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B2C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案例分享——工具与方法 》利益相关者管理=价值创造我接下来将分享的是具体工作中如何做到利益相关者管理。
在我之前任职的公司,我们有6个品牌,他们是完全独立的,而现在的公司只有4个分部。
本以为以前的公司比较麻烦,现在发现,其实原来6个品牌虽然都各做各的,但是品牌所需求的内容是类似的。
而现在的公司,4个分部是完全不一样的领域,包含了快消品、医药保健、特色化工以及科技产品,所以就比较难处理利益相关者这边的管理。
我觉得采购是价值的创造者,采购不单单是成本的节省这么简单,其实还需要通过一些突破性的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
今天的分享首先是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以及定义,然后阐述一些我认为比较好的管理手段以及比较有效的工具。
接着是步骤,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是有步骤的,不是说有困难了就想到管理了,没有问题就不管了。
利益相关者的管理也是有它基本的框架需要遵循的。
进到一家公司的时候我们就要去定义谁是我们的利益相关者,我们的工作要对谁负责,受到谁的影响,这就要同时包括内部以及外部的利益相关者。
外部的主要是一些 协学会、政府部门等等。
今天的重点是内部的利益相关者,一般我把他们分成三块,分别是最高的管理层、工作的合作伙伴、最后的执行层(使用者)。
为什么这么 分?我认为,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我们采取的管理方式以及工具都是不一样的。
说到利益相关者的自身定位,我们的角色其实是在边的,不能光说我们是采购,在管理利益相关者的时候想想我们都做过些什么?首先,我们是销售,当我们在工作开 始的时候,我们首先建立规则,有一个工作标准是第一步。
然后我们要做销售,我们要把自己推销给利益相关者,我们需要告诉他们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能给他们 带来什么,什么事情是他们能够做的,什么又是不能做的。
接下来我们就变成了公关,要对不同层级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公关,把自己的影响力扩大,最后产品被接受 了,服务提供了,项目结束了还需要售后服务。
我们需要能够给到全方位的服务,要进行一个非常全面的客户关系管理(CRM)。
目前做采购也有七、八年的时间了,在刚开始做的三年时间里有跟上司抱怨过,说公司需要我变成销售、市场、公关等等,这些并不是我们的能力模型。
现在做得久了就发现,这些技能其实采购是很有必要去掌握的,采购人员就是需要这样时刻的角色转变。
接下来讲的是手段,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能够使我们既能够做销售,市场又能够做公关,最终能够跟用户比较开心地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具备一个影响别人的能力。
此 外还需要交流,与用户的交流能够帮助你获得信息并能够做一些必要的解释。
接着是杠杆原理,这个尤为重要,我们的用户其实都是非常厉害的,非常需要这样一个 手段来推进利益相关者管理。
举个例子,在之前的公司都是做化妆品的,市场部都是重金聘请的精英,他们会仔细观察你是否有漏洞,如果你提供的服务不够专业, 那他们就可以挑战你,甚至不听你的。
接下来是联系,我们的任何一个进步都需要进行扩大,然后进行关系管理,为后面工作的展开进行积极积累。
工具都是能够在书上找到的,那么具体到底该怎么做?说到去影响别人以及交流的工具,最简单的办法是面对面的交流,去进行直接沟通。
还有就是调研,有时候可能 因为种种原因,比如你们的阶层不同,人家不愿意跟你沟通,嘴上跟你说很好,但其实心里并不这么想。
另一方面,通过调研写下来的东西是可以作为“呈堂证供” 的。
其实作为采购,你的流程、项目就像你的孩子一样,你需要做对他有利的事情,去告诉大家他的好处。
你需要做培训,需要宣传告诉大家。
通过一些渠道把他融入到公 司的流程,把他作为整个公司规定的一部分,而不单单是我们采购部门的要求。
我一直把采购的培训放在新员工的入职培训中去,入职时会有20分钟时间的采购流程培训。
另外,员工升职的时候也要进行采购的培训,新岗位上职能跟原来不同,那么采购需要接触的东西也是不同的。
接下来是两个比较新、比较有用的工具。
分别是电子新闻信和“快乐时光”。
一方面,员工人数比较多,而且员工的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对你所解释的采购政策等等的 吸收、消化不一样。
还有就是员工都分布在不同的地方,比较难集中在一起进行普及,这就有了电子新闻信这样一个办法。
还有一种就是活动,我们准备蛋糕、饮料 请他们过来,在娱乐的同时,我们能够了解到大家的问题所在以及对于采购流程的了解,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和普及。
所有的这些工具不是说能够推进项目,而是 能够加大我们的影响力,告诉他们采购的流程和规则。
刚 才说到杠杆工具以及方法。
怎么样采用杠杆原理呢?首先要建立一个非正式的采购品类管理团队,因为间采要负责很多品类,对于其他同事,你跟他们说的内容,除 了采购流程和政策,像产品知识什么的他们是不愿意听的,所以需要组成这样的团队。
在早先公司的六个部门,我们对于特定项目会要求他们中的一个经理作为成 员,大家一起制定对供应商的标准。
大家同意了就开始做项目,之后的供应商名录、审核都在这里进行。
有时候他们不同意加入这样的团队,那么后面采购流程下来 的东西他们不同意甚至不知道就能够质疑他们:“为什么当初不来参与?给了你的权利你不行使。
” 这也是杠杆的一部分。
起初六个部门互相并不理睬,都觉得自己是专家。
今天这里的发布会怎么样?明天他的展示会如何?这些问题他们尽管都是类似的,但是都不 愿意沟通,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他们就很喜欢在这个团队里进行交流。
还有一个就是正式的项目团队,正式的团队,这里需要的是项目中需要加入的成员。
这个 根据每个公司以及项目的不同都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对的人。
利益相关者管理需要融入整个采购流程。
虽然这句话听上去很滑头,但实际上,你早一些加入进去,先期的工作多做一点,那么后面会省力一些。
前期工作不足,那么后面可能就要多花点时间去填补早先没做好的工作,所以其实是一样的。
那具体应该有哪些步骤呢?以下为四个参考步骤:首先要做的就是知道公司是什么样的,他的价值观、文化是什么样的。
公司需要你做什么?你的用户是什么样的?他们是怎么想的?拿上一家公司跟我现在任职的这家 公司作例子,之前的公司,几乎没有用户跟我谈要节约成本,一直会说我们不在乎钱,我们要的是最好的东西。
我拿去跟管理层谈的时候,他们也是这样的观点。
那 么作为采购,你是否还是很关注控制成本呢?显然你不必太在意这方面了,你需要做的就是对质量进行控制,确保给到的是最好的东西。
所以,我不认为一直盯着成 本控制、盯着供应商管理是对的,你需要看一下公司的业务需要你做什么。
现在我所在的公司没有说不要省成本,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合规,他需要你关注的是有没有 一些违规的操作。
他在乎的是全公司都必须要知道政策,不可以违规。
需要了解公司和用户,那么我们就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然后能够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获得信任。
靠强权只能有一时的成功,不能保证未来与你合作的顺利。
如果公司员工的水平有高有低那还说不准,但是如果几乎都是精英,你很难 用强权去处理,因为他们都是专业性非常强的,不让他们信服、认可你就很难办事情。
具体我的做法是,先通过识别一些问题,他们哪些方面可能做得不太好,不是 最佳实践。
你要愿意与用户去分享这些问题。
我们采购更多是提供服务。
如果能够像伙伴一样帮助他们增长业务,用户想做一线品牌,想提高业绩,我们采购也一 样。
我们来帮用户一起做,我们要告诉自己,我们不单单是采购,我们要支持他们,我们可以是销售、市场、IT等等,我们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定位。
用户其实都是很聪明的,跟你合作地比较好,他自然会比较信任你,但是时间长了他们发现其中的问题,他们也会质疑你以及你的流程,很容易就会把现有的整套流程 给打破,这是我们要避免的。
那我们就要打造我们的品牌,让他们相信你,认为你说的是没错的,在这个步骤你就要展示你的知识、技术、专业性、你的经验。
前面 两个步骤是打基础的,而这里就是要告诉别人我是谁,我能为你做些什么?需要展示我的专业性给大家看。
在这个过过程中,我们需要非常努力、灵活地推进项目, 打造出我们采购的品牌。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该做的工作都做了,你获得了信任,也打造了你的品牌,你需要作出你的报告。
一方面是对管理层,告诉他们我为他们做了什么,现在 公司的状态是什么样的,与之前比有什么不一样。
另外,这也是一个总结,告诉用户,你同意我的做法,项目之后我们获得了什么。
不单单是成本上有所控制,我们 还创造了其他价值,对业务是不是也有了帮助。
步骤中的关键点刚才讲的是比较粗略地讲了每一个步骤,接下来是其中几块比较关键的地方。
第一步里的收集信息我想大家都会,真正大家需要了解的是公司的需求。
用户他们需要些 什么?他们关注什么在意什么?他们对我的期望是什么?他不需要我省钱那我就给最优质的东西给他们。
他需要反应快我就尽量减少响应时间。
他只是需要建议,那 我就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给他们,比如我们当下的流程是什么样的,担忧的地方有哪些。
有的时候用户会说,这些本来就是我去买,现在为什么要你去买?是不是 你够专业呢?如果我要做市场宣传的电视广告,我这边就有专业的人才在,我怎么相信你的采购够专业呢?对,这就是他的顾虑。
那你就要考虑一下了,你是否能够 解决他的顾虑呢?如果可以,那你告诉他。
如果不可,那你就要回去学习。
但是你必须要了解他的顾虑,不能他不告诉你你就假装不知道。
信息收集了,我们自然要 分析,比如我们的大钱都花在哪里了,我们的钱应该怎么花,然后我们需要拿出实际案例告诉用户,现在的流程有什么问题,它会有什么样不好的结果,让他们能够 了解到问题所在,然后告诉他们我们怎么做会有好处。
这其实就是第一步,把基础打好让大家知道有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再在后续的工作中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第二步中比较重要的是要有共同的目标和愿景。
采购项目不可能靠采购一个人完成,你需要和用户一起合作。
其实采购的风格和业务的风格是绑在一起的,业务需要保守,那么你就需要跟着他一起保守。
展示阶段,我们每次沟通,每一次面对面或者调研都要我们展示自己的知识,告诉他们我们能帮助他们什么。
还有你的专业性,有的时候他们接受你,但是不是100%的。
他们需要你给到一些建议,那你就需要给到一些工具。
比如他们要自己去谈供应商,那么你可以给他一些工具,告诉他他要到的报价不一定有用,可能需要包含运 费、增值税等等内容,可以给他们一些培训,那么他也很愿意而且很有信心去跟供应商谈。
还有就是解决方法,比如告诉他们一些初步筛选供应商的方法,让他们了 解一些市场上的知识。
这些都会是你的展示机会,让他们信任你。
另外一个就是“讲同样的语言”,举一个神秘访客的例子。
我们有很多柜台销售,神秘访客项目就是为了评估销售的业绩,确保他们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你,有这样的 公司专门提供神秘访客服务。
我们销售的奖金就是要靠这些神秘访客的评估来给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