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豫西革命纪念馆 解说词

豫西革命纪念馆 解说词

豫西革命纪念馆讲解词各位朋友:欢迎各位来到豫西革命纪念参观学习!第一展室的主题为“光辉的一生”,主要讲述了邓小平同志伟大、不平凡的一生。

邓小平是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原名邓先圣,5岁进入私塾读书,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期间,曾任《赤光》杂志社编辑。

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旅欧支部领导,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事业革命的生涯地。

1926年赴苏联,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他在当时的自传中说道:“我能留俄一天,便要努力研究一天,务使自已对于共产主义有一个相当的认识。

”“我来莫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

”大家请看这幅照片是:邓小平的出生地,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的这座院落。

这幅照片是:在法国勤工俭学时的邓小平。

这幅照片是:邓小平在哈金森橡胶厂做工的地方。

这幅照片是:1924年7月,邓小平在法国巴黎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区第五次代表大会全体人员合影这幅图片是:邓小平在中山大学学习时写的一份自传。

1927年春,邓小平回到中国,被派往冯玉祥国民联军从事政治工作。

同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他将邓先圣改名为邓小平,前往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29年,邓小平化名邓斌,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前往广西,同张云逸等发动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次年2月又同李明瑞发动龙州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并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这两幅照片分别是:时任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七军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和时任红七军军长的张云逸。

这幅照片是:红七军军部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办公所在地这幅图片是:红七军在左右根据地主要军事活动示意图1931年,邓小平到江西中央根据地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

由于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被当时党内的“左”倾领导者撤职职务,是为邓小平生平“三起三落”中的第一落。

同年6月,被调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是为第一起。

这幅照片是:当年红军总政治部旧址这幅照片是:邓小平在红军政治部主编的《红星报》其中一期。

1934年10月,邓小平随中央红军长征,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参加了著名的遵义会议。

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

1938年,他任一二九师政治委员,与师长刘伯承一起在太行山开辟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

这幅照片是:当年遵义会议的旧址这幅照片是: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的合影这幅照片是:邓小平策马奔赴太行抗日前线的留影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由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的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策阶段,邓小平任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上海等地。

这幅照片是: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大军强渡黄河时场景这幅照片是:部队胜利到达大别山,邓小平在干部大会上讲话的场景1948年4月25日,邓小平在豫陕鄂前后委联席会议上作了重要报告。

1949年9月,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参加了开国大典。

10月,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随后和刘伯承率部进军西南,参加领导了进军西藏和西藏和平解放工作,实现中国大陆的完全解放。

这幅照片是:1949年10月,打开了和平解放西藏的第一道大门时的场景。

1952年7月,邓小平调到中央,被任命为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副主任,后又兼任政务院交通办公室主任和财政部部长。

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组织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4月,在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他在会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毛泽东在推荐邓小平当总书记时,说他比较顾全大局,比较有才干,比较周道和公道,是个厚道人。

1959年,他又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

这幅照片是:这是48岁初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这幅照片是:邓小平兼任财政部长在全国财政厅会议上工作报告的场面这幅照片是:邓小平在八大会议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时的场面。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邓小平失去一切领导职务。

1969年至1973年间下放到江西省南昌区新建县望城乡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是为他的“第二落”。

1973年2月,林彪反革命政治阴谋被粉碎后,邓小平恢复了副总理的职务,是为“第二起”。

这幅照片是:邓小平在江西省南昌区新建县望城乡拖拉机修造厂做工的地方这幅照片是:邓小平当年用过的工作台和劳动工具1975年,邓小平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开始全面整顿,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但在年底,在“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再度受到错误批判,是为“第三落”。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

是邓小平同志人生中的“第三起”。

他首先推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要尽快把全党工作重点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他大力支持和推动农村改革,推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他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倾注了大量心血。

他从实际出发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

他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他主持下中国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日本缔结了中日和平条约,恢复了中苏两党两国关系等等。

他为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作了不懈努力。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最后担任的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以他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利过渡。

退休后,他仍然关心党和国家的事业。

1992年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一些重要问题。

以这次谈话和中共十四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这幅照片是:1992年1月20日上午,邓小平视察了深圳国贸大厦,并听取了深圳市委书记李灏汇报时的场面。

这幅照片是:1992年1月23日,邓小平南巡时与中共广东省书记谢非交谈时的场面。

1997年2月19日21时08分,邓小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他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

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第一展室的讲解到此为止,各位请到第二展室参观!第二展室第二展室的主题为“邓小平在豫西”,主要讲述了邓小平同志在豫西工作和生活的情况,共分为六个部分。

请看第一部分:移师豫西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以后,经过半年多时间的作战,三路大军在大别山、豫陕鄂、豫皖苏以“品”字形阵势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在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纵横驰骋,解放了中原广大地区,建立了鄂豫、皖西、豫陕鄂、豫皖苏、江汉、桐柏6块解放区。

请看,这幅图片是:三路大军互为犄角,逐鹿中原的作战图1948年2月,刘伯承在《关于中原指挥机关的转移及淮西区划归中原局向中央的请示》中,提出了把中原局迁到豫西的建议,得到中央的批准。

4月3日,刘邓大军的主力由安徽临泉地区出发,离开大别山,向豫西方向移动。

4月中旬,到达豫西,与华东野战军、陈谢兵团会师。

这幅照片是:刘邓大军走出大别山向豫西转移的一幕情景这幅图片是:三军豫西会师后,邓小平在豫西区主要活动区域图作为逐鹿中原的主帅,刘伯承、邓小平到豫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强中原局的领导力量。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作出关于改变华北、中原解放区的组织、管辖境地及人选的决定,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邓子恢为第三书记,李雪峰为副书记,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邓子恢、李先念、宋任穷、粟裕、李雪峰、陈赓、张际春、谢富治、刘子久12人为委员。

这些照片是: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领导人同时,建立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陈毅任第一副司令员(仍兼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李先念任第二副司令员,张际春任政治部主任,(后又任命邓子恢为副政委,张际春为副政委仍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曾希圣任副参谋长。

这幅照片是:1948年中原局和中央军区部分领导人在一起。

右起:邓小平、李达、李雪峰、张际春、刘伯承、陈毅。

请看第二部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四·二五报告刘邓大军转战到豫西后,邓小平即到豫陕鄂后方工作委员会的驻地——鲁山,在当地的小市场做工商业调查。

1948年4月25日,邓小平等领导在鲁山县城的福音堂召开了豫陕鄂前后委联席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他做了《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的报告。

这篇报告收录于《邓小平文选》一卷11篇文章中。

这幅图片是:邓小平鲁山报告原稿的复印件。

报告中讲述了战争问题、土改问题、整党问题及工商业政策问题和杀人问题。

这幅照片是:1948年4月,邓小平考察过的西关大街。

这幅照片是:1948年,群众观看解放军关于支持发展工商业的宣传画。

这幅照片是: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的题字“邓小平市场街”。

请看第三部分:纠正急性土改酝酿《六六指示》1947年7月17日至9月13日,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及半封建性质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但是,在土改运动中,各解放区一度出现了严重的“左”的偏向。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此曾采取了一系列纠正措施。

这幅照片是:1947年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8年1月15日、2月8日和3月8日,邓小平先后数次向毛泽东、党中央报告中原解放区工作,报告新区土改中“左”的倾向的危害。

6月张玺在豫西区开始着手搞农村试点工作,派纪登奎和赵定远带领工作组分别到鲁山县的白象店村和仓头村,开展农村土改工作调查。

这幅照片是:豫西解放区按照中原局书记邓小平的指示,召开群众大会,动员开展减租减息运动。

邓小平根据鲁山县白象店村、仓头村减租减息工作试点后,为中共中央中原局所起草的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报告,毛主席与6月20日复电,表示完全同意,并增写这么两段文字后发表为《六六指示》,被收入在《邓选》一卷12篇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