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2019五年高考化学真题汇编

2015-2019五年高考化学真题汇编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某同学对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预测,其中正确的是①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③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④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能与冰醋酸发生酯化反应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①②③④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用两块铜片作电极电解盐酸:Cu + 2H+H2↑ + Cu2+B. NaOH溶液与足量的Ca(HCO3)2溶液反应:2HCO3-+ 2OH-+ Ca2+==CaCO3↓+ 2H2OC. 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Cl2在溶液中的反应:2Fe2+ + 2Br- + 2Cl2==2Fe3+ + Br2 + 4Cl-D. 氨水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2NH3·H2O + SO2==2NH4+ +SO32- + H2O3.元素周期表中钌(Ru)与铁相邻位于铁的下一周期,某钌光敏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图中Ru II*表示激发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池工作时,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B. 镀铂导电玻璃的作用是传递I-C.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的浓度不断减小D. 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2Ru3+ + 3I-= 2Ru2+ + I3-4.甲、乙、丙三种有机化合物的键线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乙的化学式均为C8H14B. 乙的二氯代物共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 丙的名称为乙苯,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D. 甲、乙、丙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5.ZulemaBorjas等设计的一种微生物脱盐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可以在高温下工作B. X、Y依次为阳离子、阴离子选择性交换膜C. 负极反应为CH3COO-+2H2O-8e-=2CO2↑+7H+D. 该装置工作时,电能转化化学能6.2019年北京园艺会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

下列有关园艺会说法正确的是( )A. 大会交通推广使用的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制成太阳能电池汽车,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B. 妫汭剧场里使用的建筑材料第五形态的碳单质——“碳纳米泡沫”,与石墨烯互为同分异构体C. 传统烟花的制作常加入含有铂、铁、钾、钙、铜等金属元素的发光剂,燃放时呈现美丽的颜色,大会庆典禁止使用D. 秸秆经加工处理成吸水性的材料——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符合大会主题【答案】D7.液态金属储能电池是一类成本较低的储能电池,其主体结构由三层密度不同的液体构成,上下两层液态金属分别作为电池两极,中间层的熔融盐在充放电过程中组成均保持不变。

某种液态金属储能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电池放电过程中钠电极发生氧化反应B. 该电池充电时锌电极发生的反应是Zn-2e-=Zn2+C. 该电池的缺点是需要较高的工作温度D. 该电池充电时电子由电源的负极经导线移向钠电极【答案】B【解析】【详解】A、钠的金属性强于锌,因此钠电极为负极,锌电极为正极,充放电过程中熔融盐组成保持不变,因此放电时钠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Na-e-=Na+,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Na++e-=Na,选项A正确;B、充电时钠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Na++e-=Na,锌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Na-e-=Na+,选项B错误;C、该电池工作条件为熔融状态,缺点是需要较高的工作温度,选项C正确;D、该电池充电时电子由电源的负极经导线移向钠电极,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确定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8.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选项乙烯的制备试剂X试剂YA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H2O KMnO4酸性溶液B CH3CH2Br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H2O Br2的CCl4溶液C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NaOH溶液KMnO4酸性溶液D C2H5OH与浓H2SO4加热至170 ℃NaOH溶液Br2的CCl4溶液A. AB. BC. CD. D 9.短周期主族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可使酚酞变红,并且可与X的氢化物形成一种共价化合物。

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Z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5。

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 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Z的强B.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W<X<Y<ZC. 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具有强氧化性D. 工业上一般采取电解Y的熔融氯化物来生产Y的单质评卷人得分二、单选题10.(16分)实验Ⅰ:下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收集氨时试管口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设计了图3装置。

首先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____A.CaCO3粉末和浓盐酸 B.NH4HCO3溶液与稀NaOH溶液C.HCl和AgNO3溶液 D.HCl和酚酞溶液(4)该同学又向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

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A.硝酸铵 B.食盐 C.浓硫酸实验Ⅱ: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橙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橙黄色溶液颜色变深时,关闭活塞a。

Ⅳ. 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过程Ⅳ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详解】①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醇羟基,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正确;②含有羧基,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故正确;③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④含有羟基,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能与冰醋酸发生酯化反应,故正确;故选D。

2.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A、用两块铜片作电极电解盐酸的离子反应为Cu+2H+H2↑+Cu2+,故A正确;B、NaOH溶液与足量的Ca(HCO3)2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CO3-+OH-+Ca2+═CaCO3↓+H2O,故B错误;C、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Cl2在溶液中反应,由电子守恒可知,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溴离子一半被氧化,离子反应为2Fe2++2Br-+2Cl2═2Fe3++Br2+4Cl-,故C正确;D、氨水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的离子反应为2NH3•H2O+SO2═2NH4++SO32-+H2O,故D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中遵循电子守恒,选项B中量少的完全反应,选项C中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Cl2在溶液反应,由电子守恒可知,亚铁离子全部被氧化,溴离子一半被3.D解析:D【解析】【分析】由图中电流移动方向可知,镀Pt导电玻璃为正极,I3-在正极上放电发生还原反应生成I-,电极反应式为I3-+2e-=3I-,透明导电玻璃为负极,钌(Ru II)的配合物获得太阳能转化为激发态Ru II*,激发态Ru II*在负极上放电发生氧化反应生成Ru III,I-在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部与Ru III反应生成I3-和Ru II,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为2Ru3++3I-=2Ru2++I3-。

【详解】A 项、由图可知,透明导电玻璃上钌(Ru II)的配合物获得太阳能转化为激发态Ru II*,激发态Ru II*在负极上放电发生氧化反应生成Ru III,能量转化形式是太阳能先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再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项、镀Pt导电玻璃为正极,I3-在正极上放电发生还原反应生成I-,电极反应式为I3-+2e-=3I-,故B错误;C项、由电池工作原理可知,I3-在正极上放电发生还原反应生成I-,I-在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部与Ru III反应生成I3-和Ru II,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3-的浓度不变,故C错误;D项、I3-在正极上放电发生还原反应生成I-,激发态Ru II*在负极上放电发生氧化反应生成Ru III,I-在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部与Ru III反应生成I3-和Ru II,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为2Ru3++3I-=2Ru2++I3-,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注意通过电流移动方向判断电池的电极,明确电池工作时能量的转化形式,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和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的关键。

4.D解析:D【解析】【分析】A.根据结构简式判断;B.乙的二氯代物中两个氯原子可在相同或不同的C原子上;C.苯为平面形结构,结合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分析;D.乙与高锰酸钾不反应。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甲、乙的化学式均为C8H14,故A正确;B.乙的二氯代物中两个氯原子可在相同或不同的C原子上,如在不同的C上,用定一移一法分析,依次把氯原子定于-CH2或-CH-原子上,共有7种,故B正确;C.苯为平面形结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结合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可知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C正确;D.乙为饱和烃,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5.C解析:C【详解】A.高温能使微生物蛋白质凝固变性,导致电池工作失效,所以该装置不能在高温下工作,A错误;B.原电池内电路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从而达到脱盐目的,所以Y为阳离子交换膜、X为阴离子交换膜,B错误;C.由图片可知,负极为有机废水CH3COO-的电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3COO-+2H2O-8e-=2CO2↑+7H+,C正确;D.该装置工作时为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