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照明设计
二、齐国人形铜灯
齐国人形铜灯有了进一步发展与改进,擎灯侍者两手举高低不一,所以左右两 个灯盘上下错落,弯曲灯柄使两个灯盘拉开距离的同时,又增强了灯体的支撑 力和稳定性,整体造型颇见匠心。
三、秦汉连枝铜灯
3.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青瓷技术的成熟,青瓷灯开始取代了此前的 青铜灯。由于青瓷灯造价低廉易于普及,具有一定造型和装饰的油 灯开始为民间广为使用。
楚地出土的人形灯,人物比例适宜,铸工精细,是楚国青铜铸造技术精湛如实反映,人 物发式佩戴和衣着,更是秦一统七国前楚人真实风貌。 右2-3图,这件灯具或为先秦时代仅见骆驼造型的文物,非常珍贵,此灯的造型其实并 不完善,持灯人大而骆驼小,可能匠师对于骆驼并不十分熟悉,也可能因为是工艺上的 局限,将坐执灯型的人物直接安置与骆驼之上才导致人与骆驼比例这样的不协调。
右图为远古人类炼火场景,"炼火"起源于远古时期人类祖先对火的崇拜。"炼 火"的场景与原始人狩猎归来围着大堆篝火庆祝狂欢的场景极为相似。炼火主 要是为了祀福、避邪、治病、求平安,一直流传至今,且流传地非常广泛。
陶豆灯
2. 从春秋战国至两汉,油灯得以高度发展, 当时多为豆形灯。“豆”本为上古时代的 一种盛食器,其上为圆盏盘,中间为或长 或短的直柄,最下为喇叭或圆足形底座, 陶制的豆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是种流行 器物,其上部盏盘原用于盛放肉羹一类的 吃食,后来换之以灯油,配以灯芯,就成 为一盏照明的灯。
4. 自20世纪60年代世界第一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诞生以来,LED照明因具 有寿命长、节能、色彩丰富、安全、环保特性,被誉为人类照明史上的 希望之光,被称为灯的第三次革命。Leabharlann 第二节 中国的灯具发展简史
1. 人类社会早期:从石器时期人类就开始用光来改善自身的生活与环境,人 类自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式之后,即通过篝火的燃烧火焰的光亮来照明。 人类燃起的第一堆篝火,其实就是人类制作的第一盏灯。
战国玉勾连云纹灯 (豆形灯的一种)
汉墓出土西汉”椒林名堂“铭青 铜豆形灯
课题延伸内容: 古人有关灯的描述,都说持灯人的姿态 是“跪坐”式,因此考古发现战国时期, 出土的灯具多以灯盘和铜人两部分组成 的豆形灯,这种形制的灯具又被称为烛 俑灯。 一、楚国人形铜灯
铜人衣著深衣,先秦时人们所穿服装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上下不相连的“上 衣下裳”;另一种则为上下一体的长袍,这种服装称为“深衣”。此烛俑广 袖博带,深衣下摆错以红铜勾连纹。
点燃油脂的灯具在三代早期(早商)就已经出现了,点油脂和燃枝火炬不同: 第一,它必须有盛油脂的容器; 第二,必须有支承灯炷、使灯火不至延烧及油面的装置; 第三,而充当燃火灯炷的材料,有硬有软,硬的如用剥去麻皮的麻秸之类,软的
则可用各类纤维。
河南博物馆藏商青铜涡纹中柱盂灯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战国青铜鸟盘灯
长信宫”灯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 山靖王刘胜之妻墓。 整座灯由青铜分体铸造,铸成之后通体鎏 金,鎏金也称火镀金或银镀金,大致的工 艺流程是先将金与汞合金一齐涂抹在金属 器物表面上,之后烘烤器物,汞遇热化退, 金则留存于器面,到了汉代,鎏金工艺已 极为成熟精湛,“长信宫”灯可谓其中典 范,二千多年的时间使灯上的金箔多有剥 落,然而在灯光照射下,整个灯依旧金光 闪闪,华贵非常。
不过这类灯具毕竟是重器,事实上,三代早期的灯具非常稀见,根本的原因还 是社会生产力落后,用以燃灯的灯油珍贵,我国古代供燃的灯油,最初用的是 膏,膏者,脂也,是用动物脂肪制成的油脂,脂肪多的动物往往用来肉食,加 之取脂技术与工艺并不成熟,所以灯油也有稀少了,灯具自然不会发达,其形 制也主要为豆形灯。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主讲:卢明慧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室内环境照明设计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 的设计想象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照明环境的综合设计与表达。引导学生 理论联系实际,接触实际设计命题,欣赏与评价优秀的展示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要求学生理解室内照明设计的理论知识,并掌握重点和难点的相关概念,能够 利用照明的理论知识对照明设计进行客观评价。本课程采用讲授与学生实际动 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大量图片、案例的分析与观 摩来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各单元作业。学生徒手绘制草图, 使用计算机绘制效果图,动手制作模型,通过教师的现场辅导、示范及作业讲 评,强化与巩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东晋青瓷牛形灯
三国青瓷熊灯
4. 由于唐代经济高度发达,实用兼装饰或纯装饰性质的灯开始大量出 现在宫廷和灯节之中,像灯笼、灯轮、灯树、灯楼灯婢、走马灯、 松脂灯、孔明灯、风灯等。这些新奇独特的灯具或灯俗烘托了时代 盛世,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
5. 到明清时青花和粉彩油灯逐渐成为新的灯具潮流。
四、特例浅析:中华第一灯—— 西汉长信宫灯
绪论 第一章 灯具设计 第二章 室内环境照明设计 第三章 主题案例分析 第四章 装饰照明及艺术处理 第五章 灯光的设计与配置 第六章 工程照明设计实例
绪论
光 与 影... ...
因为有光,我们才能够看见物体
因为有阴影,我们才感觉光的存在
光与影,明与暗
在光色游离间,让我们感到愉悦
有光 有影 有体 有空间
世间万物,皆因光的照射 才会轮廓明晰 一切有了存在的意义
在变化中,光产生韵律 激发情绪的力量
当我们顿足 在一只灯,一烛台前
惊奇于变化,感触与奥妙 灯具仿佛具有了生命
牵引着我们的思绪 充满神奇与喜悦
灯具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灯具的发展简史 灯具的式样和文化
第一节 灯具的产生和发展
1. 功能性:灯具是一种生活用具,其功能是满足照明需求。 2. 装饰性:在功能前提下,灯具的艺术性和装饰性会陶冶心境,渲染生活品
质。 3. 延伸性:灯具的存在完备了建筑的内部,是空间更灵动,使空间处理得到
丰富的延伸。
1. 远古时期,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学会了“钻木取火”,先后经历了 制造和使用动物油灯、植物油灯以及煤油灯的漫长历史过程。
2. 1879年,爱迪生将电波转换成光波,整个人文史开启了新的历史变更期。
3. 至今白炽灯是照明领域最成功的产品。目前在几乎所有家用照明应用中 占主导地位。同时也陆续出现了卤钨灯、荧光灯、低压钠灯、感应灯等 新型发光照明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