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性食物中毒类型

细菌性食物中毒类型

细菌性食物中毒类型汇总
细菌类型
细菌特点
流行特点
中毒食品
沙门菌
不分解蛋白质、不产生靛基质,污染食物后无感官性状的变化。故不易发觉
全年皆可发生,多见于夏秋季
动物性食品为主,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肉、蛋类、乳类及其制品
副溶血性弧菌
嗜盐菌(含盐3%~4%培养基,无盐不生)
沿海地区高发
7~9月高发,夏秋季
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高发
主要是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熟肉和内脏制品(熟制品被污染后无感官变化),主要是交叉污染引起
金黄色葡萄球菌
产生肠毒素,毒素耐热100℃,30min灭活,破坏食物中的肠毒素需要100℃,2小时。
夏秋季多发
乳类及其制品、肉类和剩饭
肉毒梭菌
有芽孢,抵抗力强,干热180℃5~15min、或高压锅121℃30 min、或湿热100℃5h方可致死
秋冬、冬春季节
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猪肉、牛肉、羊肉等,其次为生牛乳,尤其是低温条件下运输或贮存的乳类或乳制品。
多发生在4~5月份,冬春季
家庭自制植物性发酵食品(臭豆腐、豆酱、豆豉、面酱),其次是肉类和罐头食品
蜡样芽孢杆菌
有芽孢
夏、秋季,以6~10月多见
种类繁多,包括乳及乳制品、肉类制品、蔬菜等,其中米饭米粉最常见,
志贺菌
耐寒,在牛乳、水果、蔬菜中可生存1~2周,冰块中生存3个月
多发生于7~10月
凉拌菜
空肠弯曲菌
鸡粪和猪粪中检出率较高
多发生在5~10月,尤以夏季为最多
主要为牛乳及肉制品
产气荚膜梭菌
分布广,有明显季节性
以夏、秋气温较高的季节为多见
主要是鱼、肉、禽等动物性食品
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
玉米、臭米面、银耳中能检出
主要发生在东北三省,以7、8月份最多
主要是谷类发酵制品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0~5℃可生长繁殖,嗜冷菌
主要是海产品:墨鱼、带鱼、黄花鱼、虾、蟹、贝、海蛰。
其次是盐渍食品:咸菜、腌肉
李斯特菌
嗜低温菌,在5ºC仍能生长
夏秋季高发
主要是乳及乳制品、肉类制品、水产品、蔬菜及水果。尤其是冰箱保存时间过长的乳制品和肉制品。
大肠埃希菌
肠道正常菌群,主要有4型致病性菌
夏秋季多发,粪—口途径传播
与沙门菌相同
变形杆菌
低温菌,4~7℃可繁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