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致青春演讲稿【毕业季之启航】放飞梦想青春前行演
讲稿
这些点点滴滴,都已融入南昌大学生生不息的血脉,并在这里汇聚、孕育与传承,多少年后,当你们回忆起曾经在正气广场上庄严宣誓、曾经在图书馆里遨游书海、曾经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曾经在林荫小道与心上人牵手漫步这是多么充满、无怨无悔的美丽青春!同学们,你们是我来南昌大学工作后欢送的第一届毕业生,看到你们学有所成、意气风发,就好像父辈看到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一样幸福快乐.1984年我大学毕业,当年毕业典礼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始终是我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
今天,我以自己30年的工作经历以及所思所想,与你们一起畅想未来.首先,要胸怀大志,自觉将个人的梦想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历史告诉我们,个人的前途命运离不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个人的梦想要融入国家和民族复兴的梦想.这样的梦想才可谓志存高远.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位校友的成功经历.原江西医学院78级校友饶毅,他1985年留学美国,在那里进行了将近20年的学习和科学研究.
他以卓越的科研成果赢得了世人尊重,成为了国际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尽管他远在大洋彼岸,却心系祖国的科技发展,2019年他毅然回国,协助建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他带领的实验室在神经递质分子机理与调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从他出国深造,到回国创业这段经历来看,对他个人而言也是有得有失,失去的是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获得的是以个人和群体共同幸福为自豪的中国梦.
他曾直言,直面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中国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为中国解决什么问题?我高兴地告诉大家,这位校友今天也来到了同学们的毕业典礼现场,现在就在主席台上就坐,让我们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同学们,未来的二三十年,正是你们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期待你们有理想有追求,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把个人的理想抱负融入祖国发展的历史洪流,去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期待你们有思想有创
造.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还不是经济强国、科技强国,我们缺乏的是引领世界的思想,缺少的是原始创新与创造.而你们,正处在知识的积累期、思想的活跃期,也是精力最为充沛的上升期,希望你们既要有仰望星空的理性思考,更要有天马行空的创新创造.
其次,要心有所系,力争将个人的梦想与母校的发展紧密相连.同学们,从毕业开始,你们就拥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南昌大学校友.
从此以后,无论你身在何方,处境怎样,母校将是你们人生旅途中永远的港湾、坚强的后盾、温暖的家园!我曾说过,爱校源于爱国、爱家、爱父母,是一种血缘文化,表现为道法自然、发乎于心的原始情结,而这种情结开始于你们入学的那一天、跨进校门的那一刻.从那时起,你们就已烙上了母校的文化印记,开始传承母校的精神品质.
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校友,他就是原江西工学院化工系77级校友曹永沂.他毕业后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现在已经成为佛山市大盈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化工高级工程师.
他在个人取得成功的同时,却一直保持着浓厚的母校情结,他每年回南昌大学招收毕业生,希望给师弟师妹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平台.他不仅创建了南昌大学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还设立了大盈奖学金,资助经济困难的同学顺利完成学业.
校友与母校的关系,就如同植物的枝叶和根系那样密不可分.每一位从南昌大学走出去的校友,都是校徽香樟树上的一叶翠绿,汲取着大地的养分,同时回馈于根系,让香樟树越来越根深叶茂.
今天你们为母校而自豪,明天母校为你们而喝彩!母校涌现出了像石秋杰、邹德凤、李刚等一批优秀教师,他们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培育了你们奉献与博爱的品格.在你们即将告别学校的时候,希望这些能够被你们记忆,化为精神的力量,激励你们前行,也希望这种精神在你们身上发扬光大,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
同学们,你们有的会继续深造,有的会走向社会,但无论作何种选择,你们都是学校对外的一张张生动的名片.学生成才、学者成功、学校成名已成为南昌大学共同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