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功与功率A组:合格性水平训练1.(负功的理解)(多选)一个力对物体做了负功,则说明()A.这个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B.这个力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C.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α>90°D.这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的夹角α<90°答案AC解析由功的表达式W=Fl cosα知,只有当α>90°时,cosα<0,力对物体做负功,此力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故A、C正确,B、D错误。
2.(功的正负、总功)(多选)一物体在两个力F1、F2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做功分别为W1=6 J、W2=-6 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两个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F1是动力,F2是阻力C.这两个力做的总功为0D.F1比F2做的功多答案BC解析由力F1、F2做功的正负可以确定力F1、F2与位移的夹角分别小于90°、大于90°,但这两个力不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错误;F1做正功一定是动力,F2做负功一定是阻力,其做功一样多,两个力的总功等于这两个力所做功的代数和,故总功为0,B、C正确,D错误。
3. (功的计算)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跟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移动了距离s。
若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则在此过程中()A.摩擦力做的功为fs B.力F做的功为Fs cosθC.力F做的功为Fs sinθD.重力做的功为mgs答案 C解析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物体的位移的大小为s ,由功的公式可得摩擦力做的功为-fs ,所以A 错误。
力F 与竖直方向成θ角,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为F sin θ,F 做的功为Fs sin θ,所以B 错误、C 正确。
重力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在竖直方向的位移是零,所以重力做的功为零,D 错误。
4.(功率公式)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根据P =Wt 可知,机械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B .根据P =F v 可知,汽车的牵引力一定与其速度成反比C .根据P =Wt 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 内所做的功,就可知任意时刻的功率D .根据P =F v 可知,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答案 D解析 由P =Wt 可知,在时间t 一定的情况下,机械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A 错误;根据P =F v 可知,在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 一定的情况下,汽车的牵引力与其速度成反比,B 错误、D 正确;功W 与一段运动过程相对应,故利用P =Wt 计算出的是时间t 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C 错误。
5. (瞬时功率)宇航员在地面进行素质训练时,抓住秋千杆由水平状态开始下摆,如图所示,在到达竖直状态的过程中,宇航员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的变化情况是( )A .一直增大B .一直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C解析 开始运动时,宇航员的速度为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零。
运动到最低点,宇航员的速度沿水平方向,与重力垂直,重力的瞬时功率也为零,摆动过程中重力的瞬时功率不为零,即重力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C 正确。
6.(机车启动图像问题)(多选)在检测某款电动汽车性能的某次试验中,电动汽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匀加速启动,当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时保持功率不变,最终做匀速运动。
设整个运动过程受到的阻力f不变,图中v、a、F、f和P分别表示电动汽车的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牵引力大小、阻力大小和功率大小,其中正确的是()答案ABC解析开始时电动汽车功率逐渐增加,P=F v=ma v,故P-v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后来功率恒定,A正确;电动汽车牵引力开始大小不变,然后逐渐减小,最后牵引力等于阻力,B正确;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电动汽车开始时加速度不变,后来逐渐减小至零,C正确、D错误。
7.(功的计算)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 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
求:(1)0~6 s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大小;(2)0~10 s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答案(1)6 m(2)30 J解析(1)由题图丙可知0~6 s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为:s=6-22×3 m=6 m。
(2)由题图丙可知,在6~8 s时间内,物体做匀速运动,受力平衡,于是有摩擦力f=F3=2 N,其中F3为6~8 s时的拉力,0~10 s时间内物体的总位移为:s ′=(8-6)+(10-2)2×3 m =15 m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fs ′=2×15 J =30 J 。
8.(平均功率、瞬时功率)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0 kg 的物体。
在水平推力F 1=20 N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运动3 s 后推力F 的大小变为F 2=10 N ,方向不变。
求:(1)推力F 在3 s 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2)推力F 在3 s 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3)推力F 在4 s 时做功的瞬时功率。
答案 (1)180 J (2)60 W (3)70 W解析 (1)设运动物体在前3 s 内的加速度为a 1,运动位移为x 1,第3 s 末的速度大小为v t ,则有a 1=F 1m =2010 m/s 2=2 m/s 2x 1=12a 1t 2=12×2×32 m =9 m ,v t =a 1t =2×3 m/s =6 m/s所以推力F 在3 s 内对物体做的功 W 1=F 1x 1=20×9 J =180 J 。
(2)推力F 在3 s 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P =W 1t =1803 W =60 W 。
(3)3 s 后物体的加速度a 2=F 2m =1 m/s 2 4 s 时物体的运动速度为v t ′=v t +a 2t 2=6 m/s +1×1 m/s =7 m/s 所以推力F 在4 s 时做功的瞬时功率 P =F 2v t ′=10×7 W =70 W 。
9.(机车启动问题)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 kW ,质量为2000 kg ,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
求(g 取10 m/s 2):(1)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2)若汽车以额定功率启动,则速度为10 m/s 时的加速度?(3)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1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一过程能持续多长时间?答案 (1)15 m/s (2)0.5 m/s 2 (3)7.5 s解析 (1)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牵引力与阻力平衡,由此可得:P 额=F ·v m =f ·v m所以v m =P 额f =30×1030.1×2000×10 m/s =15 m/s 。
(2)当速度v =10 m/s 时,则F 1=P 额v =30×10310N =3×103 N所以a 1=F 1-f m =3000-20002000m/s 2=0.5 m/s 2。
(3)若汽车从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当P =P 额时,匀加速运动结束 所以P 额=F 2·v t 又因为F 2-f =ma 2 所以v t =P 额F 2=P 额f +ma 2所以t =v ta 2=P 额(f +ma 2)a 2=30×103(2000+2000×1)×1s =7.5 s 。
B 组:等级性水平训练10.(功的正负)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物体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外力作用下,斜面体以加速度a 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加速运动,运动中物体m 与斜面体相对静止。
则关于斜面体对m 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支持力一定做正功B .摩擦力一定做正功C .摩擦力可能不做功D .摩擦力可能做负功 答案 B解析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故支持力一定做正功,而摩擦力是否存在需要讨论。
若摩擦力恰好为零,物体只受重力和支持力,如图所示,此时加速度a =g tanθ,当a>g tanθ时,摩擦力沿斜面向下,摩擦力与位移夹角小于90°,则做正功;当a<g tanθ时,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摩擦力与位移夹角大于90°,则做负功。
综上所述,B错误,A、C、D正确。
11.(机车启动图像问题)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某一初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保持恒定的牵引功率,其加速度a和速度的倒数1v图像如图所示。
若已知汽车的质量,则根据图像所给的信息,不能求出的物理量是()A.汽车的功率B.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C.汽车所受到的阻力D.汽车运动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答案 D解析由F-F f=ma,P=F v可得:a=Pm·1v-F fm,对应图线可知,Pm=k=40,可求出汽车的功率P,由a=0时,1v m=0.05,可得:v m=20 m/s,再由v m=PF f,可求出汽车受到的阻力F f,但无法求出汽车运动到最大速度的时间,故选D。
12.(功的计算)如图所示,水平的传送带以速度v=6 m/s顺时针运转,两传动轮M、N之间的距离为L1=10 m,若在M轮的正上方,将一质量为m=3 kg的物体轻放在传送带上(取g=10 m/s2)。
(1)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在物体由M处传送到N处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做了多少功?(2)问题(1)的条件不变,若将传送带速度调至v′=9 m/s,求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做了多少功?(3)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求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做了多少功?答案(1)54 J(2)90 J(3)30 J解析(1)刚放上时,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Fm=μmgm=μg=3 m/s2,当物体的速度增大到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时,摩擦力消失,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时间为t=va=63s=2 s,在此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L=12at2=6 m<10 m,所以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W=FL=μmgL=54 J。
(2)传送带速度调至v′=9 m/s,加速度不会变,还是3 m/s2,物体的速度增大到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作用时间变为:t′=v′a=93s=3 s,在此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L′=12at′2=272m>10 m,由实际情况知道,真实作用距离为10 m。
所以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W′=FL1=μmgL1=90 J。
(3)若μ′=0.1,则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加速度a′=F′m=μ′mgm=μ′g=0.1×10 m/s2=1 m/s2,假如物体速度能增大到v=6 m/s,则位移L″=v22a′=622×1m=18 m>L1,故物体从M到N一直加速,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W″=F′L1=μ′mgL1=0.1×3×10×10 J=30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