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训课件旋转零件和部件的动静平衡

培训课件旋转零件和部件的动静平衡

静平衡设计: 径宽比D/b≥5的转子(砂轮、飞轮、齿轮) ,可认为其不平衡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平面 内。
1) 根据转子结构定出偏心质量的大小和方 位;
2) 计算出为平衡偏心质量需添加的平衡质 量的大小及方位;
3) 在转子设计图上加上该平衡质量,以便 使设计出来的转子在理论上达到平衡。
已知:分布于同一回转
、原理,了解不平衡对旋转零件和部件的影响 以及消除不平衡的方法。 二、培训重点
动、静平衡的原理及不平衡量的计算,消除 不平衡量的方法
三、培训难点
不平衡量的计算 四、培训目标
掌握动、静平衡的作用及方法 五、培训方法
理论授课
第二讲:绪论
一、不平衡产生的原因
常用机械中包含着大量的作旋转运动的零部 件,例如各种传动轴、主轴、电动机和汽轮机 的转子等,统称为回转体。在理想的情况下回 转体旋转时与不旋转时,对轴承产生的压力是 一样的,这样的回转体是平衡的回转体。但工 程中的各种回转体,由于材质不均匀或毛坯缺 陷、加工及装配中产生的误差,甚至设计时就 具有非对称的几何形状等多种因素,使得回转 体在旋转时,其上每个微小质点产生的离心惯 性力不能相互抵消,因此产生不平衡量
mb= ? 、 rb= ?
mbrb
m1r1 m2r2
m3r3
m1r1 b
m2r2
c
a
m3r3
mbrb
d
▲ 在求出mbrb后,再根据 转子的结构选定rb,即 可定出平衡质量mb。
显然,也可以在rb 的反方向rb′处除去一平 衡质量mb′来使转子得 到平衡,只要保证
mbrb= mb′rb′即可。
mbrb
二、动平衡
在转子两个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 ,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 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 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平衡。
三、静平衡
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 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 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 平衡。
三、转子平衡方式的选择与确定
不平衡所产生的惯性力的大小方向始终都 在变化,将对运动副产生动压力。 附加动压力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 ①增加运动副的摩擦,降低机械的使用寿命。 ②产生有害的振动,使机械的工作性能恶化。 ③降低机械效率。 平衡的目的:研究惯性力的变化规律,并采 取相应的措施对惯性力进行平衡,从而减小 或消除所产生的附加动压力。
旋转零件和部件的动、静平衡
电钳维修工培训(钳工第一期)
• 第一讲:培训计划简介 • 第二讲:绪论 • 第三讲: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 • 第四讲: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 • 第五讲: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 • 第六讲: 转子的许用不平衡
第一讲:培训计划简介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动、静平衡的基本概念
ΣF=F1+F2+F3+Fb=0
m1w 2 r1 m2w 2 r2 m3w 2 r3 mbw 2 rb 0
m1 r1 m2 r2 m3 r3 mb rb 0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式中:miri称为质径积,是矢量。
可用图解法求解此矢量方程 (选定比例μw )。
kgmm
以 mW =¨¨ ——m—m 作质径积矢量多边形. 得: mbrb = mWda = ¨¨
二 、机械平衡的内容
刚性转子的平衡 1.回转体的平衡 ( n<0.7 nC )
静平衡 动平衡
挠性转子的平衡( n≥0.7 nC ) (惯性力作用会产生明显的变形)
2. 机构的平衡
(含往复运动构件或复杂平面运动构件)
• 机械中作往复移动和平面运动的构件, 其所产生的惯性力无法通过调整其质量 的大小或改变质量分布状态的方法得到 平衡。
平面内的偏心质量为m1 、 m2和m3. 。从回转中
心到各偏心质量中心的
向径为r1、r2 和r3。
当转子以等角速度ω
转动时,各偏心质量所 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分别
为:F1,F2,F3。
增加一个平衡质量mb ,其向径为rb ,所产生 的离心惯性力为Fb。
要求平衡时,Fb、 F1、 F2及F3所形成的合力 ΣF 应为零:
如何选择转子的平衡方式,是一个关键问题 。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 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 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 衡。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 省时、省力、省费用。
四、平衡方式及特点
1、静平衡:精度太低,平衡效果差 2、动平衡:动平衡试验机虽能较好地对转子本
利于提高测算不平衡量的精度,降低系统振动
第三讲: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
一.平衡的目的
大多数机械都是由回转构件和作往复 运动的构件所组成,除了中心惯性主轴与 回转轴线重合且作等速回转的构件外,其 它所有的构件都要产生惯性力。
☆. 离心惯性力的影响
FⅠ = mw2 r = m(—p30n—)2 r
w
m
FⅠ
设: m= 10 kg ,r = 1mm .
r
当 n = 300 r/min , FⅠ = ¨¨= 9.8 N n = 3000 r/min , FⅠ = ¨¨ = 980 N
又如: 30万千瓦汽轮机转子, f=1.1m、L=12.5m、Q=58T . 当 n = 3000 r/min、r = 1mm 时, FⅠ = 570T .
m1r1 m2r2
m3r3
m’brb’
2.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 对于径宽比D/b<5的转子,除受离心惯
• 但所有活动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可 以合成一个总惯性力和惯性力矩作用在 机构的机座上。
• 平衡或部分平衡这最终作用机座上的总 惯性力和惯性力矩。这种平衡称为机构 的平衡。
第四讲: 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
1.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 静不平衡现象: 转子的质心不在回转轴线上,当其转动时,
其偏心质量就会产生离心惯性力。
身进行平衡,但是对于转子尺寸相差较大时, 往往需要不同规格尺寸的动平衡机,而且试验 时仍需将转子从机器上拆下来,这样明显是既 不经济,也十分费工(如大修后的汽轮机转子) 。特别是动平衡机无法消除由于装配或其它随 动元件引发的系统振动
3、现场平衡:使转子在正常安装与运转条件下 进行平衡通常称为“现场平衡”。现场平衡不但 可以减少拆装转子的劳动量,不再需要动平衡机 ;同时由于试验的状态与实际工作状态二致,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