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

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

构筑物及管线保护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国铁建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常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TJ08标项目部2015年3月目录1 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3)1.1 工程概述 (3)1.1.1 1号线文化宫站 (3)1.1.2 文化宫地块 (4)1.2 周边环境 (6)1.2.1 1号线文化宫站 (6)1.2.2 文化宫地块 (8)3 地下管线及地表变形控制标准 (11)3.1 地表变形控制标准 (11)3.2 地下管线变形控制标准 (11)4 对既有建(构)筑物的保护措施 (12)5 管线保护措施 (13)6 构筑物及管线形变应对措施 (16)6.1构筑物形变应对措施 (16)6.2管线形形变应对措施 (16)7 应急处理程序 (16)1 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1.1 工程概述常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起于常州市南部南夏墅,终于常州市主城区北部新港组团,是常州市区内一条南北向的主干线。

该线对应了常州市区主轴,串联了武南、湖塘、中心、高新、新龙、新港等六大组团,是市区主轴南北方向的主要客运通道。

该工程全长34.092km,其中地下线31.453 km,高架线1.999 km,过渡段0.64m;设车站29座,其中地下站27座,高架站2座,平均站间距约1.2km;线路北端设新龙车辆段,占地约38公顷;线路南端设城南停车场,占地约16.4公顷;设控制中心1座,主变电站3座及配套机电系统工程等。

文化宫站图1-1 常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走向示意图1.1.1 1号线文化宫站文化宫站为1号线与2号线的换乘站,采用“T”字换乘,位于常州市商业、金融中心的和平北路、延陵西路交叉口,1号线文化宫站位于和平北路下南北向设置,车站为14m岛式站台地下三层车站,共设置3组风亭、3个出入口,车站有效站台中心线里程:SK21+525.182,南端头井与盾构区间设计分界里程为:SK21+414.962,北端头井(“刀把”处)与盾构区间设计分界里程为:SK21+732.095,车站净长317.133m,净宽21.3m,其中“刀把”部分长63.263m。

1号线车站标准段基坑开挖深度约24.66m,端头井段约为26.36m。

图1-2 1号线文化宫站场地卫星图1.1.2 文化宫地块常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文化宫地块地下空间工程位于常州市延陵西路以北,和平北路以西、文化路以南。

本工程紧邻常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文化宫站,分别与东侧常州轨道交通1号线文化宫站(1号线文化宫站为14m宽站台地下三层车站)、南侧常州轨道交通2号线文化宫站(2号线文化宫站为14m宽站台地下二层车站)相接。

文化宫地块地下空间工程基坑开挖面积约2.1万平方米,分A区和B区两个基坑,其中A区分A区联络通道南侧和A区联络通道北侧。

文化宫地块地下空间工程基坑内设有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联络通道及2号、3号、4号风亭组及3号出入口,其中2号、3号、4号风亭均为地下两层。

3号出入口为地下一层,与文化宫地块地下空间地下一层对接。

文化宫地块图1-3 文化宫广场场地卫星图1.2 周边环境图1-4 文化宫周边环境示意图1.2.1 1号线文化宫站表1-1 文化宫站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主要建筑一览表位置建筑物名称地下室层数基础形式(桩基形式/桩长m)建筑物层数距离基坑最近距离现场实景图基坑东侧省常中文体中心1φ500PHC管桩/8m混6/7 16.4m位置建筑物名称地下室层数基础形式(桩基形式/桩长m)建筑物层数距离基坑最近距离现场实景图常州市图书馆无400×400预制方桩/12.5m混6 19m工商银行 2独立承台基础,基底埋深8.2m砼3 18.4m电信北面裙楼1整板基础,基底埋深6.9m砼222.5m 东侧辅房1 整板基础砼2南面主楼无400×400预制方桩/10.2m砼13 58.7m基坑西侧工会大厦C楼1400×400预制方桩/7.7~8.7m混9 9.1m工会大厦A、B楼1独立承台基础,基底埋深3.0~7.0m混3/810.5m/9.6m购物中心 1400×400预制方桩/9.0~13m砼6 14.5m根据提供的管线改迁图,车站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主要有给水管、燃气管、污水管、雨水管、通信管、供电管等六种管线。

统计车站基坑典型部位周边管线如表1-2所示,管线具体走向见附图1。

表1-2 车站基坑周边管线一览表1.2.2 文化宫地块地块周边建(构)筑物情况如下:文化宫地下广场西侧为万博北岸城(砼2~砼3,距离待建基坑约5.9m);文化宫地下广场北侧为教堂(混4~混5,距离待建基坑约25.7m)、工人文化宫(砼3,距离待建基坑约30.9m)、工会大厦A、B楼(混3/8,距离待建基坑约32.9m);文化宫地下广场南侧为中联大厦(砼11~砼12,距离待建基坑约35.8m)、常州购物中心(砼6,距离待建基坑约37.4m)。

文化宫地下广场东侧为常州地铁1号线文化宫站车站主体结构(在建)。

表1-3 文化宫地下空间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主要建筑一览表位置称层数基形式/桩长m)层数坑最近距离现场实景图基坑西侧万博北岸城2 桩基础,砼2/3 5.9m基坑北侧工会大厦A、B楼1独立承台基础,基底埋深3.0~7.0m混3/8 32.9m 教堂/ / 混4/5 25.7m工人文化宫/独立承台基础,基底埋深3.5~5.4m砼3 30.9m位置称层数基形式/桩长m)层数坑最近距离现场实景图基坑南侧中联大厦 1 满堂基础砼11/1235.8m常州购物中心1桩基础,400*400预制方桩,桩长9.0~13.0m砼6 37.4m根据提供的管线改迁图,车站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主要有给水管、燃气管、污水管、雨水管、通信管、供电管等六种管线。

统计车站基坑典型部位周边管线如表1-3所示,管线具体走向见附图2。

表1-4 基坑周边管线一览表序号管线类型位置直径埋深距离基坑边线距离备注1 污水管基坑北侧D450 3.2m 5.4m2 雨水管D400 2.0m 8.4m3 给水管D600 1.1m 13m4 燃气管D400 1.5m 155 污水管基坑西侧D600 2.1m 2.5m6 给水管D600 1.1m 4.5m7 雨水管D600 1.8m 5.4m3 地下管线及地表变形控制标准3.1 地表变形控制标准地表沉降控制标准:0~-29mm。

3.2 地下管线变形控制标准(1)管线结构变形控制标准①各类地下管线对差异沉降的承受能力因管线的新旧、埋设情况、材料结构、长度和接头构造不同而相差甚远。

对难以查清的管线,采取以下做法:A、对于煤气管、上水管及重要的通讯电缆管,可按相对转角1/100作为设计和监控标准;B、对于铸铁管,可以按照表3.3.4.4选取。

表3.3.4.4 Attewell等提出的铸铁管接头允许转角及接头脱开变形指标和接头允许变形(接头转角或脱开)指标,可以参照下列规定确定管线控制标准:管段沉降变形指标标准:采用承接式接头的铸铁水管、钢筋混凝土水管两个接头之间的局部倾斜值不应大于0.0025;采用焊接接头的水管两个接头之间的倾斜值不应大于0.006;采用焊接接头的煤气管两个接头之间的局部清秀值不应大于0.002。

③对于重大风险源,必须按照“分区、分级、分阶段”的原则,进一步落实管线的控制标准;分区是按照管线与隧道位置关系的不同并结合管线线路特征点划分为不同的控制部分,分级是指将管线的保护等级分一般保护、重点保护和专业保护三个等级,分阶段是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不同典型施工阶段,分别制定管线及附近地表沉降的控制标准,重大风险源的界定可以参照表3.3.4.5确定。

表3.3.4.5 重大风险源对于实际工程中难以对管线结构变形进行监控的情况,可通过管线对应地表最大沉降变形的控制间接实现对管线变形的控制,管线地标沉降变形控制标准参照表3.3.4.6,并结合具体工程特点确定。

表3.3.4.6 各种管线的允许沉降值4 对既有建(构)筑物的保护措施(1)基坑开挖前,在基坑与保护对象之间预先设置注浆管,基坑开挖期间根据监测情况采用跟踪注浆保护,跟踪注浆采用双液注浆。

工会大厦B楼为砼8建筑,距离1号线基坑9.6m~10.6m,注浆范围独立承台基础底以上3m~7m;工人文化宫A楼为混3建筑,距离1号线基坑6.3m~10.6m,注浆范围独立承台基础底以上3.5m~5.4m。

(2)根据设计图纸中的建筑物保护方案严格实施,并从监测上予以加强,以监测结果指导施工,发现变形或沉降过大,及时分析原因,调整施工参数,采取加设钢支撑、增加钢支撑轴力以及注浆等措施减少周边建(构)筑物变形。

(3)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按照“时空效应”原理,进行整个基坑的施工组织管理,严格按规范施工,严格控制变形;(4)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按土方开挖以及钢支撑架设方案进行施工,防止因施工不当而对周边建筑物产生不良影响;(5)基坑开挖阶段井点降水曲线必须封闭在基坑内;(6)结构回筑阶段精心安排施工程序,防止回筑时围护变形。

5 管线保护措施本标段工程施工时,对管线的保护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置换保护,另一种是悬吊保护。

凡对施工有影响的管线均进行迁移,个别迁移困难、又不侵入结构范围内的管线可采用悬吊保护措施。

(1) 管线置换措施①施工人员进场后,立即和发包人、管线权属单位一起到现场探查,了解需要改道移位管线情况,决定移位的起止点,测量起止点及管线临时埋深参数。

②在需要置换的管线处,挖探坑,直至挖出为止。

③在管线权属单位的指导下,配合管线迁移单位进行管线置换迁移。

④结构工程施工完毕后,征询发包人和管线权属单位意见,是否将原有管线恢复原状,如恢复,按有关规定及施工方法进行恢复。

(2) 管线悬吊方法及措施①施工程序及方法A、管线调查,对围护桩影响的管线,先探明再局部挪动至不影响位置,施工钻孔灌注桩;B、按照管线产权单位意见在冠梁上预埋管线悬吊预埋件;C、迁改、悬吊管线;②施工技术措施对处于影响施工区域内的管线,调查清楚管线的情况后,采取不同的保护和处理方式。

A、在明挖基坑内的管线,平行于基坑纵向的管线施工时改迁出施工范围外,对大直径、重力管,临时改迁时做好管下垫层。

B、对需临时迁改的空管及空沟,在征得管线权属部门的同意后可直接废除。

C、对横跨基坑的管线,施工时做临时悬吊或改移出基坑,外悬吊保护中对大于φ600以上的给排水管及煤气管采用单独桁架悬托,其他管线采用密排钢拉杆系统悬托。

a、给排水类管线悬吊施工见图3.3.4.7。

图3.3.5.1导线定向测量水平基点全站仪全站仪地面已知导线边车站近基坑边3.3.5.1导线定向测量示意图水平基点全站仪车站内待求导线边图3.3.4.7 给排水类悬吊示意图b 、电力电信类管线悬吊施工见图3.3.4.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