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阅读:阅读(名家短文十篇)

精品阅读:阅读(名家短文十篇)

精品阅读:阅读(名家短文十篇)阅读苏童阅读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在阅读中你的兴奋点往往会被触发,那就给你带来了愉悦。

那种进入作品的感觉是令人心旷神怡的。

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形,对于一部你喜欢的书,你会记得某些极琐碎的细节,拗口的人名、地名,一個小小的场景,几句人物的对话,甚至书中写到的花与植物的名称,女孩裙子的颜色,房间里的摆设和气味。

卡森麦勒的《伤心咖啡馆之歌》我读过两遍。

第一遍是高中时候,我用零花钱买了生平第一本有价值的文学书籍,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美国当代短篇小说集》。

通过这本书我初识美国文学,也初读《伤心咖啡馆之歌》。

当时觉得小说中的人物太奇怪,不懂其中三昧。

到后来重读此篇时,我不禁要说,什么叫人物,什么叫氛围,什么叫底蕴和内涵,去读一读《伤心咖啡馆之歌》就明白了。

阅读确实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两年前我读了杜鲁门·卡波特的《在蒂凡纳进午餐》,我至今记得霍莉小姐不带公寓钥匙乱揿邻居门铃的情节,记得她的乡下口音和一只方形藤篮。

问谁木心人文主义,它的深度,无不抵于悲观主义;悲观主義止步,继而起舞,便是悲剧精神。

毋庸讳言,悲剧主义是知识的初级、知识的终极,谁不是凭借甘美的绝望,而过尽其自鉴自适的一生。

年轻的文士们,一个一个都很能谈,谈得亮亮的,陈列着不少东西——冰箱!这些人真如冰箱,拉开门,里面通明,关了,里面就是黑暗。

冷着。

我们最大的本领,不过是把弄糟的了事物,总算不惜工本地弄得差强人意了些——没有一件事是从开始就弄得好好儿的。

也有人认为一切都可以化作乖觉的机器,或者更原始朴素些,把人分类,像秤钮、秤钩、秤杆、秤锤那样搭配起来,就行了。

这样搭配起来的秤,用来称什么呢?称幸福。

就算称幸福吧,称幸福的秤,是幸福吗?你问他,他问我,我问你啊。

进步的危险王蒙人类用各种手段减轻或取代自己的天然义务與必要劳作,过去每天要跑许多路,现在有各种各样的代步工具了。

过去要强记许多知识与信息,现在有就行了。

人们沉醉于海量的信息里,以致许多人患了信息肥胖症。

过去要练功夫,学习阵法、战法,现在都不用了,人们的体能其实是在走下坡路。

过去是母乳喂养,现在被牛奶、羊奶和各种剂合成的婴儿奶粉替代了。

进步是巨大的,竞争是激烈的,科学技术正在取代人的努力,取代勤奋与思考。

不幸的是,辛勤付出的过程中饱含着爱。

当人们掌握了一个又一个先进的技术后,原有的、更接近人类天性的本领与情感,会不会逐渐式微?毫无疑问,科学技术在很多方面可以造福人类。

但是,人们应该有自己的底线:腿应该能够走路、奔跑与跳跃;胳膊应该能够推举重物;手指应该能够精工细作;皮肤应该能够感知冷暖;头脑应该善于和勤于学习、思索、记忆、计算、想象;尤其是心,应该能够爱人,能够付出,能够不忍,能够自省,能够贡献与燃烧。

十九岁以下的誓言才美丽王鼎钧傍晚,雷声隐隐不断,是我今年第一次听到的春雷,温和如在试探。

这声春雷来得太晚了吧,我几乎把它忘记了。

按照农历的节气,通常惊蛰闻雷,现在惊蛰过去已一个多月,连谷雨也被抛在后面了。

听到雷声,老伴流下眼泪。

为什么?她说她记得此生第一次听见雷声是在贵州,大约六岁,她问大人:老天为什么要打雷?她爸爸说:因为小孩不乖。

为了这个流泪?就为了这个。

也许是为了她已是一个乖女儿,可是老天仍然年年打雷。

也许为了她已为人母,而她的父母都老了。

有时候,你的亲人正是难以了解的人。

她泡了一壶茶坐下,我们喝茶,人在喝茶的时候不流泪(喝酒的时候流泪)。

然后她慢慢地说起另一件事。

她来到台湾以后,她的一个同学有了男朋友,这一对小情侣不断偷偷约会。

有一次,雷声打断了他们两人的情话,男孩指着空中说:我若有二心,就被天雷劈死!可是他仍然负了她。

以后她为人妻,为人母,听见打雷,就悄悄地流泪,唯恐誓言灵验,雷真的劈死他。

她还是爱他。

为了变气氛,我们互相挑衅,我问老伴是否也曾有男孩为她发誓,她问我年轻的时候是否也曾为女孩发誓。

没有答案,谁也不需要答案。

我暗想,如果能再年輕一次,我倒希望在雷劈之下有男孩为她起誓,我也曾经为女孩起誓——十九岁以下的誓言才美丽。

反攻与治疗刘墉有位著名的演讲家說,如果他哪场讲失败了,就接着安排很多场,用后面的成功平衡前面的失败;一个有兔唇孩子的家长说,他除了帮自己的孩子矫正,也以余力资助别的残童,心情就变好了;一位丧夫的妇人说,她才办完丧事就冲回医院,帮助得同样疾病的人,因此平复了自己的哀伤。

对厄运,要反攻,要用公爱治疗私爱的失落。

不是不幸古龙有很多人都认为,上天不该将李后主生为帝王的,明朝的陈眉公论其人:天何不使后主现文士身,而必予以天子位?大家读过之后,都会在惋惜中有许多感慨,都觉得他生为帝王,是他的大不幸。

一个艺术家的创作,非但和他的性格才智学养有关,和他的身世境遇心情感怀关系更密切,尤其是文人,把心中之感受,形之于文字,如果你没有那种感受,你怎么能写出那种意境。

李白才高八斗,意气风发,不但是饮者,也是侠客,所以他写出来的诗,如天马行空,如黄河之水,酒香四溢,淋漓尽致。

杜甫就拘谨得多了,他虽然也是饮者,他的诗境却总像是停留在发醉微醺时。

两人之间的這一点不同,当然跟他们的出身和境遇也有相当大的关系。

如果李后主没有天子位,而只有文士身,他怎么能写得出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怎么能写得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可是还未到中年时,已经国破家亡,已经要垂泪对宫娥了,这种遭遇,这种变化,这种心情,这个世上有几个人能体会得到?深笑林徽因是谁笑得那样甜,那样深,那样圆?一串一串明珠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清泉底浮动,泛流到水面上,灿烂,分散!是谁笑得好花儿开了一朵?那样轻盈,不惊起谁。

细香无意中,随着风过,拂在短墙,丝丝在斜阳前挂着,留恋。

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让不知名鸟雀来盘旋?是谁笑成这万千个风铃的动從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摇上云天?本末先后王鼎钧电影的导演、副导演和编剧一块儿商量新片的故事,旁边坐着顾问:主题导航员。

这部片子的情境是,一座别墅为暴徒占据,住在别墅里面的男女老幼都成为命在旦夕的人质。

一个英勇的年轻人决心潜入别墅营救他的亲人,那里面有他的父亲、妻子和孩子。

问题是他只能救出一个,谁是最恰当的人选?编剧说:我们让他先救自己的儿子。

因为这部片子计划打入美国市场,要考虑到一般美国人的观念,老人无用,后生可畏,下一代比上一代重要。

顾问说:我提醒你,中国是一个注重孝道的国家,二十四孝里有一个榜样是郭巨埋儿。

你日后可以生育很多儿女,可是你只有一个父亲。

大家沉默片刻,副导演说:要优先考虑国内的标准,那就让男主角救出父亲,牺牲妻儿,怎么样?导演说:这样的情节很难处理。

这部戏不但要热闹,也要感人。

我们要让观众感同身受,要他们热泪滚滚。

牺牲妻子的情节必将引起女性观众的反感。

顾问说:新女性主义一定会激烈反对,她们的反应很重要。

导演过脸来望着顾问:把妻子救出来怎么样?这一场戏我可以拍得很精彩。

顾问提议:男主角想救妻子,妻子坚决辞让,要丈夫先救父亲。

这样也许可以两面兼顾。

导演摇头说:妻子替公公而死?你怎么让年轻的观众接受?他们会说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

大家很苦闷,良久,编剧忽然叫起来,吓大家一跳。

有了!编剧说,我们把男主角的身份变一下,他不是任何人的亲属,他是一个警员。

他深入虎穴救人,爱救谁就救谁,爱牺牲谁就牺牲谁,观众不会怪他,只要他救出一个人来就行。

导演,你看怎么样?导演拍案叫绝:太好了,这种麻烦事兒应该交给警察去办。

顾问欣然同意:现在困难已经解决,构想成熟,一定可以通过电影审查。

我回去静候新片开机的消息啦。

回头觉张晓风几个朋友围坐聊天,聊到睡眠。

世上最好的觉就是回头觉。

有一人发表意见。

立刻有好几人附和。

回头觉,也有人叫还魂觉,只要睡过,就知道其妙无穷。

回头觉是好觉,这种说法也许并不合理,因为好觉应该一气呵成、首尾一贯才对,一口气睡得饱饱的,起来时可以大喝一声:嘿!八小时后又是一条好汉!回头觉却是残破的,睡到一半,闹钟猛叫,必须爬起;起来后头重脚轻、昏昏沉沉、神志迷糊,不知怎么却又猛想起,今天是假日,不必上班上学,于是立刻回去倒头大睡。

这倒下之际的那种失而复得的喜悦,是回头觉甜美的原因。

世间万事,好像也是如此,如果不面临失去的惶恐,不像遭剥皮一般被活活剥下什么东西,也不会憬悟曾经拥有的喜悦。

你不喜欢你所住的公寓,它窄小、通风不良,隔音效果也不理想。

但有一天你忽然听见消息,说它是违章建筑,市府下个月就要派人来拆了。

这时候你才發现它是多么好的一栋房子啊,它多么温馨安适,一旦被拆掉真是可惜,叫人到哪里再去找一栋和它相当的好房子?如果这时候有人告诉你这一切不过是误传,这栋房子并不是违章建筑,你可以安心地住下去——这时候,你不禁欢欣喜忭,仿佛捡到一栋房子。

身边的人也是如此,惹人烦的配偶、缠人的小孩、久病的父母,一旦无常,才知道因缘不易。

从癌症魔掌中抢回亲人,往往使我们有叩谢天恩的冲动。

原来一切的继续都可能被外力打断,一切的进行都可能被强行中止,而一切的存在也都可能被剥夺成不存在。

能睡一个完美的觉的人是幸福的,可惜的是他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拥有那份幸福,因此被吵醒而回头再睡的那一觉反而显得更幸福——只有遭剥夺的人才知道自己拥有的是什么。

声音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英雄,不应该看他愿不愿意拿自己的生命来搏,而应该看当别人都在惊慌失措甚至做出错误的决定时,他能否保持镇定。

——麦克·莫波格《柑橘与柠檬啊》世上每个人都有一个他知道实现不了的梦想,但他会用一生去希望和等待它的到来。

我们人类因此悲哀,也因此伟大和战无不胜。

——約翰·斯坦贝克我一辈子都喜欢跟着让我感觉有兴趣的人,因为在我心目中,真正的人都是疯疯癫癫的,他们热爱生活,爱聊天,不露锋芒,希望拥有一切,他们从不疲倦,从不讲些平凡的东西。

——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我和这个世界不熟。

这并非是我撕裂的原因。

我依旧有很多完整,至少我要成全我自己。

——北岛《我和这个世界不熟》我想跟这片灌木丛一样,每天在这里抵抗着,既不消失,也不抱怨,更不说话。

它什么都不需要,也不被征服。

——威廉·格纳齐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