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系统控制器
控制器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将检测变送环 节传送过来的信息与被控变量的设定值比较 后得到偏差,然后根据偏差按照一定的控制 规律进行运算,最终输出控制信号作用于执 行器上。
•控制器的分类
控制器一般可按能源形式、 信号类型和结构形式进行分 类。
按能源形式: 气动
电动
气动控制仪表
发展较早,其特点是结构简单、 性能稳定、可靠性高、价格便宜, 且在本质上安全防爆,因此广泛 应用于石油、化工等有爆炸危险 的场所。
自动化系统控制器
内容
1 概述 2 基本控制规律 3 模拟式控制器 4 数字式控制器
1 概述
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
控制器
扰动
比较
f(t)
广义对象
机构
设定值
e(t)
被控变量
r(t) -
控制装置 u(t)
执行器
过程
q(t)
c(t)
测量值 y(t)
检测元件、变送器
简单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1 使被控变量符合生产要求。
控制器输出的变化速度与偏差成正比— —这就是积分控制规律。
积分后得
t
u(t) u(0) KI
e(t)dt
0
由上式可看出,只要有偏差随时间而存 在,控制器输出总是在不断变化,直到 偏差为零时,输出才会稳定在某一数值 上。
• 对于容量滞后较大的过程,当出 现偏差时,其数值已较大,对控制 及生产不利。此时,人们观察偏差 的变化速度即趋势来开启阀门的圈 数,这样可抑制偏差幅度,易于控 制。
蒸汽加热反应釜
• 若在某一静态,温度为85℃,阀 门开度是三圈。这样调节:当温 度高于85℃时,每高出5℃就关一 圈阀门;当低于85℃时,每降低 5℃就开一圈阀门。这样,阀门的 开启度与偏差成比例关系,用数 学公式表示则为:
开启圈数 3 1(y 85) 5
式中y是测量值。
蒸汽加热反应釜
电动控制仪表
相对气动控制仪表出现得较晚,但由于 电动控制仪表在信号的传输、放大、变换处 理,实现远距离监视操作等方面比气动仪表 容易得多,并且容易与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 技术工具联用,因此电动控制仪表的发展极 为迅速,应用极为广泛。近年来,电动控制 仪表普遍采取了安全火花防爆措施,解决了 防爆问题,所以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也能 使用电动控制仪表。
目前采用的控制器以电动控制器占绝 大多数。
按信号类型: 模拟式 数字式
模拟式控制仪表
传输信号通常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 其线路较为简单,操作方便,在过程控 制中已经广泛应用。
数字式控制仪表
数字式控制仪表的传输信号通常是断 续变化的数字量,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 其功能完善,性能优越,能够解决模拟式 仪表难以解决的问题。近二十年来数字式 控制仪表不断涌现新品种应用于过程控制 中,以提高控制质量。
按结构形式: 基地式 单元组合式 组装式 集散控制系统
基地式控制仪表
将控制机构与指示、记录机构组 成一体,结构简单,但通用性差, 使用不够灵活,一般仅用于一些 简单控制系统。
单元组合式控制仪表
将整套仪表划分成能独立实现某种功能的若 干单元,各个单元之间用统一标准信号联系。 将各个单元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构成具有 各种功能的控制系统,使用灵活方便。
u(t)
TD
de(t) dt
这就是微分控制规律,控制器的输 出与偏差变化速度成正比。
2.1 双位控制
理想的双位控制器输出与输入偏差之 间的关系为:当测量值大于给定值时, 控制器的输出为最大(或最小),当 测量值小于给定值时,输出值为最小 (或最大)。控制器只有两个输出值, 相应的执行机构只有开和关两个极限 位置。
2 基本控制规律
2.0 基本概念 2.1 双位控制 2.2 连续PID控制算法
2.0 基本概念
过程控制一般是指连续控制系统,控制 器的输出随时间的变化发生连续变化。 不管是何种控制器,都有其基本的控制 规律。
控制规律的定义:是指控制器 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的 关系。
控制器的输入信号e(t):是测量值y(t)与被控
变量的设定值之差 ,即e(t)=y(t)-r(t);
控制器的输出信号u(t):是 控制器 送往扰执动 行机构的
控制命令。比 机较 构
设定值
e(t)
f(t)
广义对象
被控变量
r(t) -
控制装置 u(t)
执行器
过程
q(t)
c(t)
控制规律就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u(t)随输入
信号e(t)变化的规测y量(t律)值 。 检测元件、变送器
基本控制规律:
双位控制(开关控制): 比例控制: 积分控制: 微分控制:
以蒸汽加热反应釜为例:设反应温 度为85℃,反应过程是轻微放热的, 还需要从外界补充一些热量。
• 发现温度一低于85℃,就把蒸 汽阀门全开,一高于85℃,就全 关,这种做法称双位控制,阀门 开度只有两个位置,全开或全关。
使供需一直不平衡,温度波动不 可避免,它是一个持续振荡过程。 用双位控制规律来控制反应器温 度,显然控制质量差。
目前使用较多的单元组合式控制器属电 动Ⅲ型,而在一些老装置上电动Ⅱ型控制器 还在使用,气动单元控制器由于控制滞后太 大已经很少使用。
组装式控制仪表
是在单元组合仪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 功能分离、结构组件化的成套仪表装置。
集散控制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出现了各种以微处理 器为基础的控制器,在结构、功能、可靠性 等各个方面都使控制器进入一个新阶段。近 二十多年来出现了许多基于集散控制系统或 者现场总线的控制器,它们除了控制功能外, 还具有网络通信等功能,适应信息社会大规 模生产需要。
• 比例操作方式会有余差存在。为了消
除余差,人们这样做:把阀门开启数圈 后,不断观察测量值,若低于85℃,则 慢慢地继续开大阀门;若高于85℃,则 慢慢地把阀门关小,直到温度回到85℃。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按偏差来决定阀门
开启或关闭的速度,而不是直接决定阀 门开启的圈数。
du(t) dt
KI e(t)
比例控制规律模仿上述操作方式,控制器
的输出u(t)与偏差e(t)的对应关系为:
u(t)=u(0)+Kce(t) 式中u(t)是比例控制器的输出;u(0)是偏差 e为零时的控制器输出,e=y-r;Kc是控制 器的比例放大倍数。
比例控制的缺点是在负荷变化时有余差。 例如,在该例子中,如果工况有变动,阀 门开三圈,就不再能使温度保持在85℃。