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队伍建设出现的新问题及建议对策

教师队伍建设出现的新问题及建议对策

教师队伍建设出现的新问题及建议对策
一、新问题
一是部分教师道德水平参差不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多元、社会多极,有的教师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课堂不用心于教学本职工作而想法子通过课外有偿补课赚取外快,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一些高校教师授课只为完成任务,教学研究活动参与度不高,甚至大部分时间用来从事社会盈利性活动;有的教师缺乏应有的师德,道德素质低下,做出侵犯学生权益的违法行为,损害教师的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二是学科结构不合理业务能力不高。

部分农村学校由于优秀教师流失以及专业化水平较低,许多小学和初中里美术、音乐、体育、历史等副科教师很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只能由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制约了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部分学校教师队伍严重老化,学历层次不高,知识面狭窄且思维固化,教学方法不符合新课改要求,把成绩好坏看作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是教师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一些学校缺乏科学岛教师评价考核制度和教师激励机制,许多学校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教师业绩的唯一依据。

长期以来的“大锅饭”现象让教师缺乏竞争意识,缺少努力进取的动力,创新精神严重不足。

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缺乏科学的激励措施,没有畅通优秀教师职务职级提拔晋升机制和职称评定机制,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不注重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影响教师的发展前景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对策建议
一是着力加强师德建设。

切实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加强师德宣传,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法制和心
理健康教育。

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将查处的违规有偿补课和师德低下教师进行严厉的处分,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树立师德典型,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二是优化教师资源整合。

逐步建立适应农村实际需求的弹性编制管理,保证编制数量充足并且用到位。

通过乡村定向教师培养计划,选拔一批真正热心从事乡村教育的当代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

完善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城乡教师和骨干教师定期流动,并在晋职、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对一些紧缺学科,实行校际走教、跨校兼课等流动教学的办法,以此缓解部分学科教师紧缺的矛盾。

三是完善考核奖励机制。

全面实行评聘分开,打破一聘终身制,建立末位淘汰等机制奖优罚劣,激活内部良性竞争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建立农村教师岗位津贴,真正使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达到甚至高于当地公务员的水平,并且对达到一定年限的教师,采取奖励工资、额外晋级等方式给予鼓励,使他们真正扎根基层教育事业。

建立合理高效的考评机制,全方位评价教师鼓励创新,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中去。

https:///html/2017/1210/143552584.shtm
/el/proj_1375/article/37002/6281227.htm
https:///view/bdecd27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6.htm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