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
1.C
2.(1) A B (2) B C (3) A B (4) B
3.(1) B (2) B (3) C (4) B
4.C
5.A
6.D
7.A
(一)
(1)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的差异
(2)第一句话按概括到具体的顺序解说事理。
(3)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
(4)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5)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二)
(1)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
(2)荣枯去来
(3)……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
(4)①传语②暗示③唱歌
(5)A.× B.√ C.√ D.×
(6)B
(7)①杏花开了……②桃花开了……③布谷鸟开始唱歌……
(8)A
(三)
1.B A C
2.销声匿迹: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A
4.时间顺序;举例子
5.不行。
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三
1、南极气候的基本特点是:风大而猛、极度寒冷、变幻莫测。
2、答案示例:(1)新疆某些地区常年多风,当地居民合理地利用风能建立了许多风力发电站,为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服务,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夏秋季节多雨,往往形成洪涝灾害,给人民生活和当地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3、记叙(或叙述)这是为了说明南极风大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或南极大风的威力,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4、举例子列数字这是为了说明南极气候极度寒冷。
5、南极的气候确实显示出不同于其它大陆的威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南极气候将被逐步揭开神秘的面纱,从而造福于人类。
1.给下列各组中加粗的字注音
2.在横线上写出加粗字的意义。
①销声匿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周而复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风雪载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草木荣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年年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词填空。
①于是转入夏季,这是植物________(A.发育 B.培育 C.酝酿 D.孕育)果实的季节。
②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________(A.灵验 B.灵敏 C.灵活 D.灵便)得多。
4.《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
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C.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
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5.“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
A.说明拟人比喻
B.叙述拟人比喻
C.描写对偶拟人
D.抒情比喻拟人
(一)语段点将
首先是纬度。
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A)的日数因季节的(B)而不同。
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
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
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
如要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
(①)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②)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1.给文中A、B两处分别选择恰当词语。
(1)差别(2)差异 A() B()
2.给文中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连词
()
A.虽然但是 B.由于因此
C.可是因而 D.但是所以
3.指出句中加粗词的作用。
(1)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说明的中心是
()
A.纬度
B.物候现象
C.纬度对物候来临的决定作用
D.我国大陆气候显著
5.语段所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迁移过关
即使从科学眼光来看,那构成雪景的一片片雪花也是万姿千态,各放异彩!有的是晶莹一薄片;有的像白亮的银针;有的像张开的小扇子;有的像夜空的星星;有的像交错的树枝;有的干脆像哑铃。
据统计,现在观测到的形形色色的雪花,有一万多种哩!但是雪花有个基本形状是不变的,那就是所有雪花都带有六角形的特征。
即便是针形雪花,也是六根针伸向六个方向。
雪花是六角,这是我国人民最早发现的。
早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即汉文帝时,我国已有“凡草木花多五瓣,雪花独六出”的记载。
这一发现比外国早一千七百多年。
在欧洲,直到1611年,天文学家开普勒才发现雪花是六瓣的。
1.用“‖”把这段文字分为两个层次,并写出层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粗字注音。
①薄片________②记载_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引用作比较
B.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
C.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
D.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
4.说说括号内的词语对该句的作用。
①据统计,(现在观测到的)形形色色的雪花,有一万多种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就是(所有)雪花都带有六角形的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nìqiáo piān yàn chāyùn
二、悬殊显著榆叶梅海棠
三、1.BCA 2.AB 3.BA
四、C
五、D
六、(一)1.(1)B (2)A (3)C
2.销声匿迹:这里指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
翩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3.A
4.时间顺序;举例子
5.不行。
因为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6.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各种自然现象和气候有密切关系,它们好像在提醒农民适时安排农事,起到了语言的作用,所以作者说它们是大自然的语言。
【达标训练】
1.①méng②yùn③nì④qiáo⑤zài⑥yīng
2.①动作轻快的样子。
②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③一个挨一个地。
④满路,有遍地的意思。
⑤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⑥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
开露面。
文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3.物候现象。
略
【能力提高】
1.各段的第一句。
2.①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比低处高的气层叫逆温层。
②冷空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③一般出现在秋冬之交,
尤其是在早晨,天气晴朗,没有风。
3.①举例子②以事实来证明逆温层的存在,从而说明研究“高下的差异”这个因素时,要注意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4.这种特殊情况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太清楚。
5.1921到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7种禾木抽青和开花日期。
6.空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