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概念》PPT课件1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概念》PPT课件1


A.0
B.1
C.2
D.3
【解析】 (1)12是实数, 2是无理数,|-3|=3 是非负整数, |- 3|= 3是无理数. 因此,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栏目 导引
(2)因为 a∈A 且 4-a∈A,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a∈N 且 4-a∈N,
若 a=0,则 4-a=4,
此时 A 满足要求;
若 a=1,则 4-a=3,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名师点拨
在解决集合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集合中
的元素可以是点,也可以是一些人或一些物.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关系
语言描述
记法
读法
属于 不属于
a 是集合 A 中的元素 a 不是集合 A 中的元素
a_∈__A a 属于集合 A a__∉_A a 不属于集合 A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变条件)若去掉本例中的条件“1∈A”,则实数 a 的取值范 围是什么? 解:因为集合 A 中含有两个元素 a 和 a2, 所以 a≠a2, 即 a≠0 且 a≠1.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2.(变条件)若将本例中的“1∈A”改为“2∈A”,则 a 为何 值? 解:因为 2∈A, 所以 a=2 或 a2=2, 即 a=2 或 a=± 2. 3.(变条件)若由 a 和 a2 构成的集合只有一个元素,则 a 为何值? 解:因为由 a 和 a2 构成的集合只有一个元素,所以 a=a2,即 a =0 或 a=1.
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解析:选 C.①是正确的,②中150=2∈N*,③中- 4=-2∉N*, ④ 4=2∈N 是正确的,故①④正确.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已知集合 M 有两个元素 3 和 a+1,且 4∈M,则实数 a= 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 a+1=4,即 a=3. 答案:3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解】 (1)班级中的全体同学是确定的,所以可以构成一个集 合. (2)因为“比较高”无法衡量,所以对象不确定,所以不能构成 一个集合. (3)因为“身高超过 178 cm”是确定的,所以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4)“比较胖”无法衡量,所以对象不确定,所以不能构成一个 集合. (5)“体重超过 75 kg”是确定的,所以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6)“学习成绩比较好”无法衡量,所以对象不确定,所以不能 构成一个集合.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 )
①12∈R;② 2∉Q;③|-3|∈N;④|- 3|∈Q.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2)满足“a∈A 且 4-a∈A,a∈N 且 4-a∈N”,有且只有 2
个元素的集合 A 的个数是( )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已知集合 A 中的元素 x 是被 3 除余 2 的整数,则有: 17________A;-5________A. 解析:由题意可设 x=3k+2,k∈Z, 令 3k+2=17 得,k=5∈Z . 所以 17∈A.令 3k+2=-5 得, k=-73∉Z.所以-5∉A. 答案:∈ ∉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下列各组对象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A.数学必修 1 课本中所有的难题 B.小于 8 的所有素数 C.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 D.所有小的正数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解析:选 B.A 中“难题”的标准不确定,不能构成集合;B 能 构成集合;C 中“一些点”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点是否在 “一些点”中无法确定,因此“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 些点”不能构成集合.D 中“小”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不能 构成集合.
1.1 集合的概念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考点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集合的概念 了解集合与元素的概念 数学抽象
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掌握数学中一些常见的
集合及其记法
数学抽象、 逻辑推理
集合中元素 理解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数学运算、
的特征及应用 并能利用它们进行解题 数学抽象
的点;③不小于 3 的正整数;④ 3的近似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解析:选 C.①“一中高一年级聪明的学生”的标准不确定,因 而不能构成集合;②“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 标准确定,能构成集合;③“不小于 3 的正整数”的标准确定, 能构成集合;④“ 3的近似值”的标准不确定,不能构成集合.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数.( × ) (2)高一四班的全体同学组成一个集合.( √ ) (3)由 1,2,3 构成的集合与由 3,2,1 构成的集合是同一个集 合. ( √ ) (4)一个集合中可以找到两个相同的元素.( × ) (5)集合 N 中的最小元素为 0.( √ ) (6)若 a∈Q,则一定有 a∈R.( √ )
素都不相同,故选 D.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2.若集合 A 中有三个元素 x,x+1,1,集合 B 中也有三个元 素 x,x+x2,x2,且 A=B,求实数 x 的值. 解:因为 A=B, 所以x1+=1x=2+xx2,或x1+ =1x= 2. x2+x, 解得 x=±1.经检验,x=1 不适合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而 x=-1 适合, 所以 x=-1.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及应用
已知集合 A 中含有两个元素 a 和 a2,若 1∈A,则实数 a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 若 1∈A,则 a=1 或 a2=1, 即 a=±1. 当 a=1 时,集合 A 中有重复元素, 所以 a≠1; 当 a=-1 时,集合 A 含有两个元素 1,-1,符合元素的互异 性,所以 a=-1. 【答案】 -1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解:(1)CBA 的所有队伍是确定的,所以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2)“比较著名”没有衡量的标准,对象不确定,所以不能构成 一个集合. (3)“得分前五位”是确定的,所以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4)“比较高”没有衡量的标准,对象不确定,所以不能构成一 个集合.
栏目 导引
合 M,则 M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解析:选 C.方程 x2-5x+6=0 的解为 x=2 或 x=3,x2-x-2
=0 的解为 x=2 或 x=-1,所以集合 M 中含有 3 个元素.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4.已知集合 A 是由 0,m,m2-3m+2 三个元素构成的集合, 且 2∈A,则实数 m=________.
此时 A 满足要求;
若 a=2,则 4-a=2,
此时 A 含 1 个元素不满足要求.
故有且只有 2 个元素的集合 A 有 2 个,故选 C. 【答案】 (1)C (2)C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判断元素和集合关系的两种方法 (1)直接法:如果集合中的元素是直接给出的,只要判断该元素 在已知集合中是否给出即可. 此时应首先明确集合是由哪些元 素构成的. (2)推理法:对于某些不便直接表示的集合,判断元素与集合的 关系时,只要判断该元素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即 可.此时应首先明确已知集合的元素具有什么属性,即该集合 中元素要符合哪种表达式或满足哪些条件.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由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求解字母取值(范围)的步骤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若集合 M 中的三个元素是△ABC 的三边长,则△ABC 一定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解析:选 D.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2.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若 a∈N,则1a∉N B.若 a∈Z,则 a2∈Z C.若 a∈Q,则|a|∈Q D.若 a∈R,则3 a∈R 解析:选 A.A 不正确.反例:a=1∈N,1a=1∈N.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3.若以方程 x2-5x+6=0 和 x2-x-2=0 的解为元素组成集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问题导学 预习教材 P2-P3,并思考以下问题: 1.集合和元素的概念是什么? 2.如何用字母表示集合和元素? 3.元素和集合之间有哪两种关系? 4.常见的数集有哪些?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元素:一般地,我们把___研__究__对__象___统称为元素.元素通常 用小写拉丁字母 a,b,c,…表示. (2)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__总__体__叫做集合(简称为_集___).集 合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 A,B,C,…表示. (3)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_元__素___是一样的,我们就称 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4)元素的特性: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由“title”中的字母构成的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
解析:选 C.由“title”中的字母构成的集合中元素为 t,i,l,e, 共 4 个.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下列关系①0.21∈Q;②150∉N*;③- 4∈N*;④ 4∈N.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