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黔东南----民族服饰风情美
一调研基本信息
调研时间: 2012年6月17日—2012年6月30日
调研地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调研目的:熟悉少数民族服饰感受少数民族风情激发服装设计灵感
调研方法:实地考察追踪观察文献查阅深度询问
资料来源: 1)询问当地人
2)实景拍摄
3)书籍文献
4)上网查询
5)咨询老师
二调研背景
美丽富饶的黔东南州居住着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土家族、畲族、仫佬族、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以及亻革家、西家等待确认的民族。
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
郁的高原豪放之气。
各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创造美好家园的同时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
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
积淀着
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庆典和娱乐活动,美不胜
收的民族民间工艺和民居建筑,编织成了一幅
幅色彩斑斓的苗岭高原风情画,成为黔东南独
具特色的资源。
我们将在这里,进行期待已久
的实习采风。
三主要调研结果及分析
1. 启程(6月17日--学校至上海南火车站)
6月17号早晨6点50,平时这个时间,大家都是在梦乡里呢,结果却不然,每个人都期待得睡不着觉,全都提前在车旁等待,等待去往那个圣地,黔东南。
那天早晨,天亮的特别晚,半夜看了很多次时间,焦急的期盼着六点五十的到来。
车上大家跟发狂一般,那种程度的“喧哗”,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十二点半左右,安全到达了上海南站。
2.路途(6月17日至18日晚--上海南至凯里)
下午三点半,期待的进入上海南至贵州凯里的火车,我们的旅途开始了!兴奋的我们放声高歌,沉浸在旅途的快乐之中。
从某种程度来说,我们都成了吃货和玩货,吃零食,拿着相机记录车内的疯狂与车外的美景,似乎,整个世界都在跟着我们享受这一刻。
18日下午五点二十,我们到达了凯里,还没等车停下
来,每个人都在车上抓拍着窗外的震撼
美景。
3.首站南花苗寨至西江千户苗寨 --19
日
早上天还没完全亮,我们便乘着车去
往西江千户苗寨,中间经过南华苗寨,
我们停下了脚步,什么都不要说,拿着
相机,徒步享受它吧!
渡过南华桥,便是南花苗寨,它位于
贵州凯里市三棵树镇,地处美丽的巴拉河畔。
村寨依山而建,吊脚楼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掩映在苍翠茂密的林木之中。
以秀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而闻名。
微风吹起,一边倚着苗家木楼观
望青瓦旧屋,一边端杯苗家自酿的米
酒细细品味,一份淡淡的悠闲,如美
酒般让人微醉….
阔别南花苗寨,几个小时的蜿蜒
山路后,我们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
西江。
它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它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
所以,这儿是必去之地,带着相机一起享受天籁之地吧!
走进的一瞬间,被震撼了…高山,流水,还有成百上千的房屋,被大山围绕着,毅然屹立于群山之中。
神秘的村落吸引了我们,情不自禁地,我们沿着山路,朝山顶走去。
以为会登山山顶,一直走着,渐渐地越来越难走,不一会,天也变
黑,望着那依然遥远的山顶,我
们只能失望而归…半山腰往下
看,嘴角露出了笑容,不枉此行,
真的很美!
我们几个人听寨子里的老人
说,寨子里地位最高的人是苗
王。
苗王的封号是世袭的,他的
居所在全寨的最高处,象征着至
高无上的地位。
不过,现在的苗王仅仅是一个象征意义上的存在。
苗族人民好酒,要是灌你酒,不能用手碰杯子,
就让她喂你,你要是酒量实在不好,让酒顺着
嘴流下来都可以,不要退让。
苗族就是一个非常讲究服饰艺术的民
族。
对于苗族传统服饰的欣赏,你会越发的感
觉到此民族传统工艺的强大生命力及其价值。
在我们见到的一件盛装礼服上,同时运用刺绣、
挑花、蜡染、贴花等多种手法,从分显示了苗
族地区传统服饰工艺的发达级苗族妇女技艺的
高超。
毫不夸张的说,传统苗族盛装几乎件件
是盛装,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里,
人们普遍认为银饰是光明与富贵的象征。
佩戴各种银饰是苗族的传统习俗,尤其是年轻的女子,几乎没有不戴银饰的。
她们全身披挂,诸如:银冠、银角、耳环、
项圈、压领、铺满全身的银牌、银铃。
4. 20日—从西江出发经过乌利苗寨,朗德
上寨,前往镇远
20日早晨10点,终于醉醒的我们离开西
江苗寨,去往下一站,镇远。
大家都在吃着
早点,望着窗外,突然看到了一处很急的流
水,果然,这是其中一站,乌利苗寨。
瀑布对面便是乌利苗寨,在这里短暂的
停留了一个小时,我们继续前行。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了一个新寨子,
原来这儿就是朗德上寨,老师一打听,原来
今天会有一个表演,机会难得,我们便在寨
子里等待着它的到来。
不负众望,仪式开始了,在这个寨子的中心广场,一场名族特色表演开幕。
妇女们身穿绣衣条裙,头戴银角冠,男
子们则长袍马褂,全村尽出,把客人引至
寨中心芦签场。
场上铜鼓高悬,青年乡民
在这里为客人献上传统的苗族歌舞:芦笙
舞、板凳舞、木鼓舞,铜鼓舞……最后,全村
男女老少络绎上场,围成若干个同心圆,随着
铜鼓点子款款绕场起舞,客人们也被邀入场
内,使狂欢活动达到高潮。
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告别朗德上寨,继续
踏上路途,七点到达目的地---古城镇远。
5. 21日至23日—镇远三日游 三天里,我们去了高过河玩刺激漂流,去博物馆感受文化,去翻越雄伟绝壁石屏山,看
赛龙舟,离开镇远时,真的有点不舍得,这是我去过的最美的地方!
6. 24至26日 经过锦屏、黎平,前往龙图小学 去往岜沙
这三天的时候基本都是在车上度过的,锦屏黎平也只是住宿点,为的就是到达龙图小学,完成学校党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捐赠仪式。
一路坎口,我们来到了这里,看着一二年级小学生都在拿着塑料瓶,一瓶一瓶的灌水往宿舍里送,我们不忍心,便自发的帮他们运起水来,原来这所学校由于地理位置,以及设施原因,用水一直是一个大难题,看到他们,原来我们真的很幸福。
结束小学的捐
赠,我们继续下一站,岜沙。
7. 27、28日—最后的行程 榕江
本次步行最漫长的莫过于去三宝寨,早
上七点集合,九点多到三宝寨,两个小时的
长途跋涉,好吧,我承认夸张了,我们确实
需要这种磨练,都太脆弱了。
虽然嘴上很抱怨,其实心里很感谢陈老师的安排,他对我
们很负责,很感动。
在经过了近十天的跋涉中,最后一个寨子难免有点疲惫,大家都是在拍照留恋,结束最后一个寨子。
四、调研总结
学生时代最后一次采风真的结束了,为期十多天的时间里,我们了解到黔东南由于历史及地域原因,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原生民族人文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各民族原生的文化种类繁多,精彩纷呈,尤以苗族和侗族丰富多彩的原生民族文化令人自豪和骄傲。
来到黔东南,你会感觉到这不仅是空间的转移,而是时光在倒流,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使这里还保存着唐代发型、宋代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居住在这里的苗族、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
那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仍然记忆犹新,这次的贵州行,不仅让我看到了很多民族服饰,学到了很多刺绣图案,也让我对服装美有了更近一步认识,什么是服装,什么是服装美,我想不是就要像欧美时装那样,华丽便是美,也许,淳朴是美,清晰是美,质朴也是美,美无处不在,发现它,发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