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反思周记集合5篇学生课堂上缺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思想政治课历来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枯燥、单调、没意思、不好学。
这既有政治课教材和知识本身存在的原因,也有人们对政治课的偏见。
在两年多来的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有时候一节课我讲得很费劲、很投入,可是学生压根不配合你,一节课成了我自己再演独角戏。
后来我就和学生交流沟通,慢慢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引用实事、故事加入教学过程,后来我就总结出,要让学生愿意学习这门课程,提高学习成绩,非让学生产生兴趣不可。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讲究教学艺术,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我在政治教学中反思出的几点尝试:一、要有巧妙的导入方法政治课有些道理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对社会了解较少,因此一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说难理解。
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深入浅出,使学生能较好地学好知识,明白道理,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通过巧妙的导入,能很好地渲染气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顺利进行教学打好基础。
针对理论性较强、道理较深奥、学生理解有难度的教材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故事来创设情境,通过学生对故事认真分析,最后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二、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共同活动,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即“亲其师才信其道”;所以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教师的要求就会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优者不偏爱,学困生呢不歧视,理解、关心学困生,对这些学生老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努力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的自卑感逐渐消失,激发起他们勤奋好学的上进心,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他们在点滴的进步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从教师那里受到鼓励,从而尊重教师,激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三、适当设疑布悬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上课时,在难点、重点或枯燥无味处,恰如其分地设置悬念,使之感到惊奇、刺激,产生兴奋和热情,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从而发展智能,培养创造力。
在练习和复习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发表独立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开放性地思维。
贯穿给学生只有异想天才会开的思想。
大胆质疑。
四、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好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好胜心、自尊心也强。
教学中采取多种有趣的手段,寓教于乐,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感知清晰,乐此不疲,思维主动、活泼,记忆也比较牢固。
例如复习课时,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采取点名回答、举手回答、抢答等方法,展开竞赛,同学们踊跃参加,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达到教学目标。
本周是活动周,重点是音乐律动活动。
如何才能取得最优化的效果,才能使每个学生的听觉感知有所发展呢?好动是儿童重要的心理和生理特征。
全身心的“活动”是儿童各方面得到发展的基本方式。
让孩子们充分的动起来,使音乐真正渗透到孩子们的心里去,跑跑跳跳比概念性的教学感受要深刻的多。
在活动中,他们能有兴趣的学习而不容易产生厌学情结。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以听赏领先、动觉切入”的方法,从客观上适当的降低音乐教学得技能要求,更强调在音乐学习中充分发挥通感的作用,将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动听的音乐、生动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到特定的情景中,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欲望被激发出来。
他们几人一组,随音乐翩翩起舞,以动觉来再现听觉的形象,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听课座位上“解放”出来,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环境20xx年X月X日 X天初中的第一次月考成绩已经出炉,语文92分全班第一,数学98分居次席,英语100,综合91,第一次月考的反思。
这看似良好的成绩,其中还藏着小小的遗憾,这些遗憾都是由疏忽大意造成的。
先说语文,除去作文扣的四分,其余的四分丢的真不应该,两道题回答不完整各扣一分,一道没加引号扣一分,一道“画蛇添足”扣掉一分。
我如果能一丝不苟的去完成它们,语文成绩岂不是一个多么可观的数字?数学的马虎更不应该,一失手成千古恨,把x的绝对值当成了x,虽说一个是对的,但把绝对值弄成个负数,简直心里后悔地像老鼠在挠。
唉,只能怪自己太大意了吧。
历史部分更是大伤元气,司母戊鼎的历史地位如何一题,标准答案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可我粗劣加工写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鼎,这还不算,我在后面加上了四个字——用于祭祀,本该扣一分,因为它们四个又扣掉一分。
生物别提,43分,要不是历史的的顽强抵抗,综合否则失守90分,生物课代表没戏了。
月考的一系列失误,由于马虎失分的多,把自己会做的做错,不后悔才怪呢!以后类似的错误不要再犯,无论做什么马虎总会耽误大局。
第二“画蛇添足”让我吃亏不少,复习资料的时候,要把每个知识点弄清、搞明白,每天学过的知识要及时温习。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月考,其实并不是多么难,认真、细心的态度会造就一切。
月考成绩出来了。
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成绩非常差。
这套试卷是我出的。
导致全部九年级成绩偏低,这说明我出题的失败。
我对试题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准,在我看来容易的题,对于学生却是难的。
真的是没经验。
另外,让我急的挠头的是,我教的两个班与其他班比较,成绩差得很多。
回想平时,我工作非常的积极,热情,学生也还是挺喜欢上化学课的,可是却考得那么惨。
仔细品味一下,失败却是必然的。
在这一个月中,我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着错误。
第一,高估学生。
认为九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学习主动性比较强。
我只要讲好我的课,学生们就会像渴望知识的禾苗一样不停的吸收。
而实际情况是,只有少数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有半数的学生像小乌龟一样,趴在课桌上,装作埋头学习,却并没有真的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他们与六年级学生的不同之处在于,六年级的学生不学习,会乱蹦。
而九年级的学生不学习,也一动不动。
分析其中的原因,我想这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动力,应该多鼓励他们,想办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赵一博这样的大师能来激励他们就好了。
第二,忽略了部分学生。
上课只抓那些升学有希望的学生,对其他学生忽略了。
每次上课就只提问那七八个人。
其他的学生,你不理他,他们当然也不理你,本来就不爱学习。
也许正是由于老师的忽视,才使他们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在一个班级里,只有形成热烈的学习氛围,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第三,只顾赶进度,忽视了学生的消化、理解和吸收需要一定的过程。
开始接这两个班时,比其他班整整慢一周的课,我心里急,坐不住。
孰不知,这不是求快的事情。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牢固,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相比之下,陈老师在如何抓学生的学习,怎样辅导毕业班的学生等许多方面,都非常擅长,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陈老师是我永远的老师,与她二十多年的经验相比,我的经验为零。
姜还是老的辣呀!但是我并不情绪低落,不气馁,没有今天的失败,哪来明天进步?第一周本周是新学期的第一周,也是我教学生涯的第一周,面对新的学校,新的教室,新的学生,心里充满了新鲜感。
由于我是今年刚毕业分配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对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可以说都必须从零开始,这同时也是我踏上社会的第一步。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每一个新教师来说对自己的工作都充满了无比的热情,从新生报到那天起,便开始表现出对教育事业无比的忠诚。
我坚信有付出总有回报,只有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心尽力了,才能做出非凡的成绩来。
先说说教学方面吧,我自认为我不是教学的料,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必须得写一手好字,而我的板书简直是不值一提,这是我不适合教学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我不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尽管知道多与学生交流将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很多方便,但总是交流不得法,总是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
再次,我语言表达能力不过关,在讲课的时候有很多地方讲解不够清楚,这也许是经验不足的缘故吧!再谈一下班级管理工作,由于是第一次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最头痛,一个周下来,我还没认识几个学生,新生一开始,事情又太多太杂,找不到头绪,一方面处理好班内事务,另一方面还要招待不少学生家长,还有代课老师、各个学科之间。
主要事情有:排位,住宿问题,成绩单问题,值日分工,班干部,课代表的选举等等工作,还有其他的活动如领课本,领作业纸等。
这个周可以说是忙的焦头烂额,片刻不得休息,经常晚上加班批改作业,写教案,做题。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觉得过得很充实,比在大学里整天无所事事要强的多。
第二周新的一周又开始了,新的工作也开始了,这周一开始一切工作都进入正常轨道,学生的学习常规,量化也已开始。
量化分几个方面:一是早操,二是宿舍卫生,三是教室卫生,四是卫生区卫生,五是静楼。
本周每天早上我都和学生一起跑早操,一是为了自己锻炼身体,二是监督学生尽早步入正规,加强早操的质量。
宿舍卫生实行轮流值日,责任负责制,这是既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客观上也起到了量化的作用。
在教学上,我逐渐地能调起课堂气氛,在讲授中能进行与学生的双向交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新知识,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加大了对作业的要求,一是要及时完成,二是要认真规范完成,三是要做好错题订正在班级管理上,制订了责任明确的班规班记,以及处罚条例,以书面的形式严格要求学生,同时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为全班同学树立起好的.榜样,本着严慈相济的原则对待学生,恩威并用,奖罚分明。
第三周工作两个周以来,我感到自己成熟了许多,不仅是在知识上更加完善,更重要的是在能力上的提高。
最近我发现以前认为很难的事情其实做起来并不多难,比如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能力,以前总认为自己是不会有所提高,但通过这几天的教学我发现,想提高并不是多难,也许达不到多么优秀的程度,但肯定能有大幅度地提高。
这几天以来,我发现了自己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自己在备课和做题上的时间用的太少,至少要提前3节课备出来,包括练习题,学生可能问到的问题,再比如在教学中没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涉及的问题不能做到由浅入深。
叶圣陶先生的几句话让我很受启发: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
评价教学方法成败的主要标准是看能否较好地完成教学的三项职能,把传授知识、培养智能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用最经济的时间,让学生用最少的精力,获取最佳的效果。
要把学生教好,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从哪儿来?来源无非两个:一是向别人学,一是自己通过实践,摸索得来。
二者都重要,但是有主次之分,自己摸索得来比向别人学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