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冯玉祥生平介绍
冯玉祥是著名爱国将领,被称为布衣将军,曾获得三大抗战勋章。
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冯玉祥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冯玉祥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字焕章,原名基善,出生于如今的河北沧州市。
作为西北军阀,有着“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称号。
他还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曾获得三大抗战勋章。
他在辛亥革命后参加了滦州起义,在1917年张勋复辟的时候率领部下击溃了张部。
在1924年的时候,由他发动了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军阀的控制的北京政府,还将所不改为国民军,并担任了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
1926年率领西北军出潼关参加了北伐战争。
1935年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最后在1948年的时候因轮船失火而遇难了。
冯玉祥的主要功绩是在滦州起义中,对于这次起义的目的是反对清王朝。
在20世纪初的时候,由于清政府清政府对外出卖主权,对内搜刮人民。
因此,劳动人民不甘压榨,多次举兵反抗。
而当时的他,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于是发起并组织了“武学研究会”,开始秘密进行反清革命。
在1911年,12月31日滦州起义爆发。
经过一年,宣布滦州独立,可是起义军准备进攻天津,在雷庄附近与清军展开激战。
因敌众我寡,渐居劣势,战至次日黎明,起义军失败。
滦州起义失败后,冯玉祥被革职递解保定。
但是虽然滦州起义失败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清军军心,大长了革命军民的士气,对于推翻清廷统治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冯玉祥虽然没有亲临前线参与武装起义,但他以起义领导者的身份,参与了前期的策划过程,毫无疑问他是起义的主要策划者和领导者。
冯玉祥是好人吗人的一生,兴亡的成与败,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纵观冯玉祥的前前后后,有许多现象令人深思。
其中就会有人问道,冯玉祥是好人吗?以至于人们对他的好与坏一直是褒贬不一。
冯玉祥的另个让人觉着他的好是应为他的朴素,长年累月,军装布鞋,粗茶淡饭。
在这一点上,近代史上只有彭德怀能与之比肩。
他带兵,力戒奢侈。
曾在《西北军集团军政秘档》中披露,在廊坊驻军时,一天军需官李荫九穿缎鞋被冯玉祥所看见,于是冯玉祥向他敬礼,李荫久很是吃惊,于是冯玉祥说道我不是向你敬礼,而是因为你的缎鞋而已。
冯玉祥的不贪钱财更是常人难为。
除了这个就是在滦州起义中,主带领队伍,密谋准备反对清王朝,武装起义。
并且还在士兵中秘密宣传反清革命的号召,暗地里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虽然革命失败了,但他的这一举动大大动摇了清军军心,大长了军士们的士气,并对推翻清廷统治有着积极的作用。
他虽然没有亲自上前线参与武装起义,但他以率先起义的身份,参与了起义的前期的策划过程。
所以,他是起义的主要策划者和领导者。
因此,从以上这两点来看,冯玉祥是个好人。
但是也会有人发出反驳的声音:“冯玉祥是好人吗?”他几次的倒戈行为以及毁了佛寺,
将大相国寺改成市场。
并发动全省毁佛运动,将所有的比丘,比丘尼一律驱逐。
还将寺院全部改为学校,或者是用来当作救济院、图书馆,甚至是或成为一些供人玩赏的娱乐场所。
从这些行为来看,也难怪会有人质疑“冯玉祥是好人吗?”
冯玉祥的名号是怎么来的由于冯氏一生中时常背主倒戈,因此有人将其字“焕章”改为“换章”,用来讽刺冯玉祥经常倒戈的行为。
因此,他还有“倒戈将军”的称号。
冯玉祥虽有很多优良的品质,但是他的毛病也是同样的多。
但总的来说,他是个乱世中的特定历史环境下现涌的中国式枭雄。
他一生中最大的缺点就是反复无常,朝秦暮楚。
史上被称为“三姓家奴”的吕布是中国朝秦暮楚这类人物的典型代表,而冯玉祥也无疑是现代的吕奉先。
在他的一生中,或许有奶便是娘才是他奉行的原则,也很会见风使舵,随时都可以翻脸不认人。
对于他的前线倒戈也堪称是家常便饭。
关于冯玉祥倒戈的实例,曾在1927年的时候,宁汉分裂,六月十日,他与汪精卫订立盟约反蒋;在没过十天的样子,他又和蒋介石在南京政府达成合作协议。
像这样倒戈的案例,似乎是贯穿他的戎马生涯。
或许冯玉祥的真实心态就是想要逐鹿天下,所以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可以投靠任何人,也可以反叛任何人。
关于冯玉祥倒戈的次数,经过历史学家和研究者进行更正,他一生倒戈的次数准确的应该是九次,依次为:一、滦州起义倒满清;二、护国运动倒袁世凯;三、武穴停兵倒段祺瑞;四、北京政变倒吴佩孚;五、
反奉战争倒张作霖;六、五原誓师倒北洋;七、国共分裂倒共产党;八、中原大战倒蒋介石;九、国共内战倒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