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 第十一章 独立报业的典范——英国的《泰晤士报》)【圣才出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 第十一章 独立报业的典范——英国的《泰晤士报》)【圣才出

第十一章独立报业的典范——英国的《泰晤士报》一、名词解释1.《泰晤士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上海财大2009年研;暨南大学2009年研;南开大学2005年研]答:《泰晤士报》是一份严肃的高级大报,在世界报坛上具有崇高的声誉,《大英百科全书》不无自豪地称它是“世界第一报纸”,西方新闻学者们也常常称其为现代新闻事业的“鼻祖”。

《泰晤士报》创刊于1785年1月1日,原名《每日环球纪录报》,1788年改为《泰晤士报》,其创办者是约翰·沃尔特,后经多次改革和转手,一直保持着崇高的声誉。

1908年转入哈姆斯沃斯之手,后阿斯特接管该报40年,1960年转入汤姆森之手。

长期以来,《泰晤士报》一直被视为英国的第一主流大报,被誉为“英国社会的忠实记录者”。

1981年,新闻集团的鲁珀特·默多克收购了该报,《泰晤士报》发生了一些变化:编辑风格上,图片新闻更多,社会新闻的比例增多;政治上,渐见亲美国政府的趋势。

2.沃尔特第二答:沃尔特第二是《泰晤士报》创办者约翰·沃尔特的次子,第二代掌权者,他于1803年接管该报,对《泰晤士报》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改革,使该报迈入黄金时代。

他的改革主要有:①实行一种独立的办报原则,率先在英国打出了报刊“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旗号;②建立国内外新闻报道情报网络,提供充足的国外新闻商品,建立起自己的独立完备的海外新闻报道网络;③1810年,拒绝英国政府照例提供的秘密津贴,确立了该报的独立原则;④研制和使用新式印刷技术,该报率先使用蒸汽印刷机和高速轮转机进行报纸印制;⑤实行总编辑制,他先后选择了两位出类拔萃的主编——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德莱恩,他们为《泰晤士报》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3.托马斯·巴恩斯答:托马斯·巴恩斯是《泰晤士报》历史上最伟大的主编之一。

1810年进入《泰晤士报》工作,1817年被任命为该报主编。

他全力贯彻沃尔特第二的独立办报原则,在他的任期里,《泰晤士报》获得了很高的声誉及巨大的成功。

巴恩斯思想自由、处事稳健,在政治上信奉改良主义,在社会上地位显赫,他对广泛、详尽,特别是报道迅速的新闻所给予了充分重视。

在沃尔特第二的一系列改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巴恩斯以自己的所作所为为英国的新闻界“第四等级”的崛起做出了贡献,不但初步确定了《泰晤士报》在社会舆论中强有力的地位,并最终使英国政府公开承认了该报的舆论权威地位。

1841年5月,托马斯·巴恩斯逝世。

4.约翰·德莱恩答:约翰·德莱恩是继托马斯·巴恩斯之后,《泰晤士报》历史上又一位精明能干、才华出众的新主编,《泰晤士报》在他的任期内获得了更大的声誉。

德莱恩与巴恩斯一样,努力在报纸的言论上保持独立性,在新闻的报道中力求全面、详尽、迅速。

在德莱恩执掌权柄期间,《泰晤士报》对英、法、俄三国1854—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的报道使该报的声誉和威望达到了顶峰。

正是在巴恩斯和德莱恩时代,《泰晤士报》奠定了自己的独立报业地位。

该报就独立报业的性质、自由度、职能的一系列权威性阐述,给予英国乃至世界报业以深刻影响。

1877年,主持《泰晤士报》主编工作长达35年之久的德莱恩退休了,两年后,德莱恩与世长辞。

二、简答题1.《泰晤士报》初创阶段大受欢迎的原因。

答:《泰晤士报》创刊于1785年,创办者是约翰·沃尔特,史称沃尔特第一。

《泰晤士报》在初创阶段便大受欢迎,原因如下:(1)《泰晤士报》用新式机器印刷,售价两个半便士一份,比其他报纸要便宜半个便士;而且沃尔特第一注重广告的发行,《泰晤士报》的头版,经常刊登各种分类广告,使得这份报纸一开始便具有某种浓厚的商业气质。

(2)在编辑方针方面,商人出身的沃尔特第一也有自己的理念。

他重视商业性信息。

《泰晤士报》上刊登的关于航运和商业方面的消息比其他报纸都要多,而政治、文化方面的消息却比较少。

沃尔特第一坚持认为,只有迅速、全面地刊登时代的各种情报,并作公正详细的报道,《泰晤士报》才能赚到大钱。

(3)由于英国政府对报纸实行十分严格周密的控制,为了使报纸能够生存下去,沃尔特第一每年也接受政府的秘密津贴,《泰晤士报》在政治上支持政府。

不过,处于报刊声誉等多方面的考虑,沃尔特第一有些时候也敢于直言,顶撞官方,刊登一些犯禁的新闻来迎合公众趣味。

(4)沃尔特第一善于学习和创新。

他特别重视通过刊登“独家新闻”来建立报纸信誉,扩大销路。

2.沃尔特第二对《泰晤士报》的改革。

答:沃尔特第二是约翰·沃尔特的次子,于1803年正式主持《泰晤士报》的工作,通过对《泰晤士报》的多方改革,逐渐使该报迈入了黄金时代。

(1)改革中最为重要的变化就是开始实行一种独立的办报原则,率先在英国打出了报刊“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旗号。

为了独立办报,沃尔特第二设法建立起《泰晤士报》自己的独立完备的海外新闻报道网络,提供充足的国外新闻商品。

1810年,沃尔特第二拒绝英国政府照例提供的秘密津贴,确立了该报的独立原则。

与此同时,独立原则在该报的言论方面也越来越显现了出来。

(2)在新闻写作方面的大规模改革。

沃尔特第二无意于继续雇用那些粗制滥造新闻作品的作者,而是提倡一种具有自身风格和文学价值的新式新闻写作。

为此他先后聘请了一些与他志同道合且极具才华的作者为《泰晤士报》写稿。

(3)《泰晤士报》在印刷方面素来领先。

在沃尔特第二时代,为了提高报纸印刷和发行的速度,不遗余力地研制和使用新式印刷技术。

1814年,该报率先使用蒸汽印刷机;1827年,又采用了四轮平板印刷机;1847年,该报率先采用高速轮转机进行报纸印制,这些革新为当时英国其他报刊所望尘莫及。

(4)创立了总编辑制。

沃尔特不经常亲自主持报社的编辑和言论工作,《泰晤士报》业务上成功的秘诀是沃尔特第二知人善任、网罗精英。

在沃尔特第二主持该报期间,他先后选择了两位出类拔萃的主编——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德莱恩,他们为《泰晤士报》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前者主持《泰晤士报》25年,后者35年,在这60年里,奠定了《泰晤士报》的崇高威望和独立地位。

三、论述题1.试分析《泰晤士报》在当代趋于衰落的原因。

答:在经历了初创阶段的辉煌和黄金时代的尊崇之后,《泰晤士报》开始日趋衰落,原因如下:(1)印花税的废除,报价普遍降低以及廉价报刊的冲击。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特别是在沃尔特第三去世后,随着英国报纸印花税法的废除,英国报纸的报价普遍降低了。

以《每日电讯报》的崛起为标志,迅速地产生了一大批廉价报刊。

在这批大众化廉价新型报刊冲击下,墨守成规、高贵自重的《泰晤士报》的处境日益窘迫,虽然它仍以大量出色的“独家新闻”和巨大的社论影响力占据报坛之首,但它的发行量占优势的时代却结束了。

这是因为该报高额的成本所带来的高昂售价所造成的。

(2)《泰晤士报》的丑闻事件严重损伤了其威望和元气。

1887年,《泰晤士报》为了打击爱尔兰自治运动的首领查尔斯·帕内尔,轻易地相信了一个爱尔兰骗子理查德·皮格特的谎言,用1780英镑的高价从他的手里买下了一批信件,这些信件的内容显示帕内尔对爱尔兰恐怖分子的一次残暴的暗杀活动负有责任。

为了打击爱尔兰自治运动,《泰晤士报》没有经过审慎的核实就匆忙草率地以显著的版面发表了一组题为“帕内尔主义与罪行”的文章,把上述信件作为帕内尔犯罪的原始证据陆续加以刊登,掀起了一场耸人听闻的连续报道和声讨帕内尔的舆论浪潮。

后经调查发现这些信件纯属伪造。

法庭判决《泰晤士报》无条件地从版面上撤销这些信件和相关文章,公开在报纸上向帕内尔道歉,《泰晤士报》总共为此案付出了25万英镑。

报纸声誉遭受巨大损失。

(3)《泰晤士报》固守传统,其主体版面设计风格和样式竟长达一个世纪而未改变。

到1880年时,陈旧保守的《泰晤士报》已显得离时代脉搏相去甚远了。

报纸的里页中挤满了迟到的消息和冗长的政论文章,这些文章排在何处,怎么编排,完全由印刷工人自行决定。

报纸的头版仍保持着传统:用来刊登广告和一些陈旧的新闻,这种状况在20世纪初已很难继续维持下去了。

(4)几易其主,时代和传统的终结。

由于历史的沉重负担——这种负担既有现实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文化传统层面的——《泰晤士报》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中没有很好地确定自己的权威性主流大报地位,总是不断地在商业大报与精英大报之间摇摆不定,并因此而转手于多家买主之间,损害了自己固有的优秀传统,成为了一家在世界报坛上不再具有举足轻重地位与影响的星期天刊。

2.谈谈《泰晤士报》在世界报刊史上的贡献与影响。

答:《泰晤士报》自创办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报刊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贡献和影响主要表现为:(1)《泰晤士报》是一份严肃的高级大报,是英国报业的典范,在世界报坛上具有崇高的声誉,《大英百科全书》不无自豪地称它是“世界第一报纸”,西方新闻学者们也常常称其为现代新闻事业的“鼻祖”。

(2)沃尔特第二和沃尔特第三主持《泰晤士报》的年代,经过几代同仁们的努力,也随着英国的国力而强盛发达,在国内和海外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崇高声誉。

它的社论极具权威性,甚至可使某些小国的内阁因之倒台,故有人将《泰晤士报》尊称为“雷神报”,把它的驻外记者称为“第二大使”。

无论从哪一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泰晤士报》都可以说是当时世界报业中独立报纸的典范。

(3)《泰晤士报》确立了独立办报的原则,树立了严肃大报的形象。

它不依附于政党,保持严肃独立和中立,是与廉价报刊截然不同的英国高级报刊的代表,其办报手法和方针影响了世界。

(4)《泰晤士报》强烈的创新意识。

它不断改进印刷技术和排版方式,革新报道方式,从而保持着其领袖地位。

(5)《泰晤士报》确立了总编辑制的办报方法。

在沃尔特第二掌管时期,《泰晤士报》业务上成功的秘诀是他知人善任、网罗精英,他先后选择了两位出类拔萃的主编——托马斯·巴恩斯和约翰·德莱恩,他们为《泰晤士报》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前者主持《泰晤士报》25年,后者35年,在这60年里,奠定了《泰晤士报》的崇高威望和独立地位。

这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