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计划(依据GB/T-27341-2009-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GB14881-2013-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编制)编制:审核:批准:1.0 修改控制页2.0 目录1修改控制页---------------------------------------------------------2 2 目录---------------------------------------------------------------3 3前言---------------------------------------------------------------4 4 前提计划-----------------------------------------------------------5 4,1 人力资源保障计划-------------------------------------------------5 4.2 良好操作规(GMP)-----------------------------------------------8 4.3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16 4.4 原材料、包装材料安全卫生保障制度---------------------------------36 4.5 基础设施、设备保养计划-------------------------------------------40 4.6 产品标识和追溯计划-----------------------------------------------42 4.7产品召回计划-----------------------------------------------------45 4.8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483.0 前言本防护计划依据依据GB/T-27341-2009-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GB14881-2013-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编制,结合琪瑞食品的实际情况制定。
本计划是琪瑞食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之一,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更新保鲜蔬菜的生产(HACCP)体系所需的资源。
4 前提计划4.1人力资源保障计划1.目的对从事影响食品安全工作的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其获得相关的技能,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2.适用围适用于对承担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体系规定职责的所有人员的培训。
3.职责公司办公室负责人员培训的归口管理工作。
4.工作程序4.1培训、意识和能力4.1.1识别从事影响质量活动人员的能力要求,分别对管理人员、在岗员工、新员工、转岗员工等实施培训要求。
4.1.2 新员工培训a .企业教育:包括公司概况、厂规厂纪、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相关法律知识、食品卫生基础知识、HACCP基础知识、关键岗位HACCP专业知识的培训,入厂一周由办公室组织进行并考核。
b.岗位技能培训:包括岗位作业文件、技术资料、所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技术要求等。
由岗位所在部门负责人组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
4.1.3 在岗人员培训对在岗人员的培训,按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及本部门的培训需求进行。
4.1.4 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由公司办公室组织培训并实施考核。
4.1.5 转岗人员培训按岗位技能培训进行。
4.1.6 每个生产项目开工前必须进行人员的培训,了解本项目的卫生要求以及所遵循的原则4.1.7 评价培训的有效性a、通过考核和业绩评定的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接受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
b、公司办公室每年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及员工代表召开年度培训工作会议,评价培训的效果,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的制定下年度培训计划。
c公司办公室应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业绩的抽查评价,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应及时停职培训或转岗,使员工的能力与岗位要求相适应。
4.1.8公司办公室应建立并保存员工的培训档案。
4.2 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4.2.1公司办公室于每年年底编制下年度的“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下发给各部门。
4.2.2各部门根据“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对需由本部门组织的培训,自行安排并实施考核。
4.2.3按培训计划公司统一组织的培训,由公司办公室组织实施并考核。
对临时增加的培训,公司办公室需提前通知各相关部门,并做好培训前的准备工作。
4.2.4培训时由责任部门组织填写“职工培训签到表”,培训考核完毕后,将成绩记入“职工培训记录表”,并到办公室备案,办公室根据记录情况填写“职工培训登记台帐”作为职工培训履历存档。
4.3培训频次及按排时机4.3.1员工入厂后,首先对其劳动纪律及卫生质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3.2劳动纪律的培训为每年最少一次,一般在年初进行。
卫生质量培训每年2—3次,分别安排在年初、年中及其它时间进行。
4.3.3从事HACCP体系制定及管理的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两次专门培训,分别于年初、年中执行。
4.3.4特殊工种人员如化验员、压力容器操作员等要经过官方的培训并持证上岗。
4.4考核:4.4.1培训时进行记录注明培训时间、培训容、被培训人、培训人及考核结果。
4.4.2考核可分为书面、口头或现场检查方式。
4.4.3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4.5培训监督及检查公司办公室负责对培训安排、效果及考核进行监督及检查。
如发现培训未按计划进行或培训未达到预期效果,责令相关部门追加培训,并将监督及检查情况在培训记录中注明。
4.2良好操作规(GMP)1. 适用围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出口保鲜蔬菜的安全、卫生管理。
2 规性引用文件《食品生产企业通用卫生规》(GB14881-201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CAC/RCP 1 《食品卫生通则》CAC/RCP 1 《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GB/T-27341-2009-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GB14881-2013-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编制3.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的要求3.1 健康要求3.1.1 与生产直接有关的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必要时作临时健康检查。
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取得健康合格证的人员由办公室登记备案。
3.1.2 患有影响食品卫生疾病的人员,如患有传染性疾病、开放性损伤(包括疥、疮或感染性创伤)的人员,或可成为食品、食品接触面或食品包装材料的微生物污染源的人员,在上述疾病病愈前必须调离生产岗位。
3.2 卫生要求3.2.1 进入生产区域的生产、检验及管理人员保持个人清洁。
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带入车间;不得带手表、首饰等饰物,不得化妆。
3.2.2 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须按规定穿着工作服、帽、鞋,头发、衣物不得外露。
3.2.3 所有进入生产区域的人员,必须按照该区域的要求进行洗手消毒,经过消毒池后方可进入车间。
3.2.4 工作服无明扣,前胸无口袋,精加工、粗加工、外围工作服不得混穿。
3.2.5 车间设专职卫生岗,负责监督检查进车间人员的衣着和消毒情况。
3.3 培训及能力要求3.3.1 每年制定和实施职工培训计划,保证不同岗位的人员掌握必要的技能,熟练完成本职工作。
3.3.2 生产负责人应具有相当水平的加工技术、生产管理经验及食品加工卫生意识。
3.3.3 化验室检测人员由专业检验人员或经过培训的合格人员担任。
3.3.4 电工、压缩机工等特殊工种,需按国家要求取得相应书。
3.3.5 车间其它工人应经过必要的技能培训、卫生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4 人员卫生管理3.4.1 进入车间前、双手被污染后或间歇复工前均要洗手消毒。
3.4.2 生产过程中根据各工序要求,按时滚刷头发和洗手消毒。
3.4.3 车间严禁吸烟、饮食、大声喧哗,工作服、帽应清洁,并不许穿进厕所和穿到车间外,不同加工间的工人不得串岗。
3.4.4 设备维修人员进入有卫生要求的区域必须更换符合该区域卫生要求的清洁的工作服。
3.4.5 参观人员进入生产区域必须符合本规要求,参观中不得触摸生产设施及加工品。
3.4.6 现场观察发现患有或可能患有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人员不准进入车间。
3.4.7 要持续对工人进行卫生教育,使其具有优秀的卫生意识和产品防护意识。
4 厂区环境卫生要求4.1 厂区环境4.1.1 工厂外围清洁卫生,无物理、化学、生物等污染。
4.1.2 厂区空地绿化,无开放式排水沟,无杂草,无孳生蝇虫和藏匿鼠类的场所。
4.1.3 办公区、生活区与加工区严格分离,有合理的给排水系统,厂区环境为水泥硬质路面,平整、清洁、无积水。
4.1.4 厂区所有卫生间都有防蝇虫设施,部采用釉面砖铺设,安装有冲水、洗手设施。
4.1.5 工厂的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4.2 环境卫生管理4. 2.1 道路及厂区应随时清扫,保持清洁,厂区路面应维护良好,破损、不积水、不起灰尘。
4.2.2 厂区草坪定期修剪,禁止堆积与生产加工无关的物品,以防有害物滋生。
4.2.3 厂区排水沟定期清理,随时保持畅通。
4.2.4 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5车间及设施卫生要求1.1 车间设施要求5. 1.1 厂房按产品的工艺流程需要及卫生要求合理布置,能有效防止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交叉污染;面积与生产能力相适应,提供足够场地安放设备,存放物料,以利于进行卫生作业和食品安全生产。
5.1.2 结构合理:车间为封闭式。
磨光混凝土地面、白色瓷砖墙面、塑料天花板,都易于清洁,且维护状况良好,设备和管道上的冷凝水不污染食品及其接触面和包装材料,人员通道和设备周围的空间足够、畅通。
5.1. 3 车间排气设施充足、良好,排放方向不会对食品生产造成污染。
5.1.4 车间装有防蝇虫纱窗、软塑料门帘等设施。
车间窗台台面无积水,易清洗。
车间入口处设软塑门帘和杀虫灯。
5.1.5 按照加工流程,根据不同的清洁程度,分设与加工间相连的更衣室,更衣室配备有加工人员数目相适应的便鞋架、水鞋架及挂衣帽架等更衣设施,个人衣物与工作服分区域挂放,避免交叉污染;更衣室每日进行紫外灯消毒,并保持清洁卫生,通风良好,有适当照明。
5.1.6 设有与加工间相连的卫生间,设脚踏式水冲装置,污水排放畅通,并设有洗手消毒设施、干手器等,由专人负责卫生间的清扫消毒。
卫生间有良好的排气和照明设施。
5.1.7 在加工间入口处设置独立的洗手消毒间,安有足够数目的洗手、消毒及干手设施。
采用脚踏式水龙头,在洗手盆的上方贴简明易懂的洗手消毒方法标识。
洗手池以不锈钢钢材料制成,易于清洗消毒,配有洗手用的无味皂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