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则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准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训练学生朗读水平。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水平。
(4)理解“沿、际、信”3个生字,会写“沿、际、信”等六个字。
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观察法、演示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明白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有以为是,是不对的。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提示“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意思。
四、教学准备:青蛙、小鸟、井图片大而薄的书或纸五、教学过程:(一)、做一做——游戏导入,分散难点1、喜欢和朋友做游戏吗?(喜欢)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新朋友是谁?(师在黑板上贴“青蛙”和“小鸟”图)2、我们怎么和它们做游戏呢?请大家拿出桌上的纸,像老师一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孔看黑板,说说你现在看到的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3、你看,我们的朋友青蛙张大着嘴,好像在说:“朋友们,你们观察真仔细。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3 坐井观天。
(板书:坐井观天)4、结合字形说说观是什么意思?那什么是“坐井观天”呀?请大家翻开语文书,看看书上的插图说说。
(坐在井里看天)5、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分段朗读,评价,正音。
6、检查字词。
出示词语“小鸟青蛙不信大话弄错井沿抬头无边无际自读词语,开火车检查。
齐读词语。
沿际信怎样记?扩词。
指导书写。
7、呀,青蛙还没坐到井里呢,谁来帮帮它?(学生贴井图)这井呀,就好像是我们刚才卷起的纸筒,大家猜一猜,青蛙坐在井里看到的天会有多大?(板书:井口那么大)这是怎么回事(青蛙坐在井里,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8、瞧,我们的另一位朋友小鸟飞来了,它边飞边叫,好像在说:“小朋友们这么快就知道了青蛙出错的原因,真了不起!可我们的朋友青蛙还不知道呢!它一直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为这事,我还和它争论了起来。
”小鸟在哪个地方和青蛙争论,请大家默读第一自然段回答。
(井沿)井沿是哪个地方?在书上指一指,上台把小鸟贴在井沿上。
(二)、读一读——朗读对话,探究重点1、好,故事就从这儿开始了。
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2——7自然段,并用不同的标记把青蛙和小鸟说的话画出来。
边读边体会:它们到底在争论什么?指名说。
(板书:天有多大)2、它们是怎么争论的?指名读争论的话。
3、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读后讨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是什么?4、请一个同学代表青蛙把观点亮出来。
(齐读青蛙的观点第四段)“那么远”指多远?(一百多里)请全体起立,表演小鸟来飞了一百多里,飞时别忘了看到了哪些地方?(“小鸟飞呀飞,它飞过……飞过……飞过……就这样飞了一百多里。
小鸟真是见多识广)小鸟说自己飞了一百多里,可青蛙却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这是什么意思?(请选择1、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2、天有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所以,青蛙对小鸟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大话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说法吗?自由读青蛙的话,能够加手势。
谁愿读青蛙的话?他要是读得好,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表扬他,好吗?齐读。
5、这不过青蛙的观点,小鸟的观点呢?谁愿代表小鸟把观点亮出来?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除了天无边无际(板书:无边无际),生活中还有什么无边无际?海洋无边无际、沙漠无边无际、森林无边无际……6、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看法完全不同,谁也说服不了谁,它们又继续争论起来。
小组合作,直接读第6、7自然段的对话,也可找你的好朋友争论争论,注意提示语,读好争论,演好争论。
指名读,读得怎样?(要先笑后读,要读快点)男女生再读。
(三)、演一演——扮演角色,领悟寓意1、现在,我们知道了它们是怎么争论的了,你能把它们怎么争的演出来吗?小组内试着演一演。
指名演。
2、他们争呀争呀,到底谁对呢?(小鸟)3、青蛙明明错了,却听不进小鸟的话,还自以为是。
如果你这时刚好路过这口井,你肯定有话想对青蛙说。
说什么,小组内准备一下,好吗?交流。
4、小结:看来,一个人的理解的形成确实与他所处的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青蛙如果不是天天坐在井里,怎么会误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小鸟整天飞行在天上,对天的理解和了解当然就胜过了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井底之蛙了。
(板书:目光短浅、自以为是)5、今天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故事,我国的成语故事可多呢。
你能把课前搜集的其他成语故事的题目说给大家听吗?6、要知道成语故事的内容,老师建议大家读一读《成语故事》这本书。
其实,要开阔自己的眼界,获得更多的知识,除了看书外,还能够请教大人、上网查询等等。
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我们可不能做井底之蛙,我们要做一个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的人。
(板书:要开阔眼界,做见多识广的人。
)7、齐读板书:我们不要坐井观天,要开阔眼界,做见多识广的人。
(这就是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写一写——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把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写出来。
六、板书设计:13 坐井观天小鸟无边无际开阔眼界见多识广争论天有多大青蛙井口那么大目光短浅自以为是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13课《坐井观天》。
教材分析:《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理解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这个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
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
比如学做操时,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刚开始学做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的动作都学会了,等到要自己单独做操时,才明白好多的动作做得不对。
所以,实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设计理念: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
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能够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所以,朗读、质疑、讨论、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1、理解本课中的生字新词,准确书写。
2、培养学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水平。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
2、准确流利地朗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流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谜语:大眼睛,宽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考虑到低年级的孩子认知比较直观的特点,上课开始,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则谜语。
让学生猜谜导入新课《坐井观天》,轻松自然地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2、质疑课题。
(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二、整体感知,多样识字。
(一)初读课文1、自由读。
小朋友们,下面大家就自己读读这个小故事。
(鼓励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怎么办?(能够拼读拼音、查字典、问老师、问小朋友……)(在刚刚打开课本的时候,我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读课文,争取读准确。
具体要求是不理解的字能够能够拼读拼音,能够问前后桌的同学,能够查字典,生字要多读几遍。
)2、同桌读。
同桌两个互相读读课文上的生字,要相互交流一下识字方法,再多读几遍。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随机评价。
小朋友们刚才读得非常专心!哪位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课标中指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学生读书和识字这个环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的合作水平也得到了培养与提升。
)(二)多样识字。
1、带拼音读生字。
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现在一定能准确叫出生字宝宝的名字了吧!瞧,他们正向我们招手呢!谁先来?(点击课件:带拼音读生字)如果小朋友读对了,我们就跟着读一遍。
2、去掉拼音,自读生字。
这次,摘掉了拼音帽子,你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点击课件:去掉拼音读生字)自己读读看。
谁会读?3、交流识字方法大家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生交流:通过观察插图,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理解‘沿’;用熟字加偏旁理解了‘际、信’;际和信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忆……)看来大家掌握地识记生字的方法还真很多,真是些细心的好孩子!4、魔方游戏巩固词语。
老师快速旋转魔方,学生抢读魔方上的词语,看看谁读得又对多快。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个人拼读、小老师领读、去掉拼音自渎、交流识字方法、游戏巩固识字等,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识字。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理解了生字,我们再来读课文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交流。
A、学生交流:课文写了小鸟和青蛙争论天的大小的事。
(引导学生明确小鸟与青蛙所处的位置,在黑板上用简笔画表示出。
)B、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
(板画:一口井,引导学生明白青蛙与小鸟的的位置。
直观地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
这样学生既巩固了字音,又理解了字义。
)C、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共实行了几次谈话?(三次)第一次对话:(课件出示)小朋友们请看插图,读读青蛙与小鸟的对话。
(师适时点评:青蛙应读出问的语气,小鸟应该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过渡:青蛙对小鸟的回答赞同吗?来,我们一起读读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1、小朋友们,从他们的第二次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相机知道理解“大话、无边无际”。
——大话是什么话?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课标中强调,低年级要重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指导朗读第二次的对话。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
对本课的学习,我注重在指导朗读上下工夫,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第三次对话:(课件出示)1、请小朋友们读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同桌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
2、哪位小朋友来读读青蛙的话?交流:“天天”是什么意思?(每天)3、青蛙和小鸟对话时,他为什么笑呢?(青蛙坚信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读出青蛙的自信,谁愿意试试?展示朗读。
4、我们再来听听小鸟的回答。
最后小鸟是怎么做的?读读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而诚恳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