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
一、节日介绍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西方传统节日,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美国各州临时决定。
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 [1] 。
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
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1879 年加拿大议会宣称11月6日是感恩节和全国性的假日。
在随后的年代,感恩节的日期改变了多次,直到在1957 年1月31日,加拿大议会宣布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感恩节。
[2] 除了美国、加拿大,世界上还有埃及、希腊等国家有自己独特的感恩节,但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却与感恩节绝缘 [3] 。
也有学者倡议设立“中华感恩节”,以弘扬传统文化。
二、活动目的
1、感受中西方的文化和风俗。
2、根据新颖的活动设计,让幼儿感受到游戏的乐趣。
3、通过开展感恩父母活动,让幼儿与家长一起体验不一般的快乐,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机会。
4、培养幼儿爱动手做的兴趣,亲身体验感恩的重要性。
5、通过活动促进新生家长报名。
一、活动主题
XX古朝文化,感恩亲情常伴
二、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分线上,线下双向进行:
三、活动流程
11月1号:
制作邀请函,最美亲子照评选和免费DIY亲子相册通知;11月23日:
确认来参与活动的家长名单和人数;
11月25日:
开始装修和布置园区;
11月26日感恩节:
上午:9:00-12:00 布置园区,孩子正常上课
下午:14:00-14:30 接待家长;
14:40-15:00 孩子穿上汉服和园长开始仪式;
15:00-15:30 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饺子和绿豆糕,交由师傅蒸煮;
15:30-16:30 集合舞台看礼仪表演和古人上课摇头朗诵经典;
16:30-17:00 孩子亲手喂家长吃自己做的食物;
17:00-17:30 活动结束,园长致辞做口碑;
17:30-18:00 欢送家长和孩子放学;
四、物资准备
五、前期准备
六、活动当天安排
七、活动结束安排
八、活动注意事项
1、物资的准备在活动开始前一个月准备齐全,物资做好备份,有些有时间限制的,可以看着时间进行采购;确保物资供应足,活动正常进行;
2、人员安排,策划方案确定下来就要安排好;确保每个环节有对应的人负责;
3、活动过程中,孩子和家长的安全永远放在第一;
4、活动过程中要安排安保人员巡逻,时刻留意家长和孩子的安全;
5、每个活动项目都要沟通清楚后在落实,确保活动的质量;
6、全程安排摄影人员,负责摄影和录像,安排人员在活动过程中,对家长和孩子进行采访(录像);
九、学堂表演
一、礼仪表演
1、拱手礼
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形。
向前推,不躬身。
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低于胸。
日常相见礼,送别礼。
2、揖礼
在胸前抱手,轻于抱拳,重于拱手。
略躬身或不躬身。
用于日常行礼,敬长上,同学朋友互敬。
3、一拜礼(拜礼)
展臂,至胸前合,拢手。
男左手前,女右手前。
躬身(30度)。
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
用于初相见,敬长上,行家礼。
只行一个。
常规大礼。
4、两拜礼(再拜礼)
展臂,至面部前,拢手。
躬身(45度)。
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
用于向长上行大礼。
一般行一个,叫“拜”。
最多行两个,叫“再拜”。
5、三拜礼(再拜额手礼)
立定,挺身,庄重。
“双手附心。
”双手附在胸腹之间,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
叠并,两肘与手成直线。
双手表示“与天地合其德”。
天德
大刚健,大恒久,大信用,大起始。
地德大承载,大包容,大丰富,大付出。
两德兼备而各有显。
显德可以因时因境而变化。
“高揖。
”双手向前上方推出,推至额头前方,两臂伸直。
“行礼(拜)。
”头、颈、手臂皆不动,腰部下躬,深躬(90度)。
“兴。
”起身,双手升至额前。
“再行礼(再拜)。
”
“兴。
”
“额手。
”双手贴向额头,再推出。
“三行礼(三拜)。
”
“兴。
”
“礼成。
”双手复位,至胸腹间。
用于敬天地祖先先师,特定场合敬父母,行人生大礼。
用于集体行大礼。
大礼站着行要行三个,叫“再拜额手”,相当于古代的“再拜稽首”。
6、叩首礼
古人因为席地坐在小腿和脚后跟上,叫“踞”、“正坐”,行这个大礼很方便。
古人行的最大礼是“再拜叩首礼”。
先踞坐下去,挺直身,臀部不要离开小腿,也就是不要跪起来。
先行拜礼,行两个。
拜礼的动作是,双手在额前揖起,下落,手拜至前面地面,身子随手
臂前倾。
行第三个礼时,两手下行,分开,手心向上。
躬身,手背贴在侧前方地面上,额头叩至地面。
第三个礼仪动作也可以双手不分开,额头叩至手心。
这三个礼仪动作表示越来越敬。
今人可以再拜叩首,也可以只行一个叩首礼。
站着行就是“再拜额手礼”和“额手礼”。
三,表示多,再多也还是三。
只用于特定大礼,如敬天敬地敬祖先,特定场合敬先师,特定场合敬亲生父母辈祖辈,结婚那一天夫妻对拜。
不可以随便行。
随便行是亵渎礼仪,亵渎对方。
7、执手礼
双手平伸并出,晚辈手心向下,长辈手心向上,长辈握住晚辈的手。
长辈可以坐着,执晚辈之手。
家庭礼仪。
结婚时夫妻礼仪。
8、交手礼
仅用于生向孔夫子行拜师礼时,师代孔夫子还礼。
孔子像上,孔夫子用的是这个还礼动作。
双手在胸前交叉叠并,推出,平示。
师不能随便还这个礼。
9、鞠躬礼
垂手,躬身。
鞠躬幅度可大可小,越下越敬。
颔首、躬身,长者用于还礼。
10、附手礼
双手附胸腹间,上手男左女右。
行大礼前站姿,升国旗站姿。
表示诚意正心。
握手、挥手、摆手、招手、拥抱、起身、鼓掌、点头、躬身、应答、微笑、示请、示让,也是礼仪,属于“仪”、“貌”的范畴。
以上礼仪动作看似复杂,而平常只用朋友间平等对等的拱手礼和敬长的一拜礼。
对方怎么行,自己怎么还,很简单。
礼的规则是有来有往,双向对等、有序有位。
对方行礼,必须还礼。
无论地位多高,辈份多长,都要还礼,否则就是失礼和无礼。
应答、点头、躬身,都是还礼。
给天地祖先先师行礼,天地祖先先师不还礼。
因为他们一直在对我们“施礼”,我们只是在还礼,报答。
礼仪动作根据礼仪的两个基本价值规则和礼义而生而定。
以上只是基本规范。
礼仪动作可以有变化。
各地文化、风俗、习惯不同,礼仪动作也有差异。
有基本定式,又有不同,才能区别,才能适宜。
日本、韩国、其它儒教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保留有儒教文化传统,都是儒教文化的支脉。
按自己的传统行礼,这样就有别有位了,适宜了。
中国大陆地区,礼仪被君权弄到极端,如今业已中断,要回到周礼的本原,结合西方文化的成果,制定礼仪,接通古今中外。
各地实行起来还可以有差别。
新礼继承古礼,礼仪动作拉开人的距离,使互敬。
同时发展变化,顺应人心,拉近人的距离,增加“执手”礼,使互爱。
通两得中合宜。
礼仪动作一改卑下之相,乾德刚毅正大,坤德典雅尊贵。
行礼人乾坤合德。
总结
礼的内在规则:施报双向,平等对等,有序有位。
礼的功用是:礼生敬,敬生情,敬情生神圣。
礼生之敬,可移于工作、学习、待人,敬业、敬事、敬人、受敬,人是一流人。
人失去了礼仪、仪式,也就没有了敬,凡事皆不敬,成了二流三流人。
祖先的礼仪动作,先使人生敬。
握手只能生情,不能生敬。
升人品,提国格,非礼不能。
礼以直道为中,兼行重道,兼行恕道。
施(始)的规则:卑己尊人,行敬让之道。
二、古人上课摇头朗读
1、盘腿而坐
2、手拿古文经典
3、边读边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