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示范区建设实施方

“地理标志产品——大方天麻”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今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号),文件指出贵州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建设毕节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

贵州天麻产量高,质量好,而大方天麻又是贵州天麻中的佼佼者,是“上品特产中的上上品,地道药材中的真地道”。

大方县种植天麻有悠久的历史,当前,大方有从事天麻种植、加工、营销的企业6家,全县天麻种植2万亩,种植农户6000余户,年产天麻干品800余吨,产值上亿元。

天麻产品有礼品干天麻,天麻酒,天麻饮料、天麻颗粒、保鲜天麻系列产品等,市场前景均较好,供不应求。

大方天麻品牌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大方县已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的“中国天麻之乡”称号。

大方天麻地理标志产品已经过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并发布公告。

为进一步贯彻国发[ ]文件的精神,落实3月29日,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同志在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调研时提出的“标准化建设的实施,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和“要在标准化的推广上要有新的突破”的总要求,为了不断加强我县标准化建设工作,促进大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实际情况,因此,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大方天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编写大方天麻种植规范,规范大方天麻品种、制种、种植、加工等各个环节的技术,确保大方天麻品质,对全县天麻产业科学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号)文件提出的“贵州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建设毕节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本要求,以提高大方天麻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大力推行大方天麻质量安全全程标准化控制技术,带动天麻种植农户按照标准要求规范进行天麻种植、加工,进一步提高我县天麻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大方天麻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增效。

二、示范区建设目标
全县建立大方天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示范种植规模亩(羊场坝穿岩村种植基地面积),示范种植农户200户(基地内农户数量),经过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平均增收**%(以当前效益估算)以上,同时,直接带动**万(全县天麻种植户数)天麻种植农户开展农业标准化生产。

三、示范区建设内容
(一)由大方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大方县科技办公室、大方县中药产业局、大方县九龙天麻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组织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大方天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成立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人员结构合理,农业技术人员配备充分,相关部门分工明确,建立以标准编制、技术推广、投入品监管覆盖整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的工作组,满足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需要。

(二)制定完善农业标准体系。

参照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制定完善示范农产品的产地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投入品使用技术、种植技术、包装技术、储运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使示范农产品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都有相应的标准可遵循。

(三)建设核心示范片。

依托农业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办好若干个核心示范片,以点带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核心示范片建设规模不小于示范区总规模的三分之一。

(四)加强技术培训。

将制定编写的技术标准简化为通俗易懂的简明技术手册或操作卡,发放到农户,并对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

(五)提高装备水平。

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设施装备和农业机械,提高示范区的装备能力和机械化生产技术水平。

(六)加大财政支持投入力度,建立专款专用的工作机制,确保资金专项使用率达到100%。

(七)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协调会议制度,对标准化建设项目中重大、重要问题采取召开协调会议的方式进行研究和解决,实现沟通机制运行良好,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八)组织专家进行标准体系的论证的审定,并发布实施。

四、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大方县“地理标志产品——大方天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阳培(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