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红色经典 树理想信念

读红色经典 树理想信念

读红色经典树理想信念五五班韩建坤
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红军战士长征的故事吧?是啊,当时在缺衣少食、敌强我弱,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的严峻形势下,红军战士最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这真是世界革命史上的一个奇迹啊!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

期间红军战士们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芜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两万五千里,历时一年,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红军战士们在这期间经历了多少困难、多少艰难险阻,而他们却依旧满怀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出了壮丽的诗篇。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不就生动地写出了长征时的艰难险阻以及红军战士的卓越表现吗?
“长征是宣言书”,她向世界庄严宣告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从此开始了;“长征是宣传队”,她把马列主义革命理论送到了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长征是播种机”,她播下了中国革命必胜的种子。

始终树立起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勇于克服困难,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精神,这不正是长征留给我们的一
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吗?
红军长征的故事已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时刻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着。

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更应学习红军战士那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乐观精神,从小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不惧一切困难和挫折,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刻苦学习,学好本领,做一名祖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

读红色经典,树理想信念五五班高天奇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孩子不知哪去了······”这首歌在战争年代家喻户晓,歌唱了一个少年英雄
形象——王二小。

九月十六的早上,王二小在山坡放牛。

突然一群鬼子到村子里扫荡,在一个山口迷了路,看到了正在放牛的儿童团员王二小。

他们要王二小带路到村里去。

王二小面不改色心不跳,假装服从鬼子,将鬼子带进了我们八路军的埋伏圈。

这时候,四周想起了乒乒乓乓的枪响声,鬼子才知道上当了,恼羞成怒,把
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上。

读完这个故事,我打心眼里佩服他。

一个英雄形象,可以是小孩,可以是大人,他们都付出了努力,甚至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王二小用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换来了家乡的安全,这都是因为他心里装着祖国,这种爱国精神是多么宝贵啊!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这,是像王二小这样千千万万个英雄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这样的生活来之不易啊!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一个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

珍惜我们和平年代的生活。

王二小,我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你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你是我心中的英雄,我们会永远记住你。

读红色经典树理想信念五五班何瑞雪
我在小姨家看过一本红色经典保卫延安主要写了彭德怀将军。

英勇事迹,特别感人。

在延安他起了
重要作用。

他在许多战争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彭德怀将军是一名英雄,是一个伟大的共产党员。

是中国人民的好公仆。

让我记得,我军的主力部队,最深的一部分是眼看敌人向我们阵地走来。

李大爷和他的孙子牵着栓牛依然引开敌人,敌人开枪打死了栓牛,李大爷也被踹下悬崖。

谢芳玲决定留在下呗,他得到奉命去解救,打仗中,一个孩子遗落在敌人和共产党阵地中间,谢芳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去救那个孩子,他的勇敢让我
佩服。

最后写的是我军发起攻击,敌人乱成一团。

对国军失望的刘韚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西北第一捷,毛泽东同志十分高兴,这就意味着收复延安,彭德怀命令向延安前进,收复延安。

阅读红色经典,树理想信念——《红岩》读后感五五班李佳琪
最近,我怀着十分敬畏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

《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名著。

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许云峰舍己为人;江姐永不向敌人屈服;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共产党的教育下,渐渐的成长;难友们智斗敌人;白公馆里的人们战胜敌人。

在《红岩》里,我最钦佩江雪琴——江姐。

《红岩》刚刚开头不久,江姐的形象就已经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她从不软弱。

当她知道丈夫牺牲了,她擦干眼泪,又重新站起来了,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没完成。

在渣滓洞的生活过程中,她始终用干净的面貌面对着大家。

当敌人拷问她时、用竹签钉她的手指时,她从不透露党的秘密,她只是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国民党只能给共产党的同志们肉体上的痛苦,却改变不了他们的坚强的意志与精神。

有时,我遇到挫折,就会想放弃。

现在读完《红岩》的我感到深深的内疚。

读了《红岩》之后,我知道了遇到挫折时,不能只想着放弃,而要去拼一拼。

越是艰巨,我们就更要坚定。

《红岩》中新中国成立的一个黎明的描写——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鲜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一片景象是无数革命战士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今天的我们不但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还要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
红色经典伴我成长五五班王昊程
我从小就喜欢听革命故事,上学后我有了读书的能力,就开始阅读部分革命题材的小说。

通过阅读,我知道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和日益强大的祖国,是革命烈士的献血换来的。

在所有我知道的革命先烈中,
《红岩》中的小罗卜头宋振中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小罗卜头从一岁随妈妈被捕入狱,那时他可能才刚刚会说话。

监狱里的生活很苦,那是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

他吃着难以下咽的米饭,就是这种米饭,敌人也不管饱。

他每天只有一勺水喝,还要忍受监狱里蚊虫叮咬。

对于外面的世界,他只能通过狭小的牢窗看一看蓝天,偶尔可以看到麻雀,那是他最高兴的时候。

没有人和他一块做游戏,他的朋友是拖米饭粒的小蚂蚁。

对比我们现在,我们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有可爱的同学朋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美好时光呢?我是午休生,每中午的伙食标准是九元钱,我
有时还因为挑食不愿意吃,想来真是惭愧。

小罗卜头从小在监狱里,他不知道学校是什么样,不知道电影是什么,不知道甜甜的糖果,更别说巧克力了。

我们现在在环境优美的学校里学习,生活上有父母的关心,糖果、巧克力不在话下,还经常去肯德基、麦当劳解解馋。

小罗卜头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向老师学习语文、算数、俄语。

他的努力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对比一下我们的学习条件吧:我们有知识渊博的老师,我们有指导作业的家长,我们现在有更为优越的视频教学及网络学习条件……总之,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比小罗卜头强何止千万倍。

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
小罗卜头在比我们现在还年龄小的时候就被敌人杀害了。

每当读起他的故事,我就被他的坚强和努力学习的精神所感动。

我要珍惜革命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就像小罗卜头的名字“振中”
一样,将来为振兴中华,建设强大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律?长征》读后感五五班王文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毛爷爷写的《七律?长征》,讲述了红军在万里长征中遇到的的艰难险阻和重重困难,表现了红军战士面对
困难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

每当读起这首诗,我便无比的羞愧,因为我平日里是一个不爱干家务的人,每一次干家务都像要我的命似的。

可红军叔叔呢?在战场上,他们英勇善战,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用身体去堵住敌人的枪眼,刘胡兰宁死不屈,他们是多么的勇敢啊!而我,却连一点小小的家务都不愿做。

今后,我一定从小事做起,从自己行为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自己的待人处事做起,努力学习,成为
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读红色经典,树理想信念五五班魏莹
我怀着感动的心情读完了《丰碑》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写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和忠于革命的精神;写了一支装备很差的队伍穿越云中山时遇到的情形。

在《丰碑》这篇文章里,我最钦佩军需处长。

因为当军需处长冷的时候,他却把温暖送给了那些像他一样冷的人。

他是多么终于革命,大公无私!但最终他死在了云中山,积雪堆在他的身体上,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但丰碑里却蕴含着死,也忠于革命的心。

其次的人物就是那位将军,他也是一个忠于革命的人,并且我能从他给军需处长敬礼看出他对军需处长的尊敬、敬佩,尊敬军需处长,敬佩军需处长的品质…… 有着这么忠于革命的人,胜利难道不属于这
支队伍?
今天的太阳依然从东方升起,阳光还是那么灿烂,生活还是像以往那样美好,可谁曾想过现在的美好生活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换来的,是鲜血才让我们有着今天这样美好生活。

假如我长大了,我要当一名老师,因为老师才能让孩子们进步,让他们当军需处长这样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人。

我永远不会忘记《丰碑》这篇文章,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了今天的美好生活而奋斗的战士
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