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上册.doc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上册.doc

9 轨道
9.1 一般规定
9.1.1 正线及到发线轨道应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

9.1.2 正线应根据线路速度等级和线下工程条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合理
选择轨道结构类型,轨道结构宜采用无砟轨道。

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应集中成段铺设,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之间应设置轨道结构过渡段。

9.1.3 无砟轨道的结构型式应根据线下工程、环境条件等具体情况,经技
术经济比较后合理选择。

同一线路可采用不同无砟轨道结构型式,同一型式的无砟轨道结构宜集中铺设。

9.1.4 轨道结构部件及所用工程材料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要求。

9.1.5 无砟轨道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不小于60 年。

9.1.6 轨道结构设计应考虑减振降噪要求。

9.1.7 轨道结构应设置性能良好的排水系统。

严寒地区排水设计应考虑防冻措施。

9.2 钢轨及配件
9.2.1 正线轨道应采用100m 定尺长的60kg/m 无螺栓孔新钢轨,其质量应
符合相应速度等级的钢轨相关要求。

9.2.2 有砟轨道采用与轨枕配套的弹性扣件,其轨下弹性垫层静刚度宜为60±10kN/mm。

9.2.3 无砟轨道采用与轨道板或双块式轨枕相配套的弹性扣件,其轨下弹
性垫层静刚度宜为 2 5±5kN/mm。

9.3 轨道铺设精度(静态)
9.3.1 正线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应符合表9.3.1-1、9.3.1-2 和9.3.1-3
的规定。

表9.3.1-1 有砟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序号项目容许偏差备注
±1mm 相对于标准轨距1435mm 。

1 轨距
1/1500 变化率
2mm 弦长10m
2 轨向
基线长30m
2mm / 5m
10mm /150m 基线长300m
2mm 弦长10m
3 高低
基线长30m
2mm / 5m
10mm /150m 基线长300m
4 水平2mm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
基长3m。

5 扭曲2mm
包含缓和曲线上由于超高顺坡
所造成的扭曲量。

6 与设计高程偏差10mm 站台处的轨面高程不应低于设
计值。

7 与设计中线偏差10mm
表9.3.1-2 无砟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序号项目容许偏差备注
±1mm 相对于标准轨距1435mm 1
轨距
1/1500 变化率
2mm 弦长10m
2 轨向
基线长48a(m)
2mm / 测点间距8a(m)
基线长480a(m)
10mm / 测点间距240a(m)
2mm 弦长10m
3 高低
基线长48a(m)
2mm / 测点间距8a(m)
基线长480a(m)
10mm / 测点间距240a(m)
4 水平2mm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
基长3m。

5 扭曲2mm
设计值。

7 与设计中线偏差10mm
70
注:表中 a 为扣件节点间距,m。

表9.3.1-3 道岔(直向)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高低轨向水平
扭曲
(基长3m)
轨距
幅值(mm ) 2 2 2 2 ±1 变化率1/1500
弦长(mm )10 —
9.3.2 站线道岔静态铺设精度标准应符合表9.3.2的规定。

表9.3.2 站线道岔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轨向
水平轨距高低
直线支距
到发线(mm) 4 4 2 4 +3/-2
其他站线(mm) 6 6 2 6 +3/-2
9.4 无砟轨道
9.4.1 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无砟轨道设计荷载应包括列车荷载、温度荷载、牵引/制动荷载等,同时应考虑下部基础变形对轨道结构的影响。

2 列车荷载
1)竖向设计荷载应按下式计算:
P d=α? j P (式9.4.1-1)
式中:P d-竖向设计荷载;
α-动载系数,对于设计300km/h 及以上线路取 3.0,设计250km/h 线路取2.5;
P j-静轮载。

2)横向设计荷载应按下式计算:
Q=0.8 ? P j (式9.4.1-2)
式中Q-横向设计荷载。

3 结构疲劳检算荷载
1)竖向疲劳检算荷载应按下式计算:
P f =1.5 ?P j (式9.4.1-3)
式中:P f-竖向疲劳检算荷载。

2)横向疲劳检算荷载应按下式计算:
Q f =0.4? P j (式9.4.1-4)
式中:Q f-横向疲劳检算荷载。

4 温度荷载及混凝土收缩影响
1)露天区间(包括隧道洞口200m 范围)年温差根据当地气象条件
取值。

2)温度梯度取 4 5℃/m。

3)混凝土收缩以等效降温10℃取值。

5 扣件节点间距不宜大于650mm,特殊情况下超过650mm 时,应进
行设计检算,且不宜连续设置。

9.4.2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轨道结构可由钢轨、弹性扣件、轨道板、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底座、凸形挡台及其周围填充树脂等组成。

2 结构及型式尺寸
1)轨道板结构类型可分为预应力混凝土平板、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板和钢筋混凝土框架板。

轨道板类型应根据环境条件和下部基础合理选用。

标准轨道板长度宜为4962mm,轨道板宽度宜为2400mm,厚度不宜小
于190mm。

轨道板两端设半圆形缺口,半径宜为300mm。

2)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厚度为50mm;对于减振型板式轨道,厚度为40mm。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及原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应采用袋装灌注法施工。

3)底座结构设计应根据列车荷载、温度荷载及混凝土收缩等的共同作用,进行强度和裂缝宽度检算,同时应考虑下部基础变形的影响,进行结
构强度检算。

底座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底座的外形尺寸根据设计荷载计算确定,曲线地段底座内侧厚度不应小于100mm。

4)凸形挡台按固定于混凝土底座上的悬臂构件设计,形状分圆形和半圆形,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凸形挡台和轨道板之间填充树脂材料,设
计厚度为40mm。

填充树脂应采用袋装灌注法施工,其性能应符合相关规定。

3 曲线超高在底座上设置。

超高设置以内轨顶面为基准,采用外轨抬
高方式,并在缓和曲线范围内线性过渡。

4 轨道板外侧的底座顶面应设置横向排水坡。

5 路基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如图9.4.2-1 所示,设计应符合下
列规定:
图9.4.2-1 路基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单位:mm)
1)底座应在路基基床表层上设置。

2)底座每隔一定长度,对应凸形挡台中心位置,应设置横向伸缩缝。

3)线间排水应结合线路纵坡、桥涵等线路条件和环境条件具体设计。

采用集水井方式时,集水井设置间隔应根据汇水面积和当地气象条件计算
确定。

4)线路两侧及线间路基面应进行防水处理。

6 桥梁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如图9.4.2-2 所示,设计应符合下
列规定:
图9.4.2-2 桥梁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标准横断面示意图(单位:mm)1)底座在梁面上设置,通过梁体预埋套筒植筋或预埋钢筋方式与桥梁连接。

轨道中心线 2.6m 范围内,梁面应进行拉毛处理。

2)底座对应每块轨道板,在凸形挡台中心位置应设置横向伸缩缝。

3)底座范围内,梁面不设防水层和保护层。

4)桥上扣件纵向阻力及梁端扣件结构型式应根据计算确定。

5)桥面应采用三列排水方式。

7 隧道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如图9.4.2-3 所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有仰拱隧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