侧顶部位移超出警戒值。
事故原因分析
间接原因: 1)基坑南侧的地质相对比较差,淤泥
质土埋深浅,厚度大,搅拌桩强度较差 。 如下图:
2)工程部是项目部直接管理部门,对施工过 程的质量管控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问题,负有 领导责任。
事故责任认定
1)总工室是公司质量监控部门,在日常巡查 中未能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负有间接领 导责任。
--总工室--
2013.4.25
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及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监督不到位, 对安全事故的发生负有监管责任。
事故预防措施
1)项目部必须对新进场的工人进行三级安 全教育。
2)对不同工种的工人项目部必须进行特种 工安全技术交底。
3)对特种作业人员项目部必须严格审查上 岗证。
事故预防措施
4)总工室加强对项目部三级安全教育、 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安全技术交底及项目 部对工人安全操作规程交底情况的监督检 查。
伤者受伤情况
4
事故机械
出事1号桩机伤人部位
5
事故机械
6
事故机械
7
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责任: 1)工人安全意识淡薄,违反冲孔桩机安全操作规程
进行操作。 2)违反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管理规定,无证上岗。
2、间接责任: 班组当班班长作为现场直接指挥者,未按照冲孔
桩安全操作规程中的规定要求当事人进行检修、加润滑 油。
应急处理措施
1)事故发后后,项目部立即组织人力、 物力对开裂段进行反压回填。(如下图)
应急处理措施(反压)
35
应急处理措施(反压回填)
36
应急处理措施
2)对裂缝进行灌注水泥浆、覆盖彩条布 及模板,尽量减少雨水从裂缝中渗透。
如下图:
应急处理措施(裂缝灌填)
38
应急处理措施(裂缝灌浆)
39
广州市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约事2m故厚原因淤分泥析质土:
淤泥质土
5-5剖面
27
广州市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事淤故泥原质土因分约析1:.5m厚
淤泥质土 6-6剖面
28
事故原因分析
间接原因: 2)土方超挖,开挖深度过深(3.6m),
基坑边线开挖长度过长,未按施工方案进行分 层开挖分层支护,未能及时对已有的工作面进 行喷锚支护。
事故原因分析
3、管理责任: 经查:项目部未对新入场工人(谭汝魁)进行三级
安全教育及冲孔桩安全技术交底,同时此人无冲孔桩机操 作证,项目部对此次安全事故负有管理失职责任。
工程部是项目安全管理的直接管理部门,对安全事故 负有管理失职责任。
事故原因分析
4、监管责任: 总工室属公司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对项目部三级安
xxxxx基坑支护工程 质量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
2013年3月28日,我司施工的xxxx基坑支 护工程,基坑南侧5、6、7剖面坑顶出现裂缝, 裂缝从基坑的东南角贯通至基坑南侧三分之二的 长度,约60米,根据事后监测数据显示,此次 裂缝造成坑顶水平位移80mm,远超报警值 30mm。
基坑出现裂缝
xx安全事故 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
2013年3月20日16点,桩机操作工操作冲孔桩机施打 Z1-36号桩,在安放护筒过程中,桩机操作工发现钢丝绳缺 少润滑油,在桩机没有完全停止运转的情况下带着手套涂 抹润滑油,涂抹过程中手套连同右手被卷入主卷扬机齿轮 中,致使其右手手掌碎裂。
经现场人员初步急救后,送入广州市黄埔开发区医院救 治,经诊断此次事故造成工人无名指、中指、小指三指截 肢。
应急处理措施(裂缝灌浆)
40
应急处理措施
3)安排人员对基坑进行巡查,同时加密监测频 率。
4)疏通基坑顶端排水沟,有效的做好排水措施。 5)提请公司设计部对开裂段进行加固设计。 6)第一时间向公司领导汇报基坑开裂的情况。
事故后续处理措施
1)基坑开裂段增打钢花管进行加固, L=12m@1000,与已施工钢花管梅花形布置。
5)项目部加强监管,对违反安全操 作规程的应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
整改措施及要求
进
桩
场
桩
机
验
机
检
收
合
验
记
格
录
证
报 告
安
全 技 术 交 底
三 级 教 育
上 岗 证
整改措施及要求
现场悬挂标示牌(范例)
16
整改措施及要求
现场悬挂标示牌(范例)
17
加润滑油的正确操作方法
1、停机(机械各传动部位停止运转)。 2、操作人员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按操作规程进行操 作。 3、操业人员禁止带手套徒手作业。 4、检修人员实用专业工具对机械涂抹润滑油(刷 子)。 5、班组长、施工员进行旁站监督,发现危险及时制 止。
2)在增打钢花管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分段 开挖反压土方,分段长度12m,然后施工冠梁,并 在冠梁上间隔6m浇筑一个厚度为0.3米的斜支撑 板柱。
事故后续处理措施
43
事故后续处理措施
44
事故责任认定
1)项目部不按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施工,造 成钢花管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在恶劣天气 下造成基坑出现裂缝,是此次事故的直接责任人。
如下图:
事发前超挖照片
30
事故原因分析
3)钢花管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抗拔力要求,未按公司 施工技术标准及方案进行施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钢花管制作
事故原因分析
(2)钢花管的注浆 锤击钢花管必须采取压力注浆,确保钢花管外壁包
裹满水泥浆。 现场采用一般注浆,导致只有钢花管内有浆,管外
壁外浆或少量浆,注浆量达不到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