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馆脚手架施工方案

体育馆脚手架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版)(JGJ130-2001)1.3《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1.4《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京建施[2003]1号)1.5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1.6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综合教学楼工程施工图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2.2设计概况3.施工安排3.1材料准备3.1.1脚手架材料要求1)钢管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 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脚手架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钢管。

钢管应平直光滑,无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

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并严禁打孔。

2)扣件采用可锻造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无出厂合格证、表面有裂纹变形、锈蚀等质量问题的严禁使用。

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拎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脚手板采用冲压钢脚手板,其规格为长度3000mm、厚度50mm、宽度250mm,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要求有产品合格证,表面锈蚀斑点直径不大于5mm,并沿横截面方向不得多于3处,表面应冲有防滑圆孔。

4)安全网必须是经国家指定监督检验部门监定许可生产的厂家产品,同时具备监督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同时符合《安全网》(GB5725-85)的规定。

立网采用1800×6000全新阻燃密目网,水平兜网采用2500×6000m网眼为50mm安全网。

3.1.2材料准备3.2技术准备施工前仔细查阅图纸和现场,做到搭设脚手架前心中有数。

3.3人员准备及证件办理3.3.1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达到无伤亡事故的必然保障,也是项目部创建“文明现场”、“样板工地”的根本要求。

为此项目经理部成立以生产副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其机构组成、人员及责任分工如下:组长:段平(生产经理)——负责协调副组长:何颖秀(总工)——技术部署杨刚(工程部经理)——现场施工总指挥组员:刘宝力(技术部经理)——方案编制、技术交底朱三林(责任师)——现场施工的协调宋绪东(安全员)——现场施工指挥、安全巡视和检查施工手续及证件所有架子工必须具备《北京市特种作业操作证》、《北京市安全资格上岗证》(接受相应三级安全教育)等准许施工证件。

架子工必须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不够等不得从事脚手架搭设。

3.3.2管理人员及劳务人员培训、教育全体管理人员除每年参加年审及其教育外,每周一都参加经理部组织的教育。

架子工进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相应考核,每周一参加经理部组织的教育,必须建立班前会,并有会议纪要。

3.3.3人员准备4.施工方法4.1脚手架布置根据本工程概况,体育馆结构高度为20.05m米,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建筑物四周搭设落地式、全高全封闭的扣件式双排单立杆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此架为一架三用,即用于结构施工和装修施工,同时蒹作安全防护。

4.2落地式脚手架设计立杆纵向间距l a=1.5m,横向间距l b=1.05m,内立杆距建筑物外皮b1=0.25m。

脚手架步距h=1.8m,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5m,脚手板铺设处设置支承小横杆。

建筑物与脚手架连接点:竖向间距为层高,水平间距L1=8.1m。

脚手架均布施工荷载:结构为3KN/m2,装修为2KN/m2。

结构及装修施工阶段操作层均为一层。

4.3落地式脚手架构造4.3.1地基处理:肥槽回填土外墙800范围内采用2:8灰土、800范围以外采用素土分层夯实,密实度采用环刀取样进行试验,四周外脚手架以回填土面作为基础,所有的基础必须平整,基础底座下设置垫板,其厚度不小于50mm,布设必须平稳,不得悬空,并在四周距脚手架外立杆50cm处设一浅排水沟。

4.3.2立杆整个楼的脚手架采用双排单立杆,立杆顶端高出结构檐口上皮1.5m,起步立杆长为6m和4m (将接头错开),以后均用6m杆。

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接头,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能设在同步内,错开距离≥500mm且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既600mm,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或遗漏。

4.3.2大横杆大横杆长度为6m,布置在立杆内侧,小横杆之下。

与立杆交接处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遗漏。

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与相邻立杆距离≤500mm。

相邻大横杆的接头必须相互错开且不小于500mm,不得出现在同步同跨内,接头与相邻立杆距离≤500mm。

同一排大横杆水平偏差≤50mm。

4.3.3扫地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板上皮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紧靠纵向扫地杆固定在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在纵向扫地杆之下。

4.3.4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搭于大横杆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紧,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沿应大于100mm,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0mm,并在相邻立杆之间加设1根或2根支承横杆(铺设脚手板用),使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500mm。

为了使立杆在受荷时偏心减小,小横杆上下步应交叉设置于立杆的不同侧面,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拆除靠近主节点位置处的小横杆。

4.3.5剪刀撑沿脚手架两端及转角处起搭设剪刀撑,剪刀撑每6步4跨设置一道,斜杆与水平面夹角为45°—60°,在外侧立面沿架长及架高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采用单斜杆,底部斜杆的下端应置于垫板上。

斜杆接长采用转扣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扣件不少于2个,剪刀撑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或小横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应增加2—4个扣结点。

4.3.6联墙杆采用φ48×3.5钢管,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300mm 。

从第一步大横杆处开始设置,竖向间距为3米,当柱距为7.2米时,为每柱做一拉结,当柱距为8.1米时,在柱中间的地锚上增加拉接点。

横向间距为8.1m 。

连墙杆呈水平设置,一端用直角扣件与脚手架内、外侧立杆扣紧,另一端用内外双直角扣件扣紧在柱子上的别杠上,连墙杆的连接构造见下图:4.3.7防护设施脚手架要满挂全封闭的密目网,密目网采用1.8×6.0m的规格,用铅丝绑扎在大横杆外立杆里侧。

作业层网应高于平台1.2m,并在作业层下步架处设一道水平兜网,在首层架内处设平网,往上每隔1层设置固定网一层,施工层应设随层网。

作业层脚手架立杆于0.6米、1.2米处设置两道防护栏杆,底部外侧面设不小于18cm高的挡脚板。

4.4脚手架出入口的构造体育馆该出入口设在北侧○2’-○3’轴之间,挑空两根立杆、跨越三步三跨,大小4.5m×5.4m (宽×高)。

出入口处再搭设6×4.5m×6m(长×宽×高)的防护棚,上铺50 mm厚的双层脚手板。

出入口两侧的内、外排单立杆处分别增设一根立杆,并高于门洞口1-2步,立柱用短管斜撑相互联系。

上方悬空立杆处增加两根斜杆,斜杆与各主节点相交处用扣件固定。

洞口上方增设两道横向斜撑,应伸出斜腹杆的端部,以保证立柱悬空处的整体性。

门洞口两侧分别增加两根腹杆,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部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在15CM内,当斜腹杆在1跨内跨越2个步距时,应在相交的大横杆处增设一根小横杆,将斜腹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斜腹杆宜采用通长杆件,必须接长时用对接扣件连接。

4.5落地式脚手架搭设4.5.1脚手架基础处理脚手架的底部应加设立杆垫板,垫板采用宽度200mm的木跳板,沿立杆纵向通长布置。

4.5.2脚手架的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严格按照以下规定程序进行:脚手板交汇搭接形成的小错台构造。

5)设置第一排连墙杆前,“一”字形脚手架必须设置必要的抛撑,以确保构架稳定和架上作业人员的安全,边长≥20m的周边脚手架,必须设置≤6m的抛撑。

6)剪刀撑、横向斜撑等整体拉结杆件和连墙杆件随架子搭设一起及时设置,不得滞后超过两步距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连墙杆在装设时,注意掌握撑拉的松紧程度,避免引起杆件和整架的变形。

7)当脚手架由于流水施工等原因不能四周同时向上搭设,而要保持一定差距时,在高低脚手架连接处,高处脚手架断口的端头,要采取临时安全加固和封闭措施。

8)所有扣件拧固时要用力矩扳手,扭力矩控制在40—65N·m,防止用力过大螺栓溢扣,安装扣件时,所有扣件的开口必须向外。

9)脚手架搭设时,在第四层用固定在混凝土柱上的钢丝绳拉外架进行卸荷。

拉节点间距同柱间距为8.1米。

施工中注意混凝土柱的成品保护。

4.6外悬挑脚手架设计、构造及搭设4.6.1外悬挑脚手架设计立杆纵向间距l a=1.5m,横向间距l b=1.05m,内立杆距建筑物外皮b1=0.25m。

脚手架步距h=1.8m,外挑杆水平间距1.5m,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5m。

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点:从第一步大横杆处开始设置,竖向间距1~2层为2.5米,当柱距为5.5米、6.6米、7.2米时,为每柱做一拉结,当柱距为8.1米时,在两柱中间的地锚上增加拉接点。

4.6.2外悬挑脚手架构造1)游泳池四周没有回填土的搭外挑架,外挑杆从首层伸出,一端与室内柱连接架管固定(与柱子连接图见连墙杆示意图),另一端与斜撑杆固定,搭设时外挑杆外端应有10—20mm的向上翘起,以避免受载后外端外垂。

2)斜撑杆与柱面的夹角不大于40°,当从楼内伸出时,其底部必须支承在楼内的支撑双排架或楼板上,且设剪刀撑,在横向外侧面的两端及每隔6跨的横向平面内沿全高加设斜杆,斜杆与可靠地支承在连柱钢管上。

3)悬挑脚手架纵向必须把小横杆端头用旋转扣件扣紧,使之成为之字形以加强脚手架的横向刚度。

4)所有连接扣件必须可靠牢固,外悬挑架的两端必须与落地式脚手架连成整体,加强其整体稳定性。

5)挑架的斜撑杆与外架之间设一道水平拉杆,间距1500。

减小斜撑杆的长细比。

6)其他构造同落地式脚手架,其外悬挑搭设构造详见下图滑条,其厚度为30mm、宽30mm、每隔250mm设置一道。

马道连墙杆分别设置在靠外架一侧的平台处,每层三道,与楼板的地锚拉接。

具体搭设位置见脚手架平面图。

4.9护栏和护头棚在操作层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距脚手板上栏杆为1200mm,中栏杆为60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