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九年级化学科目(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成绩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Ca-40 C-12 H-1 O-16说明:答案填在第......,直接填在题目中无效。
.....8.页的答题卡中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请将相应的正确的答案填在第......,直接填在题目中无效)........8.页的答题卡中1.古诗词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①闻气味B.②倾倒液体C.③检查气密性D.④向试管中滴加液体3.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4.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B.闻气体的气味C.插入燃着的木条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5.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6. 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7.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浙江省新昌县生产的药用胶囊中被查出铬超标后,顿时引发人们的恐慌。
已知铬原子的质子数为24,中子数为28,则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52B.28C.24D.48.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导致核电站爆炸,使防辐射成为热点话题。
“吃碘防辐射”的说法造成社会上短暂的“盐荒”。
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碘元素B.碘分子C.碘离子D.碘原子9.由如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A.①④属于同种元素B.③④属于离子C.①易得到电子成为阳离子D.①⑤的结构不稳定10.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型马桶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11.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B.ZnC.N2D.O212.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B.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C.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D.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尽量不选用含磷的洗衣粉13.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浙江省某制药厂生产的药用胶囊中被查出铬超标后,顿时引发人们的恐慌。
铬有不同价态,其中高价铬(六价铬)对身体的伤害最大,下面物质中铬元素为+6价的是( )A.Cr2O3B.K2Cr2O7C.CrOD.Cr14.2011年5月中旬,江苏省丹阳市农业示范园使用“西甜瓜膨大增甜剂”导致许多未成熟西瓜炸裂,西瓜膨大剂的化学名叫氯吡苯脲,化学式为C12H10ClN30,下列关于氯吡苯脲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氯吡苯脲由4种元素组成B.氯吡苯脲中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30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9.5 gD.它是一种氧化物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共42分。
)15.(5分)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表示:(1)氮气________ (2)3个氧原子_______ (3)5个水分子_______(4)4个镁离子________ (5)四氧化三铁________16.(4分)在下列物质中:①洁净的空气②高锰酸钾③硬水④五氧化二磷⑤液态氧⑥蒸馏水。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
17.(7分)基础知识回忆:(1)_____________相同的一类原子叫做元素。
(2)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
(3)保持化学性质最少的粒子是___________。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5)墙外开花墙内香是说明分子_________________。
(6)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_______。
(7)带正电的原子叫做_________。
18.(4分)现有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稀有气体四种物质,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中各种成分可以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
其中(1)________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2)________,燃料燃烧也离不开它;(3)_______虽然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是也有很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电光源等;(4)_____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
19.(5分)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封闭有空气,右端管口跟大气连通。
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5 cm处,实验开始时,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则:(1)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①白磷(温度达到40 ℃时可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恢复室温后,活塞应停在约________cm处(白磷足量)。
(3)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如图所示,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若A电极上收集到了10 mL的气体,则B电极上应同时收集到5mL的气体,由以上现象可得出:(1)A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B电极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B电极产生的气体如何检验:______________。
(2)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21.(6分)原子序数11~17元素的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请结合下图回答:(1)原子序数为17的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最外层有________个电子。
(2)结合上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内容:①原子序数为11的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________;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③原子序数为11、17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
(3)从11~17,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其原子结构呈现出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分)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1)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
该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
(2)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
区分硬水和软水时,可加入_______,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来区分。
(3)生活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在实验室中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净化水,该过程主要是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三、推断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23.(8分)将一种无味的液体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无现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使金属E红热并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D的集气瓶中,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①写出它们的名称:A:B: C:D: E: F:②黑色粉末B在A的分解反应中起作用。
③E燃烧时瓶底放少量的D主要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15分。
)24.(12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装置用序号表示)(1)写出编号为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该装置还缺_________(填一种用品),收集装置是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如果改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
)25.(3分)水(H2O)的(1)相对分子质量,(2)原子个数比,(3)元素质量比。
26.(7分)下图为某钙片商品标签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由__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
(1分)(2)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分)(3)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分)(4)每片钙片中含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2分)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题卡(相对原子质量Ca-40 C-12 H-1 O-16)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本大题包括7个小题,共42分。
15. (5分)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 (5)_______16. (4分) 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质__________________17. (7分)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______ (5)__________(6)________ (7)________18. (4分)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4)_______19. (5分)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6分) (1)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