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析测试方法
Cpsample
DSCsample DSCbas DSCstandard DSCbas
ms tandard msa m ple
Cpstandard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比热测试方法
常用测试方法:
比较法: 较简易,使用较普遍。在温度不太高(如<600℃)、仪器基线稳定的 情况下所得结果与ASTM法相近。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比热测试要点 - 温度程序
比热测试过程中不使用STC选项,不论是恒温段还是动态段。 最好不要从室温开始恒温,选用较高温度(如40℃)开始恒温。 如果一定需要室温的数据,建议使用冷却装置从较低温度开始(如
5℃) 对于比较法,在升温段前建议加上15min的恒温段,或至少保持测试
氧化诱导期 O.I.T.
氧化诱导期(O.I.T.)测定国标方法: ➢ 样品称重:15mg,薄片或碎粒 ➢ 坩埚:敞口铝坩埚(或铜坩埚) ➢ 气氛:O2 50ml/min, N2 50ml/min ➢ 试验温度:200℃ ,可根据氧化时间长短作适当上下调整 典型温度程序: ➢ 升温段(RT → 200℃, 20K/min, N2 50ml/min ) ➢ 恒温段(5min, N2 50ml/min ) ➢ 恒温段(O2 50ml/min )
温度程序:
T t
T0
HR t
2 A s in
t p
t
调制项
TM-DSC
TM-DSC 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
软件演示...
TM-DSC 实验要点
建议使用“修正+样品”模式。不仅扣除基线漂移,而且能够针对基线与样品之 间的相位差进行修正。
使用慢速升温速率:2~3K/min(保证对于需要调制分离的热效应,如玻璃化转 变,在整个转变期间至少有3个周期以上的调制信号可用于完整的傅立叶解析) 。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比热测试原理
使用DSC,通过对已知比热的标准样品与未知比热的待测样品的 测量结果作比较,能够计算未知样品的比热值。 计算原理:
DSCsample DSCbas Cpsample msample DSCs tan dard DSCbas Cps tan dard ms tan dard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结晶度计算操作
软件演示...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关于结晶度计算
1. 面积的计算只能使用“面积”按钮,不能使用“峰的综合分析” 2. 某些材料存在多种不同的结构(如PP存在isot. 与 syndiot. 两种结构),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比热测试温度程序
试验温度程序: 空坩埚 (“修正” 模式):基线测试 Sapphire 标样 ("样品+修正" 模式) Sample 样品 ("样品+修正" 模式)
比较法温度程序示例: (起始升温处建议使用初始等待,以控制起始温度稳定和一致)
前温度与信号稳定。 试样在不出现相变或不可逆变化情况下比热数据一般都是正值, 而且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纯度计算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纯度计算原理
DSC的纯度测试基于这样一个现象:物质的杂质含量越高,熔点越低,熔程越 宽。其熔点的下降与杂质含量的关系满足 Van’t Hoff 方程的如下变换形式: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结晶度的定义
• 一般的结晶性高分子材料均为部分结晶,在室温下内部同时存在晶态区 域与非晶态(无定形)区域。结晶度(Crystallinity)的定义即为室温下 高分子材料内部晶态区域所占的百分比。
• 利用DSC升温熔融曲线,可以计算部分结晶高聚物的结晶度。其计算公 式为: 结晶度/% = (熔融峰面积 - 冷结晶峰面积)/100%结晶材料的理论熔 融热焓
• 冷结晶(重结晶)峰:室温下结晶不充分的材料在升温至结晶温度附近 可能会发生重结晶。最终的熔融峰中有一部分是该重结晶部分的熔融, 为了计算材料在室温下的结晶度,需要把这一部分面积加以扣除(利用 结晶热焓与相应的熔融热焓相等)。
结晶度的计算
A1
A2 结晶度 % = (A1 - A2)/ 100% 结晶材料的理论熔融热焓
ASTM 法温度程序示例: (升温段前后各加一恒温段,针对恒温段的基线差异进行修正)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比热测试与数据分析
比较法 ASTM 法 软件演示...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比热测试要点 - 坩埚选取
参比坩埚与样品坩埚质量相近 基线、标样与样品测试尽可能使用同一个样品坩埚 若需更换坩埚,坩埚质量尽量相近甚至相同 可选坩埚:PtRh、Al、石墨等,不能使用氧化铝坩埚 坩埚必须加盖(屏蔽热辐射的影响)
• 氧化诱导期(O.I.T.)为塑料行业的一种标准测试方法。是在恒温、通氧 的条件下,根据不同批次样品氧化诱导时间(O.I.T.,oxidation introduction time)的差异,来比较材料抗氧性能的差异,以及不同的抗 氧添加剂的抗氧效果等。
• 相关测量标准:DIN EN 728, ISO/TR 10837, ASTM D 3895
样品质量:约 4.9 mg 气氛: O2 (50 ml/min) 加热速率:HR 5 K/min
new
damaged
220
225
• 通过抗氧化性分析, 可以简便地区分新样品和再生样品。 • 与新样品相比,再生样品的氧化温度较低,氧化较迅速。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比热测试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比热测试要点 - 实验操作
坩埚尽量调整至热电偶的正中位置、保持左右对称。 参比坩埚的位置原则上不应再动 样品坩埚更换样品前后位置应尽量保持一致 常用标样:蓝宝石。选择标准:以 Cp标*m标 与 Cp样*m样 相近为佳。 基线、标样测试完后可连续测试一批样品 所有测试在同一天内完成为佳,中间尽量不要插入其他样品。
坩埚:一般用铝坩埚。但对于某些需要经常与铜接触的塑料材料(如铜 导线的外皮),也可用铜坩埚测试,以模拟实际情况(铜坩埚对氧化有 催化作用,所测氧化诱导期一般偏短)
动态升温法:对于很多高熔点和不易氧化的塑料,标准的O.I.T.法( 200℃恒温)并不合适,此时可以考虑使用动态升温法。该方法也同样 适合快速的定性测试。
塑料粒子的国家/国际标准测试方法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氧化诱导期测量与分析
软件演示...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关于氧化诱导期
恒温温度:按标准为200℃。但对于200℃下氧化过慢的样品,可适当将 温度提高(如210℃);对于氧化过快的样品,则可适当将温度降低( 如190℃)
测试完成后,在 Proteus 软件中载入数据,对熔融峰进行分析,并进行纯度计算 。
纯度测试
纯度测试与数据分析
软件演示...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关于纯度计算
如果样品在加热过程中可能挥发,需要将坩埚密闭压制,记录测试前坩埚+样品 的质量,并在测试完成后重新称量坩埚+样品的质量,如果质量有明显变化( >1%,因氧化或挥发引起质量变化),则该次结果作废,需要重新测量。
常规调制设置:周期60s;振幅±0.5K 对于从较低温度开始的测试,为达到振荡型温度曲线的效果,可能需要使用液氮
、机械制冷等冷却设备。
c-DTA 测 试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温度 /℃ 200
180
PE Black - O.I.T. 测试
样品称 重:14.97mg
160
升温速 率:20K/min
恒温温 度:200℃
气氛:N2, 50ml/min; O2, 50ml/min 坩埚:Al, 敞口
140
O.I.T.: 35.8 min
120
100
80
60
30
40
50
60
70
时间 /min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氧化诱导期测试
DSC /(mW/mg) 放热
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5
恒温温度:200℃ 恒温时间:5min 气氛:N2 50ml/min
1.0
0.5
0.0
升温速率:20K/min
-0.5
气氛:N2 50ml/min
-1.0
0
10
20
恒温时间:200℃ 气氛:O2 50ml/min
相应的理论熔融热焓也不同。实际选取时需要注意。 3. Crystngb.cry 表格本身可扩充。对于未列于表格中的材料,可自行查得理
论值并补充到表格中。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氧化稳定性测试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
氧化诱导期 O.I.T.
为了提高纯度分析的准确性,可将几次测量的结果取平均值。
TM-DSC 测 试
NETZSCH Analyzing & 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