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力学基本概念

初中物理力学基本概念

初中物理力学基本概念
1、长度L:主单位:米(m);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2、时间t:主单位:秒(s);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3、速度v:主单位米每秒(m/s) 1米/秒=千米/时
4、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kg);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5、体积V:物体所占据空间大小。

主单位m3;1 m3=103dm3=106cm3
6、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国际单位: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克/厘米3(g/cm3)
关系:1g/cm3=1×103kg/m3;ρ水=1×103kg/m3=1g/cm3
7、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8、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9、弹力F n: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支持力、压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10、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11、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是物体一种属性,只与质量有关
{
12、摩擦力f:将要或已经相对运动时,相互接触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13、压力F n:垂直作用在物理表面的力,和重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力
14、面积S:主单位平方米(m2)1cm2=1×10-4m2,1mm2=1×10-6m2。

1dm2=10-2m2
15、压强p:单位面积所受压力大小,主单位帕斯卡(pa)
16、液体压强p;液体由于重力和流动性产生的压强。

测量仪器,U形管压强计。

17、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中液体静止时,液面总是相平
18、大气压强p:空气由于重力和流动性产生的压强。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存在,
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强的值,大气压测量仪器,水银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19、流体: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0、浮力F浮: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理受到的向上的力
21、功W: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该力就做了功。

主单位焦耳(J)
22、功率P: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主单位瓦特(w)
23、能量(E):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单位焦耳,符号J

24、动能(E k):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影响因素质量m和速度v
25、重力势能(E p):由于被举高具有的能量。

影响因素质量m和高度h
26、弹性势能(E p):由于弹性形变具有的能量。

影响因素弹性形变大小
27、机械能(E):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大小影响因素动能和势能之和
28、杠杆: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9、支点(0):绕其转动的点,
30、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支点O在中间,动力F1与阻力F2方向相同,支点在一端,两力方向相反)
31、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支点O在中间,动力F1与阻力F2方向相同,支点在一端,两力方向相反)
32、动力臂(L1):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即过支点做F1作用线的垂线)
33、阻力臂(L2):从支点O到阻力F2的距离,(即过支点做F2作用线的垂线)
,
34、定滑轮:轴固定不动的滑轮,不省力、不费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35、动滑轮:和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省力,费一倍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6、斜面:与水平方向有不为零的夹角的平面叫做斜面,费了距离,省了力。

37、有用功(W有):必须要做的,我们最终目的做的功。

38、额外功(W额):不是我们需要的,额外多做的功。

39、总功(W总):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

40、机械效率(η):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