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婚姻家庭法学案例篇一:婚姻家庭法学案例作业《婚姻家庭法学》作业1.1997年9月,王红与李辉结婚。
婚前,王红、李辉分别拿出3000元和1000元的个人积蓄,共同购置了生活用品,有电视机和家具等。
结婚时,王红父母赠送洗衣机一台;李辉父母赠送王红首饰若干。
20XX年,王、李因长期两地分居感情发生变化,见面争吵不休,以至双方极少互相探望。
王红见别人生活逐渐富裕,而自己则太清苦,于是经常举债,改善生活,先后借款2.5万元装修了房屋,重新购置家具,添置衣物等。
后王红父亲患重病期间,王红又借债5000元为其治病,20XX年1月双方协议离婚,但对财产分割和债务清偿有争议。
问:财产如何分割?债务如何清偿?请说明理由。
答:财产分割(1)夫妻共同财产有:结婚时王父母赠送的洗衣机一台。
理由: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第四项规定,王红父母赠送的洗衣机是对夫妻两人婚姻存续期间的赠与,因此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前,王红和李辉分别拿出的3000元和1000元个人积蓄共同购置的电视机和家具等为夫妻共同财产。
理由:因为用个人积蓄购置的电视机和家具等是为维持家庭生活为家庭生活共同服务的,因此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2)个人财产有:李辉父母赠送王红首饰若干属于王红的个人财产。
理由:根据《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李辉父母明确确定首饰若干是赠送王红,因此,首饰若干属于王红的个人财产。
关于债务清偿:(1)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一方或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维持家庭生活,或者为共同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
王红为患病的父亲借款5000元治病是为家庭生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是其履行赡养义务治疗疾病所负的债务,因此这5000元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以夫妻双方共同财产清偿。
(2)夫妻个人债务:是指夫妻一方婚前或者婚后以个人名义所负与共同生活无关的债务。
根据《婚姻法解释(二)》和1993年《离婚财产分割意见》的规定,其他应当由个人承担的债务,如为满足私欲而挥霍所负的债务。
材料中王红为满足私欲贪图享乐为改善生活所挥霍的2.5万债务为她个人的债务,应以王红的个人财产清偿。
2.江某与吴某在同一公司工作。
两人于1994年1月开始以夫妻名义同居。
公司的同事都认为两个人是夫妻。
1995年12月,江某生下了一个女孩,为了孩子的将来,江某向吴某提出要去婚姻登记机关履行结婚登记手续,吴某却一再推托。
扛某起了疑心,遂去吴某家乡进行调查,才发现吴某在家乡早于1989年12月与同村赵某结了婚,两人履行了结婚登记手续,还在婚后第三年有了一个儿子。
江某感到自己受了骗,于1996年3月向法院起诉离婚。
试就本案情节,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1)江某与吴某的同居关系是否构成事实婚姻?答:事实婚姻是指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男女,未进行登记,即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的两性结合,而且还要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划定的时间。
事实婚姻构成要件有四个,其中有一个为其主体为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
材料中江某与吴某虽以夫妻名义同居,且公司的同事都认为两个人是夫妻,并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划定的标准,但是并不符合事实婚姻的主体要件,因为吴某是有配偶的当事人,已于1989年12月与赵某结婚。
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为事实重婚。
所以,江某与吴某的同居关系不构成事实婚姻。
(2)应如何处理江某孩子的抚养问题?答: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1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因同居关系而产生的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根据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首先按双方协议处理。
没有协议、协议不明或协议无效的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并照顾无过错方和抚养子女方的权益。
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应由母方抚养。
①、1993年《子女抚养意见》规定:两周岁以下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材料中江某的孩子属于两周岁以下,出于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应由江某抚养。
②、材料中江某的孩子属于非婚生子女,我国《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父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吴某对于与江某所生的孩子他虽不直接抚养,但应负担其女的抚养费。
3.李威3岁时,其生父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直未对李威尽抚养教育义务。
李威4岁时,生母与生父离婚并与继父结婚。
继父抚养李威至独立生活。
20XX年李威生父刑满出狱后,无生活来源,继父长年病瘫在床,母亲从事家务无收入,三人均要求李威赡养。
问:李威对三位老人是否有赡养义务?请说明理由。
答:李威对三位老人有赡养义务。
理由:依我国现行《宪法》第49条第3款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现行《婚姻法》第21条第1款中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1)赡养扶助父母无期限且不得附加任何条件。
材料中李威生父因客观原因也就是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直未对李威尽抚养教育义务,但根据法律规定子女在成年后仍应对父母履行赡养扶助义务;其次李威生母虽与生父已离婚,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因此李威对生父生母有赡养扶助义务。
(2)现行《婚姻法》第27条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
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已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属于拟制血亲关系,具有与自然血亲父母子女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中继父抚养李威至独立生活,他们之间形成抚养教育关系,已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属于拟直系血亲关系,因此李威成年后要对长年病瘫在床继父进行赡养扶助的义务。
综上所述,李威对三位老人均有赡养义务。
篇二:电大《婚姻家庭法学》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汇总案例:1、秦某的妻子去世时留下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女儿已工作,儿子上初中。
两年后秦某与苏某认识,交往半年后结婚,婚后共同将儿子抚养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20XX年11月秦某因病去世,苏某因生活困难便要求秦某的女儿和儿子每月分别负担其赡养费300元,遭到拒绝后,苏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法院应如何处理?法律依据是什么?女儿没有赡养义务,儿子应负担赡养费。
2、王某与张某于1990的结婚,1993年五某因病从部队转业,带回转业费2000元,医疗费5000元,1994年8月张某父亲去世,分得遗产5000元,1994年12月王某与张某离婚.1.转业费2000元是夫妻共同财产,归双方共同所有;2.医疗费5000元是王某个人的财产;3.张某5000元遗产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有,是夫妻共有财产;4\夫妻共有财产共计7000元,平均分配,医疗费5000元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归王某个人所有.3、林#(男)25岁,一九六二年刚满1岁时,因父亲去世,母亲与外乡的林平#结婚,他便随母亲与继父一起生活,改名林#.二十多年来与老家的亲友断绝往来.一九七九年,林#考入县高中,与同班女同学陈#关系较好,高中毕业后,二人确立了恋爱关系,双方父母也积极支持.一九八五年,陈同其父母到林家作客,聊起家常,方知林的母亲与陈的祖母是同胞姐妹,林与陈的父亲是姨表兄弟,林与陈是表叔与表侄关系,二人能否结婚,双方家长都认为不同辈份不能结婚.1.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批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旁系血亲,无论辈份是否相同;计算旁系血亲代数是从两个旁系亲属分别往上数至双方同源血亲,其本身为一代,如果两边数目相等,则任何一边的数目即为他们的代数,如果两边不相等,则以大的数目为其代数.案中林#陈#,从林#往上数至双方同源的血亲即林#的外祖父母,为三代,从陈#往上数到双方同源血亲即陈#的外曾祖父母,为四代,所以林#与陈#是同源四代以内的旁系血亲.2\林#与陈#不属于婚姻法所规定的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因而可以结婚.3.辈份不并不影响林#与陈#结婚,只要不是法律所禁止的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那么法律就不干预辈份不同的人结婚.四、案例分析题1某甲已婚。
某日,在外出游玩时,某甲与某乙一见钟情。
某甲对某乙谎称未婚,返程后与某乙在教堂举行婚礼。
此后,二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后某甲之妻找上门来,某乙梦醒,遂不愿与某甲共同生活。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某甲与某乙的关系如何处理?1按照一夫一妻原则,有配偶者只有在婚姻终止,即配偶死亡或依法离婚后始得再行结婚,否则便构成重婚。
我国《婚姻法》第3条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禁止重婚。
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禁止家庭暴力。
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按照有关司法解释,对重婚应作实质意义上的理解。
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登记结婚的,固然是重婚;虽未登记结婚但确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也构成重婚。
如果说前者可称为法律上的重婚,那么,后者可称为事实上的重婚。
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后,我国对未办结婚登记的事实婚姻已从有条件地承认转为不承认,但是,上述事实上的重婚仍应按重婚论处。
在重婚关系中,一方或双方的合法婚姻并未基于法定原因而终止,正因为合法婚姻继续存在,故发生于后的违法结合应以重婚论处。
重婚是对一夫一妻制的严重破坏。
我国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重婚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
本案中,某甲对某乙谎称未婚,而与某乙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构成重婚。
重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法律效果:(1)在民事上,重婚是结婚的禁止条件(婚姻障碍)、婚姻无效的原因。
前婚尚未终止又申请结婚的,不予办理结婚登记;已经构成重婚的,应依法确认其无效。
(2)在离婚时,重婚也是引发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根据,我国《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3)在刑事上,犯重婚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按照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就本案而言,某乙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解除同居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条规定:“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但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同居关系,属于婚姻法第三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依法予以解除。
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者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某甲之妻如果向某甲提出离婚,得依据《婚姻法》第46条请求损害赔偿。
2某甲与某乙于2000年结婚,婚房由某甲购买(价值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