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管理思想史练习题参考答案

西方管理思想史练习题参考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西方管理思想史》练习题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水利设施修建2.巴西列斯3.《法律篇》4.色诺芬5.分工6.威廉?杰文斯7.沃顿学8.管理哲学9.例外原则10. 吉尔布雷思11.丘奇12.管理过程学派13.马克思?韦伯14.霍桑实验15.组织行为研究16.发展17.人事18.赫伯特?西蒙19.《管理——任务、责任、实践》20.勒温(卢因)21.汉莫拉比法典22.专家治国论 23.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理论论丛 24.经济论 25.分工 26.萨伊27.工资规律28.麦卡勒姆 29.巴贝奇、亨利汤、杰文斯 30.法约尔 31.管理备要;管理的要素32.人际关系33.人的动机理论 34.成就需要 35.组织心理学、4 36.汉莫拉比法典,282 37.金字塔的修建38.直接民主制 39.普遍性 40.柏拉图 41.贾图,瓦罗 42.行会二、名词解释题1.甘特图甘特图(Gantt chart )又叫横道图、条状图(Bar chart)。

它是以图示的方式通过活动列表和时间刻度形象地表示出任何特定项目的活动顺序与持续时间。

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发明的,以亨利?L?甘特先生的名字命名,他制定了一个完整地用条形图表进度的标志系统。

由于甘特图形象简单,在简单、短期的项目中,甘特图都得到了最广泛的运用。

2.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 (Two Factors Theory)又称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 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

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

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一般管理理论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亨利?法约尔在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出版)中阐述的管理理论。

他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检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有关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适用于军政机关和社会团体。

这正是其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石。

4.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5.狭义行为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成果,来研究组织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

6.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7.社会系统学派社会系统学派是当代西方出现的比较早的一个管理理论,它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对企业组织的管理进行研究的一种理论成果,认为社会各级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组织的这个协作系统,进而指出组织这个协作系统式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行为和活动来加以影响和协调的。

8.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

9.群氓假设是李嘉图关于经济人方面的群氓假设(1)社会由一群一群的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2)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自下而上和利益而行动。

(3)每个人为了达到目的,尽可能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运动。

从这一假设出发,必然的结论是对这些群氓只能用绝对达到集中权力来统治和管理。

10.复杂人假设复杂人”(Complex man)是60 年代末至70 年代初提出的假设。

复杂人的含义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就个体人而言,其需要和潜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改变,环境的改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而各不相同。

其二,就群体的人而言,人与人是有差异的。

因此,无论是经济人、社会人,还是自我实现人的假设,虽然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并不适用于一切人。

三、简答题1.①合理的法定的权力。

指的是依法任命,并赋予行政命令的权力,对这种权力的服从是依法建立的一套等级制度,这是对确认职务或职位的权力的服从。

②传统的权力。

它是以古老的、传统的、不可侵犯的和执行这种权力的人的地位的正统性为依据的。

③神授的权力。

它是指这种权力是建立在对个人的崇拜和迷信的基础上的。

2.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传统的经验方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学会工作。

改变过去由工人任意挑选自身工作的做法,并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己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资方与工人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进行分工,资方做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从而改变过去那种几乎将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工人们身上的管理方法。

3.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地位或受人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 双因素理论阐述了四种状态:满意、不满意、没有满意、没有不满意。

两种因素: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5. 法约尔把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称之为管理的要素。

6. 一是,效率至上。

即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是,为了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可以采取任何方法。

三是,劳资双方应该共同协作。

7. 传统、魅力、法理。

8.管理过程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权变学派、经验主义学派。

9. 劳动分工、权力和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并以合理利用工时为目改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这一原理包括:作业研究原理,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

泰勒认为,要让每个人都用正确的方法作业,就应把每次操作分解成许多的动作,并把动作细分为动素,即动作是由哪几个动作要素所组成。

然后,再研究每项动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据此决定去掉那些不合理的动作要素,并对保留下来的必要成分,依据经济合理的原则,加以改进和合并,以形成标准的作业方法。

这就是作业研究原理。

时间研究原理,在动作分解与作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考虑到满足一些生理需要的时间,和不可避免的情况而耽误的时间,为标准作业的方法制定标准的作业时间,以便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即一天合理的工作量。

这就是与作业研究原理相对应的时间研究原理。

四、论述题1.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取决于个人所得报酬的绝对数量,而且还受到报酬相对数量的影响。

因此,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所获报酬和所付投入的比率,与他人在这方面的比率和自己过去在这方面的比率相比较,通过这种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2.第一,理性经济人假说(相当于X理论)⑴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的动机,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⑵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下从事工作;⑶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⑷人的感情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人的感情。

第二,社会人的假说⑴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的需要,经过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可以获得基本的认同感;⑵工业革命和工作合理化的结果,使得工作变得单调而无意义,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寻求工作的意义;⑶人对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引对人的影响更大;⑷人们最期望于领导能承认并能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

第三,自我实现人的假说(相当于Y理论)⑴人的需要有低级和高级的区别,其目的是为达到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寻求工作上的意义⑵人们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实现自治和独立,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技术,以便富于弹性,能适应环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⑶人们能够自我刺激和自我控制,外来的激励和控制会对人产生一种威胁,造成不良的后果;⑷个人自我实现同组织目标并不冲突,而且是一致的,在适当的条件下,个人应自己调整自己的目标使之与组织目标配合。

第四,复杂人的假说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能力,工作的动机不但是复杂的而且变动性很大,人的许多动机安排在各种重要的需求层次之上,这种动机阶层的构造不但因人而易,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方也是不一样的;⑵一个人在组织中可以学到新的需求和动机,因此一个人在组织中表现的动机模式是他原来的动机模式与组织经验交互的结果;⑶人在不同的组织和不同的部门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模式,在正式组织中与别人不能合群,可能在非正式组织中能满足其社会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⑷一个人是否感到心满意足,肯为组织出力,决定他本身的动机构造和他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工作的性质、本人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动机的强弱以及与同事间的相处的状况都可能产生影响;⑸人可以依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应。

3.不管承认与否,非正式组织都是存在的。

它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而且会通过影响工人的工作态度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目标的达成。

因此,管理人员应该正视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利用非正式组织为正式组织的活动和目标服务。

作为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并进行适当的引导,注意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的平衡,利用非正式组织为正式组织的目标服务。

4.第一,理性经济人假说(相当于X理论)⑴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的动机,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⑵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下从事工作;⑶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⑷人的感情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人的感情。

第二,社会人的假说⑴人类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的需要,经过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可以获得基本的认同感;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使得工作变得单调而无意义,⑵工业革命和工作合理化的结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关系中寻求工作的意义;⑶人对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引对人的影响更大;⑷人们最期望于领导能承认并能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

5.梅奥认为:不管承认与否,非正式组织都是存在的。

它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而且会通过影响工人的工作态度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目标的达成。

因此,管理人员应该正视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利用非正式组织为正式组织的活动和目标服务。

作为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并进行适当的引导,注意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的平衡,利用非正式组织为正式组织的目标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